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珲春市边境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1-05金贤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珲春市珲春边境地区

金贤

珲春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丰富的边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为边境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珲春市边境旅游一直保持着蓬勃发展的势头,为珲春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分析珲春市旅游资源的现有状况及旅游业发展现状,发现边境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开发策略,促使珲春市边境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边境旅游的概念及特征

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把一般旅游定义为“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及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的环境,到某些地方去以及在那些地方停留的活动,但暂时停留不能超过一年。”李天元对一般旅游的概念界定为“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之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生活的惯常环境,前往异国他乡的履行和逗留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现象与关系的总和。”我国《边境旅游暂行管理办法(1997年10月15日)》中,对边境旅游的概念界定为“经批准的旅行社组织和接待我国及毗邻国家的公民,集体从指定的边境口岸出入境,在双方政府商定的区域和期限内进行的旅游活动。”

二、珲春市边境旅游发展現状

(一)旅游资源

珲春市的旅游资源丰富,数量众多,资源分布呈区域相对集中的特征。

首先,自然旅游资源包括边境风情类旅游资源和绿色生态类旅游资源。边境风情类旅游资源,如图们江、防川以及各口岸等。珲春市划分景点等级如下:五级旅游景点有“图们江边界珲春段”“图们江口,领土尽端(防川边境地段)”“一眼望三国”;四级旅游景点有朝俄铁路大桥、张鼓湖、珲春河、珲春东北虎自然保护区、水流峰和五家山(眺望日本海的观景点);三级旅游资源19处,主要包括地下森林、莲花湖、甩湾子断桥、草帽顶子山等。

其次,人文旅游资源,包括民族风情、宗教、历史古迹、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民族风情类旅游资源包括朝鲜族民俗、密江洞箫、满足剪纸等。历史已积累旅游资源有八连城、裴优城、龙虎石刻、萨奇城以及大荒沟抗日根据地等。

(二)旅游业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期,珲春中国国际旅行社第一次推出由珲春到朝鲜的旅游线路后,驻珲春各旅行社相继开通了由珲春到朝鲜罗金、先锋、七宝山等旅游线路。主要旅游目的地包括青津、罗先、南阳、会宁、七宝山等。1998年5月,珲春市—斯拉夫杨卡(俄)之间的旅客班车首次通行,珲春一些旅行社开辟了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一些城市之间的边境旅游。目前,长岭子口岸是珲春市唯一开通的中俄边境旅游口岸。俄罗斯一直是珲春市边境旅游的主要客源国,中俄边境旅游在珲春市的边境旅游业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珲春市2015年旅游饭店统计,境内共有三星级以上饭店24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5家、三星级17家。俄罗斯游客通过珲春口岸到珲春市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加,国内游客出境俄罗斯旅游人数逐年增加,但延边异地办证政策的取消,朝鲜对外政策的不稳定,朝鲜核问题等原因,使出境朝鲜旅游人数变化比较大。2015年,珲春市旅游接待人数151.7万人次,同比增长20.8%,其中出入境53.7万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旅游人数98万人次,同比增长30.4%;全年旅游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24.5%。

三、珲春市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旅游产品种类单一

没有充分利用珲春市的旅游资源特色,开发的特色旅游产品,也没有延边朝鲜族特色人文旅游,体验旅游和红色旅游等产品。珲春市淡季较长,所以应开发淡季特色旅游产品。

(二)宣传力度不足

旅游宣传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一个地区的旅游宣传程度。合理高效的旅游宣传不仅能迅速提升旅游目的地乃至景点的知名度,还能把旅游资源中潜藏的价值转化为经济利益。但珲春市倾注旅游宣传活动的力度还是不够,海内外游客对珲春市的知名度不高。

(三)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不充分

文物古迹、自然景观是不能再生,不可替代的。为了防止这些资源遭到损坏,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尽量避免与减少对旅游资源的损坏。旅游资源的保护是对旅游设施和自然环境的保护。近来,珲春市生态环境面临重大的问题。图们江部分江段水质污染给珲春生态环境带来了威胁,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存在隐患,缺乏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

(四)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缺乏旅游人才

珲春市大部分旅行社为中小型、规模较小,缺乏人力资源的系统培训与管理能力,缺乏旅行社管理相关理论的支撑。从事旅游企业的大部分员工的素质偏低,缺乏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旅游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比较混乱,部分小型旅行社为了减少成本,把多个部门合并一个,如营销部门和计调部门合并。

四、珲春市边境旅游发展对策

(一)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

利用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如边境生态旅游和冰雪旅游,冰雪旅游能有效解决旅游淡季变成旺季的问题。与周边地区的大城市和旅游景区合作,构建旅游线路。像开发长白山(名山)—珲春(名城)—镜泊湖(名湖)的旅游线路,充分发挥珲春市在东北亚金三角中心的特殊区位优势,积极推进中、俄、朝、韩、日等五国环日本海旅游合作。

(二)加大旅游产品宣传力度,塑造全新旅游形象

充分利用网络、手机APP、电视以及平面媒体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与国内外旅行社联系,通过宣传活动,吸引对方到珲春建立旅游办事处或代办点,开展两地旅游联运线路,从而让珲春地接社的被动地位转变为组团社。加强对韩国游客和俄罗斯游客的宣传力度。对于韩国游客,应加强具有民俗特色的旅游产品宣传力度;对于俄罗斯游客,在珲春停留的时间比韩国游客要长,所以在购物方面,俄罗斯游客也比韩国游客要多,随之要多开发与促销旅游纪念品。

(三)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

政府要扶持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对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方面:保护景点、景物、划定缓冲范围和适宜的观赏距离;严格控制进入景区的游客人数;在重点景区不许建造大型建筑物。不可以无限量地开发建设基础设施,超过景区承载力;控制游览区内的建筑物高度;避免城市化建设和明显的人工痕迹,以传承历史文脉、体现地方特色为主。对人文旅游资源保护方面:开发有价值的人文古迹资源时,要详细制订保护规划开发方案。具有民俗特色风情的习俗服饰、饮食、节庆等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时要继承传统保持原貌。对近乎销声匿迹的旅游资源,应采取补救措施,如录音录像、笔记、照相等。

(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随着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的发展,对朝鲜、俄罗斯出境旅客数逐渐增加,还有俄罗斯入境旅客数逐年增加,掌握多种语言和高素质导游人才的需求也增加。另外,预期在2017-2018年,延边大学珲春分校开始招收旅游相关专业,培养和输出具有高等技能的服务及管理人才,以满足旅游宾馆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业的人力需求。

五、结语

边境旅游在珲春市旅游业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在大幅度宣传和推动下,珲春市整合旅游资源优势,不断创新与开发边境旅游新颖的发展思路,将边境旅游发展作为珲春市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重点。推进边境旅游的发展,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第一,增进边境地区间的关系稳定发展。边境旅游活动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意义上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促进了邻近各国家边境地区人民之间的接触与交往,邻近各国家边境地区人民之间也建立了相互依赖与相互信任的关系。第二,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边境地区通过边境旅游,提高旅游业相关企业的收入,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第三,促进边境地区市场繁荣稳定。在边境地区通过旅游服务,吸收浮游资金回笼货币,可以促进边境地区市场的繁荣与稳定。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珲春市珲春边境地区
珲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举办网络书画展
边境地区语言教师队伍建设困境及对策探讨——以云南为例
严阵以待
新墨西哥州的边境地区 探险蒙蒂塞洛峡谷
清代珲春副都统衙门档之户口册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