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水稻害虫卵寄生蜂调查分析

2018-01-04常向前吕亮杨小林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20期
关键词:卵块寄生蜂赤眼蜂

常向前 吕亮 杨小林

摘要:对湖北省稻田害虫的卵寄生蜂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及螟黄赤眼蜂(T. australicum)为优势种群,寄生率最高可达94.1%~95.0%;稻苞虫黑卵蜂(Telenomus parnarae)为次要优势种群,寄生率最高可达87.5%,其他卵寄生蜂的寄生率较低,一般低于35%。

关键词:稻田;鳞翅目昆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S4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20-0087-0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20.01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The egg parasitiods population were systematic surveyed in the paddy fields in Hubei province in recent yea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richogramma japonicum and T. chilonis were the predominant population,the parasitic rate were up to 94.1%~95.0% for the eggs collected in the fields. Telenomus parnarae was the secondary dominant population,the parasitic rate of which was up to 87.5%,while the parasitic rate of other egg parasitoids were very low,which were usually lower than 35%.

Key words: paddy field; Lepidoptera; Trichogramma japonicum; biological control

水稻是湖北省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由于湖北省处于中国南北之交,各地气候差异较大,水稻栽培制度比较复杂,害虫种类较多,对产量影响巨大。水稻常见害虫如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及稻苞虫,其幼虫从卵中孵出后常鉆进植物心叶或卷叶为害,导致常规的农药对幼虫的防治效果不理想。水稻害虫卵寄生蜂可主动寻找害虫卵块,将害虫直接杀死在卵期,有效地阻止幼虫期害虫对作物的危害,弥补了药剂防治的不足。卵寄生蜂是稻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天敌组分,是影响稻田害虫种群数量的重要生态要素,是生物防治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因此为适应现代农业绿色防控及农药减量的要求,做好水稻害虫的综合防控工作,进一步发挥生物防治的作用,需要摸清湖北省田间水稻害虫卵寄生蜂的优势种类。20世纪80年代,对湖北省28个县市三化螟卵寄生蜂调查发现,稻螟赤眼蜂为优势种群,最高可达55.02%,还发现螟黄赤眼蜂(也称为拟澳洲赤眼蜂)、长腹黑卵蜂、等腹黑卵蜂、螟黑卵蜂、螟卵啮小蜂等寄生蜂[1-3]。但是近些年来湖北省稻田害虫卵寄生蜂发生情况有何变化尚不可知。因此对湖北省内水稻主产区害虫的卵寄生蜂进行了调查,以期为水稻“双减”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与时间

于2016-2018年在湖北省西部山区、鄂北岗地及江汉平原的水稻田进行害虫卵块的广泛采集。对于难以鉴定寄主卵块带回室内孵化并饲养,根据幼虫及成虫形态鉴定害虫种类。

1.2 调查方法

在虫卵高发期田间随机采集害虫卵块,对于新鲜的卵块用海绵保湿,每天观察卵块情况,变黑后立即装入大试管观察卵的孵化及寄生蜂的羽化情况,最后统计寄生率。

2 结果与分析

稻田害虫卵寄生蜂以赤眼蜂科及缘腹细蜂科寄生蜂为主要种群,缨小蜂科为次要种群。赤眼蜂种群中以稻螟赤眼蜂及螟黄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为优势种群,寄生率最高可达94.1%~95.0%。

3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通过田间系统调查,较全面地掌握了近年来湖北省稻田害虫卵寄生蜂的种类及寄生情况,从而提出相应的卵寄生蜂应用策略。

3.1 稻田害虫卵寄生蜂优势种群

湖北省稻田害虫卵寄生蜂相对于20世纪70、80年代,卵的寄生率有所下降[3],但调查发现稻螟赤眼蜂(T. japonicum)及螟黄赤眼蜂(T. chilonis)仍为优势种群,部分地区最高可达94.1%~95.0%;在其他稻区,如江苏和安徽也是以稻螟赤眼蜂为二化螟及三化螟卵块优势寄生蜂种群[4]。因此利用赤眼蜂降低卵的孵化率从而降低幼虫为害确实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2 人为增加卵寄生蜂种群数量的方法

研究表明,稻螟赤眼蜂是稻田淹没式人工释放赤眼蜂的首选蜂种[5]。由于存在竞争效应,当稻螟赤眼蜂与螟黄赤眼蜂混合接蜂时,对二化螟的防效低于单独接蜂,因此对于同一块田,只需要释放一种蜂卡即可[6]。稻螟赤眼蜂及螟黄赤眼蜂都有成熟的商品,优点是可以短时间内释放大量寄生蜂,缺点是蜂卡出蜂率受环境因子如温度、降水影响较大,释放效果起伏较大。创造有利于卵寄生蜂种群扩大的自然环境,也是利用寄生蜂的有效方法,如在稻田边埂种植芝麻、绿豆等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显花植物,可以明显提高田间自然种群卵寄生蜂的数量[7],因此可以在田间设置蜂卡的同时采取这一农艺措施,共同提高田间卵寄生蜂的生物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水稻害虫及其天敌图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78.

[2] 鲁信纯.粘虫黑卵蜂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J].昆虫天敌,1988, 10(1):48-51.

[3] 张宣达,赵敬剑.湖北省水稻三化螟卵寄生蜂调查初报[J].昆虫天敌,1986,8(4):215-219.

[4] 郭慧芳,方继朝,谢艳飞,等.不同稻螟发生区螟卵寄生蜂的自然寄生作用[J].中国生物防治,2002,18(1):13-16.

[5] 田俊策,王子辰,王国荣,等.四种赤眼蜂的飞行能力和稻螟赤眼蜂的田间扩散能力评价[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7,33(1):26-31.

[6] 杜文梅,林 英,臧连生,等.稻螟赤眼蜂与二种赤眼蜂对水稻二化螟卵寄生竞争作用[J].环境昆虫学报,2016,38(3):488-493.

[7] 林拥军,华红霞,何予卿,等.水稻褐飞虱综合治理研究与示范[J].应用昆虫学报,2011,48(5):1194-1201.

猜你喜欢

卵块寄生蜂赤眼蜂
5种赤眼蜂品系对米蛾卵和梨小食心虫卵的选择偏好研究
四种赤眼蜂对槐尺蠖卵的寄生能力及适应性
一种估算草地贪夜蛾卵块中卵粒数量的简易方法
草地贪夜蛾覆毛卵块与绒茧蜂茧块的识别特征
应用3种赤眼蜂防治油松毛虫试验
寄生蜂适应性生殖行为策略的研究进展
2013 年拉萨市青稞田寄生蜂对蚜虫的寄生率调查
浅谈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意义及发展前景
浅述粉虱类害虫与蚜小蜂科寄生蜂间的作用机理
黄瓜南方根结线虫病的根结大小与线虫各虫态数量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