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 年 风 流
——吴引孙、吴筠孙和吴道台府
2018-01-05薛晓军
◎ 薛晓军
百 年 风 流
——吴引孙、吴筠孙和吴道台府
◎ 薛晓军
在古城扬州运河畔的泰州路上,坐落着一座百年老宅—— “吴道台府”。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杭州胡雪岩故居、无锡薛福成故居并称晚清江南三大名宅;是浙式建造工艺与扬州传统风貌的完美融合;见证了一个世纪以来,吴氏家族和吴家几代知识分子的奋斗和辉煌。近期,吴氏后人向扬州市方志馆捐赠吴筠孙殿试卷模考手书原件,将人们的目光再次引向这里,聚焦吴引孙、吴筠孙兄弟的人生轨迹和吴道台府曾经的辉煌,追寻那些被岁月带走的故事。
占籍仪征,弃商从文
吴筠孙与吴征镒(前)
吴氏家族世居安徽歙县西乡梅川坞,直到清代乾隆年间,吴引孙高祖吴世尧携其弟世吉来扬州经商,后其子孙与在扬的许多徽商一样从事盐业生意,虽然经营规模不大,但也终于能在扬州立足并留了下来。
吴家放弃经商走上读书应考之路,是从吴引孙的父亲吴元植开始的。清代有不成文法,童生考秀才必须要先世有功名,否则没有考试资格。道光初年,吴引孙叔祖吴昌燮入仪征县学,于是吴元植就以吴昌燮为继父,从此改籍仪征,得以名正言顺地考取功名,吴氏也自此正式由经商而转为科举功名。吴元植非常聪慧,平生精通《易》理,旁通诸子百家之书,很早就考上秀才,但由于晚清时局动荡,再加上时运不济,没能有考取举人的机会。后来因郁郁不得志,忧郁成疾,正值壮年就去世了。
吴元植育有三子,长子吴庆孙、次子吴引孙、三子吴筠孙。他们的母亲,出生书香门第的周太夫人凭着她的睿智和坚韧,承担抚养教育孩子的重任,为三个孩子立下读书做人的规矩。在母亲的慈爱和严教下,吴引孙兄弟三人自幼读书,青少年时代都是在为了科举而勤学苦读中度过,除了长兄因体弱多病未能出仕外,吴引孙、吴筠孙都考取功名、走上仕途,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成为光耀祖庭的吴氏“双星”。
生逢乱世,求学不辍
吴引孙的求学之路充满艰辛。
吴引孙,号福茨,咸丰元年(1851)生于扬州便益门江家桥一处院内。时值太平军起,时局动荡,战祸频仍。吴引孙少年时期一直跟随家人各处躲避战乱,辗转扬州、宝应、高邮等许多地方,寄居于亲戚家中。后来父亲吴元植早逝,本就拮据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虽然家境贫困,流离失所,但其母周太夫人一直没有放弃教育儿子成才,始终把教育儿子勤奋读书作为头等大事,甚至立下“不进学不得娶妇”的家规来激励三个儿子。每搬到一个地方,她都会为儿子寻访名师,以求不耽误他们的学业,自己则起早摸黑给人家帮工,维持一家生计。
吴引孙五岁入塾,跟随陈仲弼等多位名师学习,入塾仅一年便熟读《三字经》,识二千多字。诸位名师也都以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态度教导、影响着吴引孙,让他得到了良好的教育。辗转寄居在宝应亲戚家时,一位叫张筱衫的贡生为吴引孙授课却不肯接受薪酬,吴引孙感念恩师“悯孤恤贫,施之虽薄,不能忘也!”同治六年(1867)年,十七岁的吴引孙凭借十多年勤奋苦读打下的扎实功底,考取了著名的扬州梅花书院。次年参加县试、郡试、院试均得中,由此起步,登上宦途。二十九岁(1879)中举。吴引孙在他的自序年谱中谦虚地写道:“凡殿廷考试,寻行数墨,规矩整齐,字无错落破体,诗求稳实,便可入壳。余楷字犹人,幸无诸弊,偶得前列,事先不敢奢想也。”
比吴引孙小十岁的弟弟吴筠孙,因受到吴引孙的照顾、教导,加之天资聪颖、远超常人,求学应考较为顺利。吴筠孙,字竹楼,生于咸丰十一年(1861)。三岁时父亲吴元植去世,年幼随家人颠沛,但在周太夫人督导下,四岁已经认识数百字,读书过目就能背诵。吴引孙在梅花书院念书之余开设书塾教馆,十岁的弟弟亦在馆中读书。十八岁时奉母命到北京投奔在京任军机章京的哥哥,吴引孙亲自给弟弟授课。光绪十四年(1888)中举,光绪二十年与南通张謇等一同参加殿试,得中二甲第一名传胪,为状元、探花、榜眼以下第四名,成为吴家的骄傲。
吴氏宅第 李斯尔/摄
关于殿试,还有一段趣闻。殿试之前,外界传闻状元非张謇莫属,而事实上张謇获状元并不似想象中容易。殿试有阅卷大臣八人,皆有中意的状元人选,争执不休,历经三个小时才定下三甲,精疲力竭,而传胪犹未定。后来内监一再催促,志锐乘机呈上吴筠孙的卷子,其他阅卷大臣略一过目,文字与内容均可,无力再争辩,就定张謇为状元,尹铭绶为榜眼,郑沅为探花,吴筠孙为传胪。得中传胪后,有人讥讽他只是侥幸得到功名,于是吴筠孙发愤学习律赋,练习小楷,一年后散馆,名列第一,俗称“馆元”。从吴氏后人保存至今并捐赠给扬州市方志馆的“吴筠孙殿试卷模考手书原件”,可见这位“传胪”“馆元”不凡的文才和功力。
清慎勤勉,治政有方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追求人生价值和道德完善的理想境界。吴引孙、吴筠孙虽身处内忧外患的清朝晚期,但是这份深沉的家国情怀却始终没有放弃。
吴引孙同治十三年(1874)自七品小京官做起,时年二十四岁,历任军机处领班章京、湖广司主事、贵州司员外郎、宁绍台道、广东按察使、甘肃新疆布政使、署理新疆巡抚、浙江布政使,辛亥革命后,弃官寓居上海,直至民国九年(1920)七十岁去世。
吴引孙从小在宝应、高邮等地乡村生活了十多年,贫困、艰苦的生活锻炼了他勤勉坚韧的品格。在京任职时,他做得多,说得少,或者只做事,不说话,上官僚友对他的印象都很好,评价很高,这为他官场不断登高打下了基础。
光绪十五年(1889)上任宁绍台道以后,吴引孙勤勤恳恳、亲自去各地巡查,为民做了许多好事、实事,善举善为,颇有政绩。上任伊始,由于浙东多雨,晚禾被淹,百姓损失惨重,吴引孙主动捐银三千元用于赈灾,救老百姓于水火之中。为了平抑米价,光绪二十四年(1898)春,采取官绅合力筹措的方法,派人从汉口、香港提早购米储存,以备干旱时平价卖给乡民。作为地方长官,他处理了大量民事案件以及乡民群众滋扰事件,基本都能妥善处理,这在当时动荡不安的年代,实属不易。他尤其重视地方文化教育,动员洋药商捐助洋银一千六百元,重振宁波“崇实书院”,为当地学子提供优越的读书条件。他还积极矫正民风,杜绝骄奢糜烂的风气,厉行节俭,并身体力行,对有伤风化的事情绝不姑息,在当地名流士绅、富家大贾,以及平民百姓中赢得了很好的官声。
在兼办宁镇海防营务处时,正逢甲午海战,吴引孙积极设防,严密部署滨海要隘,密布木桩,筑垒保护炮台。同时购买军械,增练新兵,用保甲法清理户口,严防间谍入侵,整个防御工程井井有条。在担任广东按察使期间,做了许多感化民风的工作,用通俗的语言编著《劝息斗歌》,向全省刊布,期待人与人之间可以团结互助,而不互相争斗,从而人人安居乐业。使吴引孙清廉正直之名大振的是他上任新疆布政使之后办的一件大事。他通过查库发现左宗棠部下、新疆巡抚潘效苏私自挪用藩银20余万两,“劝其退还,不应”,吴引孙不畏权贵,向朝廷揭露了潘效苏贪赃枉法的行径,密修奏折弹劾之,最后使得潘效苏伏法。
吴引孙在任职的每一任上都尽职尽责,勤勉为政,可以算得上是为官者的榜样。弟弟吴筠孙做官,也有乃兄之风,力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殿试得传胪后,授职翰林院编修,历任国史馆协修、方略馆纂修、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后选授河南府、山东登州府,不久迁泰安府、济南府,升永定河道,调天津道。宣统二年,任湖南岳长澧道,后来改湖北荆宜道。
上任永定河道之初,吴筠孙亲临“永定大堤”筑堤现场,查勘施工过程和细节,所用物料一一过目把关,一旦发现质量问题,立即返工,绝不姑息。所筑堤岸坚固牢实,方圆数百里的百姓免受水患侵扰,受益匪浅。
吴氏宅第内景 李斯尔/摄
任职山东登州府时,恰逢日俄战争开始,登州又濒临东海,少不了处理日俄带来的问题,吴筠孙办理事务公正中立,不屈不挠,维护了民众的利益。任湖北荆宜道时,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宜昌和荆州局势动荡,吴筠孙因为沙市集中较多商务,中外商民的身家性命难以保障,所以竭诚尽志,独任其难三个多月,经过他的努力,地方安居乐业,商业不废,外交无事。辞去任职的时候,荆州的百姓泣涕相送。
民国后吴筠孙复出,初任赣北观察使,改任浔阳道尹。浔阳为长江要冲,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而连年战乱,时局动荡,人心惶惶,任务十分艰巨。吴筠孙从容镇定,白天在外处理政务,晚上还和同城官员一起开会讨论政务,几乎天天如此。在荆州观察使期间,有孙宪章兄弟争产一案历时十几年,经过几任官员审理都未能有所解决。吴筠孙到任后,当堂亲自审理,喻以骨肉大义,终使兄弟感悟,圆满解决此案,显示了其公正明断。由于过度劳累,中风卒于任上,享年五十七岁。丧礼之时,同城同僚都前往吊唁,日本、英国的领事以西方礼节致哀,这都是吴筠孙勤勉为官,至诚待人的体现。
孝长悌幼 宽厚有德
孝亲敬老、兄友弟恭,吴引孙、吴筠孙兄弟可谓中华传统美德的典范。
有福读书堂 李斯尔/摄
父亲吴元植去世后,周太夫人在兵荒马乱的年月,带着三个儿子躲避战火、饥饿,忍辱负重借居在亲戚家中,含辛茹苦做帮工养育兄弟三人长大读书,其中艰辛,引孙、筠孙两人深刻于心。吴引孙求学时即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精进学业,取得功名,以求“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他在高中秀才后心中最感谢的人是含辛茹苦养育儿子成才的慈母周太夫人:“余母抚孤极苦,数年来,备尝艰辛。今余获一衿,聊慰母心。”二十岁为廪生,年领官银四两,减轻了母亲负担,加之边读书边开设书塾教馆贴补家用,逐步承担起养家的重任。为官后,由于常年在外,常常忧心不能侍奉在母亲左右,在京做官期间,将母亲由扬州接往北京居住;调任宁绍台道时,依然把母亲接在身边,吴筠孙也每年都去宁波官邸看望母亲。后因母亲不习惯,吴引孙又花重金在上海为母亲安家养生。
周太夫人七十大寿,筠孙在京城演戏请客以祝,引孙在宁绍台道官署宴客,演戏四日,两个有出息的儿子如此敬爱母亲,周太夫人真是苦尽甘来!
吴引孙远赴广东、新疆、长沙任职时,弟弟吴筠孙欣然把母亲接至身边奉养,家庭和睦,周太夫人甚为欣悦。光绪三十二年(1906),母亲患病,极重孝道的吴引孙坚意奏请开缺,乞假赴山东省亲。周太夫人八十五岁高龄病重之时,吴筠孙接连九日每天从天津发电报向哥哥告知母亲病情,吴引孙日日忧心如焚,得知母亲去世的噩耗后,“顿足捶胸,泣以不能亲视含殓为恨!自问不可为人,不可为子,呜呼痛哉!”
吴引孙、吴筠孙手足情深。吴引孙年长十岁,对幼弟爱护有加,父亲吴元植去世后,教导筠孙读书学习,使其得到良好的教育。成年后各自在外做官,虽聚少离多,却也经常书信、电报往来,互通音信。共同奉养母亲的过程中,兄弟间不仅没有互生嫌隙,反而在感情上联系更加紧密。吴筠孙因病突然去世后,因他在世时不为积蓄,俸禄多用于接济亲友,举办丧事亏空很多,其妻金夫人不得已卖掉上海的住房,携子返回扬州。吴引孙将自己的积蓄分给吴筠孙妻儿,让弟妻、子住进吴氏大宅,并立下遗嘱,确定北河下住宅及测海楼书籍为两房子孙共有,其宽厚仁德可见一斑。
建造大宅 藏书于楼
吴引孙在扬州建造大宅,实为“圆梦”之举。一圆奉养母亲、家族兴旺之梦,二圆藏书读书之梦。
吴引孙身处晚清动乱年代,历太平天国、甲午战争、百日维新等重大变故。任地方官十数年,对于清朝政府的衰败、无能看得十分清楚,却苦于无救危扶倾之力,内心常常涌起失望的情绪和退隐的念头。在升任广东按察使路过上海时,友人曾劝他在上海买地置产,他却认定“人生只爱扬州住”,以担任宁绍道台期间所积攒的40万两银子在扬州北河下买地30亩,兴建大宅。这40万两银子,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养廉银,二是海关赋税所得,都属于被允许的正当俸禄。
吴引孙重孝悌,对宅第设计的要求是,既能供奉老母亲,又要兄弟两房共住。此宅仿照宁绍台道衙门和宁波天一阁藏书楼修建,为长方形院落,东西长80米,南北宽70米,建筑面积5360平方米。整体布局十分严谨,除大门朝东外,二门以内,主要建筑都是正南正北,并从东至西排列成井然有序的五个序列,为前后三进的形制,每进以四合院贯连,共有房间九十九间半。其木料均从浙南采购,工匠也大都来自浙江,基本按照浙派风格建造,规模宏大、结构精巧、雕刻精细,是浙式构造风格与扬州传统风貌结合的、独具一格的古住宅建筑群。有关专家把它与杭州胡雪岩故居、无锡薛福成故居相提并论,称其为晚清江南三大名宅之一。整个宅第原包括住宅、芜园和吴氏祠堂三个部分。光绪二十五年(1899)开工建设,当年十二月落成。
吴引孙颇有开放求新的观念,住宅中建有一座欧式风格的小洋楼,分上下两层,美观精致,每个房间内都设有壁炉,领一时风气之先。楼北小花园内种有八棵桂花树,花叶繁茂,每至秋日,香气袭人。楼的主体有三大间,有三面开放式回廊,围以木质栏杆,灰墙青瓦,配以砖柱,甚是美观。
宅第中最有特色的当属仿造宁波天一阁建造的测海楼了,取《汉书》“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之意,喻学无止境,是专为吴引孙24多万卷藏书而建。吴引孙的祖父一生酷爱读书,凡有余钱,必用于购书,还将自己的书房取名为“有福读书堂”。可叹太平天国战火纷起,所藏之书尽皆散失。那个时代的扬州城内,盐商巨富多好风雅,藏书亦为一时之风气。吴引孙的前任宁绍台道薛福成,也是一位痴心的藏书家。吴引孙受家庭和环境的影响,爱读书、爱藏书,功成名就之后,搜罗天下好书藏之成为他最大的心愿。在宁波时,天一阁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享有入阁阅览藏书的特殊待遇,至今天一阁的宝书楼中还有吴引孙撰书的对联一副:“高阁凌虚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宸章在上胜商彝周鼎传示儿孙。”他藏书的目的,既是为了弥补年少时想读书而不得的遗憾,也是为了子孙后代有书可读。历经20余年,吴引孙“惟视力量所及,耳目所周,不拘一格,凡元明刊本,旧家善本,寻常坊本,殿刻局刊各本,随时购觅,意在取其完备,不必精益求精”,共搜集藏书9千余种24万多卷,藏于测海楼。作为一座私人藏书楼,藏书数量在扬州以至全国都是少见的。测海楼为封闭式亭园建筑,位于大宅的东北角,约占全宅面积的十分之一,楼前有方形荷花池,为防火而设,池中央有一井,据说与古运河相通。测海楼主体为五间两层,上层藏有宋元以来多种刻本以及自刻的木版数十架。测海楼的底层,为“有福读书堂”,规定为子孙读书之处。同时,还按照天一阁的做法,规定全部藏书为子孙共有,不得出卖,未进学的子孙不得上楼。丁忧期间,吴引孙耗费大量心血用于藏书的整理编目,于宣统二年(1910)六十岁时刊出《扬州吴氏测海楼藏书目录》十二卷。
浴火重生 百年流芳
吴道台府建成后,先是吴引孙子女入住其中,吴引孙返回扬州时短暂居住,10多年间,吴引孙共在吴道台府住过7次。1911初吴引孙被任命为浙江布政使,吴筠孙也被任为湖北荆宜道尹,举家从天津返扬州,和兄引孙团聚,同住北河下新居,这是吴氏宅第落成后最鼎盛的时期。后来吴引孙全家都搬至上海。吴筠孙离世后,其妻金夫人率全家由上海返回扬州,1921年按照吴引孙的意思,以老宅为两房所共有,金夫人率三个儿子家全体成员入住老宅。
抗日战争期间,吴筠孙孙辈男性均前往抗战后方,家里只剩老弱妇孺居住,时常受到日军骚扰,文物字画被抢掠,测海楼雕版及许多红木家具被烧毁。1941年老宅被军阀孙良诚强行收购,开设烟厂,1945年烟厂失火,内宅后进及西边约五分之二的房屋被烧毁。新中国成立后,吴道台府被作为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用房和宿舍。“文革”中被任意拆改,整个建筑群遭受重大破坏,加之长年失修,风雨侵蚀,导致许多结构损坏,部分屋面坍塌。为了保护古建筑,1982年,吴道台府被确定为扬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开始进行修缮工作,2005年一期工程完成,部分恢复了老宅的原貌,并对外开放。2006年吴道台府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开始对烧毁和毁坏部分进行全面复造和修缮,重点是被烧毁的西面房间数十间,2014年完成对芜园的复建,使老宅基本恢复原貌。目前吴道台府开放区域为东中轴线和东轴线两个区域,包括仪门、爱日轩、洋楼、金鱼池、测海楼等。
继光耀祖庭的吴氏“双星”吴引孙、吴筠孙之后,从这座大宅中又走出了饮誉海内外的吴氏“四杰”——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三个院士和一个剧作家,吴筠孙孙辈吴征铸(白匋)、吴征鉴、吴征铠、吴征镒。长孙吴征铸是著名剧作家、教育家、文学家,老二吴征鉴是著名医学寄生虫学家、医学昆虫学家,老五吴征铠是著名物理化学家、中科院院士,老六吴征镒是世界知名的植物学家、中科院院士。1978年的全国科技大会,吴氏三兄弟同时与会,成为一时佳话。2007年的全国科技大会,时年92岁的吴征镒获中国科技进步最高奖,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为吴征镒颁奖。他们延续了吴氏深厚的学养,光大了吴氏优良的家风,成就了家族的又一次辉煌。
吴道台府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蕴含着极其丰富且光辉的文化内涵:它是晚清官员私家住宅的代表建筑,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和西风东渐的时代特点;它是中国文人心向往之的藏书圣地,承载的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脉;它又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苦苦追求人生理想,勤学苦读、报国安民、忠信孝廉的精神写照,吴氏兄弟终身践行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传统思想、道德,他们的信念正如同时代的曾国藩所言:“凡仆之所志,其大者盖欲行仁义于天下,使万物各得其分;其小者则欲寡过其身,行道于妻子,立不悖之言以垂教于乡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