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证融合”导向的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个性化教学研究

2018-01-04戴香玉

科教导刊 2018年28期
关键词:课证融合

戴香玉

摘 要 课题组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阐述了“课证融合”专业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并探讨了有益的个性化教学策略方法,实施效果表明“课证融合”导向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起有效促进作用。

关键词 课证融合 软考 网络工程师 计算机网络专业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10.051

Research on Personalized Teaching of Computer Network Profess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uided by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and Evidence

DAI Xiangyu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ommerce; Changsha, Hunan 410205)

Abstract Taking th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major of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ommerce as an example, the research group expound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certificate fusion", and probes into the beneficial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methods.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shows that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ourse certificate" improves the students' computer network application technology synthesis. Ability and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play an effec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in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course-certificate integration;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software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level) examination; network engineer; Computer Network Profession

“課证融合”导向是专业课程的设置与职业考证相结合,课程教材、教学内容与考证内容相结合,[1][2]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能直接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认证的考试。“课证融合”导向结合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职业技能要求,为学生双证书甚至多证书毕业创造有利环境,为学生就业提升竞争力。课题组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对网络类软考和网络行业职业资格认证的考证特点和内容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阐述了课证融合导向的教改方法,探索了有益的教改模式,实施效果表明课证融合导向适合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

1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引入“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职业资格考证很多,代表性的有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以下简称软考)和行业职业资格认证。行业资格认证考试包括思科、华为、3COM、锐捷等行业知名公司的认证,能反映考生的网络专项技能水平,但一般考试费用较高、各行业标准考试不同,不适合推广,本课题组暂不做深入讨论。软考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下的国家级职称考试,通过考试获得证书的人员,表明其已具备从事相应专业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表1给出了网络类软考三个级别对应的名称、考试内容、对应的资格职称等信息。

结合本院学生的特点和专业课程设置,课题组针对网络类软考的中级级别——网络工程师进行深入探讨。课题组对网络工程师考证的题型和涵盖的知识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整合,具体如表2所示。

其中:计算机理论基础范围很广,是除了网络外的计算机相关的公共课程知识。其他四个大类则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内容紧密关联,具体体现为:该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加入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多年,深入开展课程合作,在课程设置上,一直与企业深度对接。主要专业课程设置为:大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技术导论、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设备管理;大二:windows服务器高级应用、Linux操作系统、Linux服务器高级应用、计算机网络互联、构建中小企业网络、网络安全技术、多层交换;大三:高级路由、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构建高性能网络。

通过课题组综合分析历年来网络工程师考证知识点的分布以及该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发现二者知识内容非常吻合,而且完成大二的课程学习后,就能有效进行网络工程师的考证尝试,说明在高职计算机网络网络专业实施“课证融合”是可行的。

2 “课证融合”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专业课程设置有效保证“课证融合”导向的开展,近年来,课题组团队教师从双证师资、双证教材等方面,深入研究网络工程师考证与课堂教学之间的有效衔接,“课证融合”导向的个性化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方面组织实施:

(1)教材和教学工具的选择。高职教育侧重技能操作,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这类技术应用型专业,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更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3]教材选择倾向于应用,同时也需要合适的教学工具辅助。其中VMware软件对于网络操作系统类课程、Packet Tracer、GNS3和Wireshark等软件对组网配置类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工具保障。教材选择结合企业实际应用,内容侧重应用、案例丰富,案例与企业生产项目紧密联系。此外,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工程系列的案例仿真实验,通过Packet Tracer进行网络配置和验证,并实时打分,学生每一步操作配置都能跟踪正确与否,这些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课堂内外练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网络工程师考证知识内容的掌握。

(2)应用案例研讨和实训项目设置。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开设了windows组网设计实训、linux组网设计实训、网络技能考证实训、中小企业网络构建实训、网络工程实训等促进网络技能操作的实训项目。这些实训项目与网络工程师考證实现良好对接。以网络工程实训为例,课题组团队结合近年来网络工程师考证下午题真题,作为实训指导书的项目内容,以提高学生网络分析、调试排错和网络设计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践能力。

(3)学科竞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成功举办多年,从2008年开始课题组团队教师一直指导学生参与计算机网络技术赛项和云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赛项,并取得优异成绩。以赛促学,竞赛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和潜能,也营造了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以赛促教,指导教师从选手选拔到专业指导,各个环节都是对教学方法的考证,也为“课证融合”教改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4)模拟考证。考证离不开做题,信息化时代,网络工程师考证题库APP良多,引导学生安装合适的APP,如老子软考,并督促学生做题。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考试目标,自发建立QQ群或微信群,结伴考证并方便讨论。课题组教师针对大部分学生不能理解的题型,统一辅导或个别辅导。此外,课题组在学院开展以模拟考证为依托的第二课堂活动,营造考证气氛并调动考证的热情。

3 实施效果

(1)“课证融合”模式提高了师资团队的业务水平。课题组团队参与行业知名公司的专业培训和考试,亲历并通过考证。教师的培训和考证经验反哺于“课证融合”教改,既加强了与行业的联系又进一步提升了教师与时俱进的专业水平。

(2)“课证融合”模式促进了学生的考证。学生从一进入大学校园开始就在考证的氛围,课堂教学内容、实训项目设置,多处穿插考证真题分析,有效促进了学生考证的需求,同时,往届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和证书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考证。课题组实施“课证融合”教学以来,该专业学生中有20多人参与软考,有10多人参与思科、华三的高级认证,有3人参与红帽认证,其中有多人凭借证书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

4 小结

“课证融合”导向的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可组织实施的,有利于提高师资业务水平和促进学生考证,部分学生在课程学习后参加考证并获得含金量较高的认证证书,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综合能力,也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项目基金:2017年度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课题“‘课证融合导向的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个性化教学研究”(编号:17SWYB08)

参考文献

[1] 张梁斌.计算机专业网络方向“课证融合”教学改革模式的实践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3(9):101-104.

[2] 王春林.计算机专业与“软考”结合培养的探索[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6):5-8.

[3] 吴韶波.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改革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J].计算机教育,2010(23):130-133.

猜你喜欢

课证融合
“校培合作”双主体育人模式研究
“课证融合”模式下教学设计的思考
“分层、分段”课证融合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财经类高职院校基于职业导向的“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职业发展导向下的“课证融合”课程体系构建
校企合作背景下《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