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2018-01-05张荣国赵倩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兰州经济带景区

张荣国 赵倩

“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为沿线景区建设搭建了平台。兴隆山景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一颗明珠,具有诸多特点。本文以兴隆山景区为例,运用SWOT等工具对景区旅游资源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意见,对建设和谐、生态的旅游资源,解决区域性旅游资源发展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兴隆山旅游资源现状

“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为沿线景区建设搭建了平台。甘肃基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衔接着国内四大经济区域,是人文荟萃聚集之地,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点阵地,具有丰富的区域性旅游资源。本文以兴隆山景区旅游资源开发为例,针对景区问题,运用SWOT等工具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意见,对解决区域旅游资源发展、建设和谐、生态旅游资源、落实丝绸之路大景区建设有参考意义。

二、兴隆山旅游资源的优劣势

(一)优势

1.区位条件优越

景区位于兰州城郊1小时出游圈及一日游半径之内,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旅游线路上的一个热点。

2.生态环境具有比较优势

景区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质地貌奇特、森林茂盛、物种丰富、景观优美、气候凉爽湿润,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与西北地区黄土高原、戈壁、荒漠等典型地貌和干旱半干旱气候形成鲜明反差,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3.潜在客源市场庞大

城郊观光休闲旅游已经成为兰州市旅游的热点,景区的资源和区位非常适合发展城市近郊生态观光和乡村休闲旅游,与市场需求对接程度高,兰州及其周边城市庞大的城市人口,构成了旅游发展的潜在客源市场。

4.后发优势明显

景区开发尚处于初步阶段,大部分旅游资源开发刚刚启动或还未被开发,有利于吸取其他旅游区开发建设的经验教训,借鉴好的开发模式,统一规划布局,引入新的产品业态,高起点、高标准落地建设旅游项目和塑造景区品牌,实现后发赶超。

(二)劣势

1.资源吸引力不强

景区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只是在较小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道教文化与武当山、青城山等道教名山相比影响力远远不及。资源放大到全国范围来看,并不具有竞争力,对中远程游客的吸引力较弱。

2.旅游开发空间受限

兴隆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等级高,保护区内允许适度开展生态旅游的旅游小区面积仅为3.47平方千米。而保护区外围村落集中、人口众多、建设用地紧张,可供旅游开发建设的空间较小。

3.景区知名度低

根据百度搜索指数进行分析,兴隆山作为兰州两个大景区之一,知名度与其地位不匹配。兰州旅游“一河独秀”,外地游客往往只知黄河,不知兴隆山。与周边主要山岳型景区相比,兴隆山的知名度亦较低,“陇右第一名山”的品牌没有打出去。

(三)机遇

1.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市场机遇

随着我国国民收入增加及消费能力的增强,旅游已成为生活基本需求,大众化、多层次、多样化、创新型的旅游市场为兴隆山景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2.国家战略和领导重视带来的政策机遇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丝绸之路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的提出,给予甘肃省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同时也为兴隆山景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战略机遇。

3.重大交通基礎设施的建设扩大了潜在客源市场

兰渝铁路、宝兰客专、青藏铁路、兰新高铁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了兰州与周边省、市、区的联系,缩短了时间距离,扩大了兴隆山大景区潜在客源市场范围。

(四)挑战

1.协调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挑战

兴隆山地处内陆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整体脆弱敏感。景区建设要优先考虑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明确保护红线,控制游人容量和开发建设强度,但旅游开发过度和游人进入过量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

2.统筹景区与社区发展的挑战

景区内包含多个乡村,景区、社区呈现二元结构,社区参与景区旅游开发的程度不高,乡村经济仍然较为落后,当地居民还比较贫困,景区旅游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3.平衡淡季与旺季的挑战

景区夏秋季、节假日高峰景区接待量,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冬、春季不适合开放游览,呈现明显的淡旺季,不利于旅游经营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结语

从以上SWOT分析可以看出,景区开发有政策支持、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旅游资源组合良好、特色鲜明、具备开展生态观光、休闲及山林避暑旅游的良好条件,整体开发的外部条件已经成熟,具备规模开发旅游资源的条件。但在景区的旅游开发中,仍然存在众多的挑战和不利因素,能否尽快形成新兴知名旅游区的形象,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品牌,是现阶段景区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作者单位: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商贸系)

猜你喜欢

兰州经济带景区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我的兰州梦
兰州石化推进改革正当时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兰州琐记
“摘牌”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