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及施工
2018-01-04许智勇
许智勇
【摘 要】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大,人们对于出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伴随着的就是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多,促进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建设发展也提高了国家的经济效益。但是在进行道路桥梁的建设工程中,存在着两面性,虽然道路桥梁的建设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也发生了许多交通安全事故,也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在我国道路桥梁建设中最为困难的一点就是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设计,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也直接影响到了工程的建设质量和人们出行的安全。因此在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施工的基础上,对其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推动我国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设计;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U442.5;U44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25-0222-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5.102
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交通运输行业也发生了质的飞跃,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也对出行方面有了更严格的要求。桥梁与路面的平整度对汽车行驶的安全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该项目的施工人员应该重视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及施工。但在实际的道路桥梁建设工程施工当中,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度不断的加快,许多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也暴露出来,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质量问题。由于对连接处部位设计的不够完善,从而在施工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质量问题,从而影响到了人们出行的安全。因此,相关的设计与施工人员需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人们创造一个安全的出行环境。
1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施工现状
(一)桥头引道设计不科学
据观察,我国道路与桥梁设计的连接处都没有进行桥梁引道设计,这说明了我国技术人员还没有对桥头引道技术完全的掌握,因此使得道路桥梁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在近些年来,我国部分道路桥梁工程在设计施工的过程中采用了搭板,搭板能够有效地减少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沉降差异,将两个部位不同强度的性质进行中和,但搭板技术不能够长时间的使用,因为就目前而言,有许多设计师对于搭板长度的计算不够精确,容易造成错搭的情况,无法彻底解决安全出行的问题。
(二)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不合理
通过专业人员对道路桥梁建设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许多建设施工单位在处理软土地基的方面应对的不太合理,主要的原因有:(1)实地考察人员对土质的分析不准确,从而影响了设计人员的设计;(2)我国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还不够先进;(3)施工方的应变能力不强,不会根据现场情况来处理地基。如果对软土地基没有处理到位,就非常容易产生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沉降不均的情况,使得经过车辆发生跳车情况。
2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施工中产生的主要问题
(一)路面容易出现裂缝
在道路桥梁的建设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裂缝问题,裂缝的出现会严重影响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也会使得道路与桥梁连接处产生质量问题。大量的裂缝还会给人们的出现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则会使桥梁基础结构进水,使得桥梁内部钢筋遭到腐蚀,降低桥梁稳定性等问题。
(二)路基边坡设计不到位
通过对道路桥梁工程的研究我们发现,在道路与桥梁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它们连接处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路堤下降现象,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是因为设计施工人员在进行操作时,没有注意道路桥梁路基边坡的防护,经过雨水长时间的冲洗,会导致路基发生严重的沉降,从而使连接处的沉降值增大,影响道路桥梁的稳定性。
(三)修剪道路与桥梁的钢筋容易出现腐蚀现象
在道路与桥梁的建设过程中,钢筋属于施工当中最为基础的部件,钢筋的质量将决定了道路与桥梁的使用年限,但在实际的道路与桥梁施工过程中,总是容易发生钢筋部件生锈的情况,导致了道路与桥梁的使用年限严重缩短。造成道路与桥梁中钢筋锈蚀的主要原因有:交通运输钢筋的方式不正确、专业技术人员对于钢筋的储存条件不清楚、没有及时对钢筋进行养护工作或由于恶劣天气所造成的腐蚀情况。这些问题都会使得钢筋快速锈蚀,从而降低钢筋的使用年限,给道路与桥梁工程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也是的道路与桥梁的施工质量没有得到保障。
3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施工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
(一)选择合适接缝填充材料
想要桥梁道路工程质量得到保障,就应该选择最为合适和优质的材料,材料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选择连接处填充材料的过程中,要结合桥梁地桩的设计来选择,还要考虑到施工的环境。最为常用的填充材料为砾石,因为砾石的渗透性强,强度大以及压缩性能较低。但在相同条件下,施工方应该尽可能的选择一些质量较轻的材料,例如EPS材料,该材料不仅质地轻盈,并且承载力大,能够满足各种行车要求,该材料能够有效减少对工程地基的应力,还可以使得道路桥梁连接处的沉降差异得到有效地缓解,避免道路与桥梁连接处出现断裂的情况,给施工人员以及周围人员带来危险的安全隐患。
(二)挤密复合地基
由于经过雨水的长时间冲刷,桥梁道路的路基非常容易发生形变,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设计施工人员可以使用挤密复合地基的方式来减小道路与桥梁连接处两部分刚性的不同。该技术实际上就是在道路地基上打孔,在孔中注入填充材料,使其成为桩柱。增大地基的密实度,有效提高路基土壤的粘聚力。道路需要具有一定的刚性,但桥头需要具备一定的柔性,因此使用筋土挡墙能够有效地使桥头柔性增加,减少桥梁与道路连接处的差异。
(三)台背回填的压实工作
在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台背回填的压实步骤,对于台背回填的压实工作能够直接影响到最终的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并且落实台背回填的压实工作能够有效地减少桥头出现“跳车”的现象。由于压路机在桥梁连接处和路基台背处的碾压工作难以进行,因此很难将这些部位碾压至规范要求,这也对专业的施工人员提出的一个挑战。一旦施工人员没有控制好压路机的各种参数,就会直接造成路面平整度降低,路面所需的压实度不满足,从而使得道路与桥梁的使用功能受到影响。所以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在进行台背回填土的压实工作时,要严格控制每层路面的铺设厚度,确保铺设每层材料的厚度在20cm左右即可,对每层的压实度要达到95%,保证填充材料内的颗粒大小直径不超过5cm。在台背处进行压实工作时,采用大型压实设备十分不方便,因此要选择合理的小型设备,并且在压实过程中要通过分层压实来多次进行,如果遇到小型压实设备无法完成的工作,则需要施工人员进行人工夯实工作,严格控制台背回填处的结构密度,减少结构沉降的情况出现。对于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严密的监控,确保每一个环节、步骤的工程质量。
(四)采用“搭板法”施工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在进行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时,最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就是“搭板法”,在道路与桥梁处使用搭板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整体道路桥梁工程强度,也可以明显减少桥头跳车的现象。但是在使用搭板法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工程规范来进行,例如:在开始施工前,设计师需要到现场进行查看,对道路桥梁的连接处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然后在进行工程的设计工作。其次,搭板法中的搭板长度需要根据道路与桥梁的连接长度为基础来确定,如果该建设工程属于大型工程或中型工程,则搭板长度需要设置为8cm,如果是小型建设工程,那么搭板长度只需要设置成5cm即可。此外,由于桥头处的位置属于高填方的路段,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很可能产生路基沉降现象,因此设计师可以根据现场沉降的实际情况来加长搭板的长度,减少沉降差异。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道路与桥梁的建设工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该连接处的设计需要有非常合理、科学的设计图纸来确保连接处不会出现路面沉降错台的情况,减少连接处发生形变的可能,最大程度上的延长桥梁与道路的使用寿命,保证道路与桥梁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还要在路基设计的基础上加以边坡来进行保护,防治水位上升对路基和桥梁基础造成腐蚀。有效解决好道路與桥梁连接处的问题,使人们的出行安全得到有效地保障,让我国道路桥梁事业继续蓬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付伟.试论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及施工[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5):113-115.
[2]李力.试论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及施工[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6):94-95+102.
[3]李磊.试论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及施工[J].江西建材,2016(03):213+216.
[4]王一.论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