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40年地理学科能力要求的发展变化
——以几道典型难题为例
2018-01-05史辰羲
史辰羲
(教育部考试中心,北京 100084)
恢复高考40年地理学科能力要求的发展变化
——以几道典型难题为例
史辰羲
(教育部考试中心,北京 100084)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地理学科的能力要求先后经历了学科能力和综合能力两个发展阶段。1991年高考地理学科考试说明出版后明确提出10项能力要求,开始向轻记忆、重能力的方向发展。2000年开始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提出的能力要求,首先基于认知领域目标分类体系设计,而后逐步发展为基于思维过程设计的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考核目标。恢复高考以来不同阶段出现了一些典型难题,通过分析这些试题,可以更好地了解高考地理学科能力要求的发展变化。
恢复高考;高考改革;地理学科;考试内容改革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地理学科进入考试科目中,但此后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1995年,全国高考科目实行“3+2”方案,地理科被取消,直到2000年才以综合科目之一的身份出现在高考中。恢复高考40年,高考地理科可以分为前20年单科考、后20年综合科考。与此相对应的是考试逐渐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将地理思维置于首位,从学科能力逐渐过渡到综合能力,并将考查标准的探索推向深入。
经典测试理论中试题的难度系数反映考生在一道试题上的得分程度,难度系数越大,得分率越高,难度越小[1]。虽然难度系数计算简单,但却是试题评价的重要指标。由于与原始分直接相关,在高考分分必争的背景下,难度系数往往得到格外的关注。难度系数在0.3以下的试题被视作难题,如果仅从数值来看,每年都会出现难题。影响试题难度的因素很多,在不同的能力要求下,难题的表现形式不同。回顾恢复高考40年来地理学科的典型难题,可以将其作为考试能力要求发展变化的一面镜子。
1 1977—1994年:学科能力要求的萌生和发展
这一时期的题型由繁至简,选择题比例提高,题目由简变难。虽然在情境设置上尚未成熟,仍有记忆的要求,但已经提出考查地理思维方式,强调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注重运用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阐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对高校选拔素质全面的人才、提高中学地理教学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为综合能力考查奠定了基础。
1.1 从紧扣教材到考查知识运用
恢复高考之初,考生的地理知识水平普遍不高,高考命题既要有利于高校选拔高质量的新生,又要有利于提高中学教学质量。因此,试卷考查面广,要求全面,紧扣教材方面比较严格。1986年制订、1990年修订的《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强调“正确阐明人地关系”,同时要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增加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和“国情、国策”教育。以此为开端,高考地理科逐步关注国内外发展的新趋势及形势。如1989年高考地理第37题就以当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画《啊!地球出汗了》为材料,考查考生对全球变暖现象的认识。这类试题材料直观、设问浅显、难度不大。
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仍是考查的重点,既重视地理知识的再现,又重视地理知识的运用。记忆的准确程度和调用记忆知识解决问题的熟练程度是影响试题难度的主要因素。如例1是考查知识记忆的典型题目。
例1(1990年高考地理第25题)
读我国煤、铁、石油、铜的部分大矿分布图(每幅图表示一种矿产),指出下列四组中,矿产名称排序和图中顺序相符的是
A.①煤②铁③石油④铜
B.①煤②铜③石油④铁
C.①石油②铁③煤④铜
D.①石油②铜③煤④铁
该题既可以比较全面地考查考生对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分布的记忆程度,也可以考查考生对以图形语言表述的地理事物的记忆程度,具有较强的地理学科特点。
1.2 制定考试说明,明确提出能力要求
1991年出版了高考地理科考试说明,使高考地理更趋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特别是提出了高考地理的10项能力要求[2],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考试和教学过程中“地名+物产+铁路线”的传统。
由于有了比较系统的10项能力要求作依据,试卷的设计思路开始保持稳定,试题设计创新方向更加明确,向轻记忆、重能力的方向发展。如能力要求第8项是使用和分析各种资料,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这就要求命题者提供材料、设置情境,考生解答试题首先要进行审题,对信息加工和整理。材料信息量的大小开始明显影响试题难度,如例2。
例2(1993年高考地理第25题)
分析下面各城市工业产值和结构示意图,下面四组选项中,地名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武汉、济南、自贡、太原
B.唐山、十堰、兰州、攀枝花
C.鞍山、丹东、吉林、铜陵
D.包头、西安、大庆、本溪
该题材料中饼状图表现城市工业部门及产值,四个选项又分别列出16个城市名称,信息量较大,考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众多的信息进行分辨,提取关键信息,排除干扰,作出选择。而如果只出现四个地名,通过颠倒次序设置选项,考生可用排除方法作答,则难度降低。
能力要求第9项是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并尝试创造性地解释和解决地理问题。这项能力要求属于较高的认知目标层次,强调运用地理学科能力解决问题。考查地理空间想象能力的试题大量出现,并始终保持较大难度,如例3。
例3(1994年高考地理第11题)
不考虑海陆、地形、冰雪等条件,某人从极点附近(包括极点)某地出发,依次向正北走5千米,正东走35千米,正南走5千米,正好回到原地。从极点上空看,向东走时可能
A.顺时针走了一个完整的圆
B.逆时针走了一个完整的圆
C.顺时针走了<360°的圆弧
D.顺时针走了>360°的圆弧
该题要求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考生需正确描绘南极点及附近和北极点附近行走路线,加之该题是不定项选择题,无法通过猜测得分,在同类试题中难度最大。10多年后的辅导材料还在引用这道试题,并制作了丰富多样的课件进行讲解。
2 2000年至今:综合能力考查要求日趋完善
这一时期地理基础教育迅速发展,对高考能力考核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成熟,对学科能力研究也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对考生完成测试的思维过程认真分析后,提出的能力要求有益于对考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准确评价。
2.1 基于认知领域目标分类体系的综合能力要求
随着高考内容与形式改革的不断深化,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广东、山西、江苏、浙江、吉林五省实行高考“3+X”改革方案,并在“X”中设立“综合能力测试”科目。综合能力测试包含文理综合能力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三种试卷。地理科分别包含在文理综合能力测试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2002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几乎都采用了综合能力测试作为高考的科目之一,从此,地理科在国家高考中终又拥有了一席之地。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最初提出的能力要求只包括三个方面,即记忆知识的能力、理解知识的能力、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3]。三个层次之间是递进和相互包容的关系。这些能力要求基于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布卢姆的认知领域目标分类体系理论以及当时对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认识。此外,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已不仅局限于某一学科的思维方法和分析能力,还包括了综合各学科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科所考查的能力,包含在这些认知目标中,由于纸笔考试形式的限制,更重视思维考查。在思维考查中注重表现地理科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表现高价值的地理思维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对考生综合分析的要求提高,如例4。
例4(2000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2~4题)
王教授在日记中写道:“早晨出门,天昏暗。强劲的东风刺骨般寒冷,气温约在零下40℃以下。这季节,在我的家乡江南丘陵,乡亲们大概正忙着收割早稻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日记中记述的这天早晨,王教授在
A.漠河 B.喜马拉雅山
C.北极地区 D.南极地区
3.王教授家乡的自然土壤是
A.灰化土 B.棕壤
C.红壤 D.砖红壤
4.下列果树,适宜在王教授家乡种植的是
A.芒果 B.荔枝
C.龙眼 D.柑橘
该组试题虚拟了“王教授”的一篇日记作为情境,采用题组的形式,内容与形式新颖,情境设计科学、可信,文字材料根据立意的要求进行裁剪,尽量避免无用信息,内容与所要考查的知识、能力层次相符,是综合科考查开始后选择题情境设计的典型题目。其中第2小题,由于题目条件与结论内在关系的隐蔽性,考生需要对所给材料信息足够敏感,发现多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够将这些思路结合起来分析,经过判断、分析、评价等一系列思维过程,然后作出判断,因此试题难度较高。
在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考生在面对融合政治、历史、地理三学科知识内容的综合题时,需要不断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或途径,迅速提取有效信息,而这种思维状态,实质上表现和反映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正是由于综合能力测试对考生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才使得原本在单科考试中很容易解答的问题汇总在一起增加了难度。由于地理科具有区域性、综合性等特点,一方面容易与其他学科融合,另一方面也常常成为其他学科进入主题的背景或铺垫。如2000年的综合题围绕中东问题立意,从一幅区域图入手,引入历史问题,再从国际政治的角度设问。读图确认该地是西亚地区是回答后面所有问题的关键。由于地理科刚恢复考试,并且出现在综合题的开始部分,尽管在单科考试中属于难度较小的读图能力考查,但对很多学生来说难度却很大,并直接影响了其他学科问题的回答。虽然该题地理部分分值比例不高,但对后来的教学和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 基于测试思维过程的综合能力要求
2005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提出了新的能力目标考核体系[4],不同于之前按照布卢姆的目标分类体系理论设计的记忆、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这一能力目标考核体系在内容的制定上以考试的要求为依据,并力图体现社会科学所具有的共性研究特征与方法,提出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层次的考核目标,考查考生完成测试的思维过程,即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等,说明问题和表达结论。
2007年,普通高中实行国家新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考试大纲对学科能力成分进行了重新研究,形成了实施课程标准后高考地理科的能力成分、考查要求、考查原则和方法。地理学科突出学科特点,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素养,即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能力目标体系确立10年来,高考地理科试题设计不断创新。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核心,精选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的素材,设置全新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把对已学知识的理解迁移到新问题上来,将新旧思维线索联系起来思考。对记忆再现的考查减少,认知目标的考查层次提高,特别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要求提高,难题的面貌也在改变,综合题的难度相对提高。
综合题设计为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选择较小的切入点,以探究思路为引导,通过层层递进的设问,逐步分析信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导考生用所学过的知识一步一步探索完成。例如2014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6题围绕“青藏铁路那错湖东岸路段冬春季多风沙”为主题,分层次分步骤地探索“高原荒漠化”问题。从探讨“沙源”到“成因分析”,从“危害影响”到“措施防治”,呈现出一条清晰的探究思路。
2015年不回避热点,仍以青藏铁路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为背景组织素材(如例5),但观察的角度完全不同,三道小题的设问既有基础性,又有综合性,引导考生从冻土形成条件、冻土对路基的影响和保护路基的工程创新思路三个层次分步骤地探索“高原冻土路段路基保护”问题,使考生的思维水平及学习潜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展示。
例5(2015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7题)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3.5~-2℃。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1 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1 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图1
(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的原因。
(2)图1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
(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1b)的原因。
该题提供的文字材料近400字,图表三张,包括景观照片、地图和热棒原理示意图,信息量较之前的综合题增加较多,其中有些内容很多考生可能从未接触过,因此,要求考生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具有分析判断并从中提取答题核心内容的能力。考生如不考虑该具体区域的独特地理环境,简单套用一般模式难以得出针对性强的结论,甚至有的设问没有模式可以因循。对试题内容的熟悉程度、认知目标的层次、信息量与可接受性、题目条件与结论内在关系的隐蔽性等影响试题难度的因素在该题都有体现。
3 结语
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工具,考查的能力要求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应对社会发展的趋势有一定预判,并在考试要求中给予适当体现,以实现考试与人才需求的协调发展。恢复高考40年来,高考地理科能力要求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当试题考查的能力要求较多,体现社会发展趋势时,必然产生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同时,社会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高考的能力要求又必须在一定时段内保持相对稳定。试题设计应努力发掘这一阶段内社会对能力提出的最本质的要求,使命题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深化,与教学相互促进,甚至起到引领作用。
随着新一轮课程标准的修订,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正成为共识。考试必须遵循测量理论,因此,相关的考试要求应进行新的理论探索,积极追求和确定新的教育考试评价目标。恢复高考40年后,地理学科又一次站在岔路口上。
[1]张敏强.教育测量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国家教委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科考试说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教育部考试中心综合能力测试课题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核内容与要求[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4]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A Review of the Ability Requirements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Geography Since the Resumption ofGaokao
SHI Chenxi
(National Education Examinations Authority,Beijing 100084,China)
Over the past 40 years,the ability requirements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Geography have experienced two stages of development:academic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The Examination Specifications of Geography put forward good test ideas to change the bad status,laid stress on memory,and paid little attention to ability in 1991.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test for liberal arts,which began in the year of 2000, began to be based on the Bloom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ory,and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the complex thinking process,reflecting students’comprehensive ability.There are some typical difficult questions in different development phases.We can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ability requirements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Geography through analysis of these questions.
Resumption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Geography Subject;Examination Content Reform
张卫)
G405
A
1005-8427(2017)10-0013-6
10.19360/j.cnki.11-3303/g4.2017.10.003
史辰羲(1982—),男,教育部考试中心,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