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进学校治理的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考

2018-01-04袁章军

中国教育科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办学校长社区

袁章军

当前,大多数高中在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校长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教师管理意识不强,这也是制约学校治理的瓶颈。校长作为学校发展蓝图的制定者,他的角色是舵手、是引领者、是指挥员,具体目标的实施和达成,则有赖于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只有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治理中来,校长制定的学校发展规划才能有效实施。

学校治理是一个持续过程,需要校长、教师、家长、社会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推进学校治理,既需要依托已有管理制度,遵守相关政策和法规,充分发挥校长的责任和权力,又要发动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力量,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工作,通过协商与合作等方式来实现学校治理现代化。

第一,校长要实现自我角色的转变。在学校治理过程中,校长需要对自我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校长是学校治理的决策者,学校治理的理念、架构、方案、措施、评价,都考验着一个校长的智慧和魄力。没有高屋建瓴的眼光,没有舍身教育的情怀,没有赴汤蹈火的胆识,没有古今中外教育思想的陶冶,没有扎实、接地气的调研,所谓学校治理就是一句空话。校长是学校治理的组织者,从蓝图变为现实,从方案变为实践,从谋划变为实施,从口头变为行动,需要科学、严密的组织,需要领导力和执行力,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参与,需要协调和和谐,可以说,没有组织就没有实施。校长是学校治理的引领者,怎么治理?怎么行动?治理要达到怎样的效果?校长要想在前面,也要走在前面,既要运筹帷幄、果断决策,更要身先士卒、亲力亲为,只有校长这面旗帜举得高、走得稳,教师和学生才会有动力、有信心。

第二,激发教师的治理意识。学校治理是一个由共同目标支持的实践过程,需要构建师生共同的教育理想和目标,最大限度激发教师的主动治理意识,让教师在参与学校治理中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卓越的主人翁意识,理解治理的要妙所在,享受治理的成果。学校治理是一个持续性的、上下互动的过程,教师有充分的话语权。要保障沟通渠道的畅通,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在制定发展规划、实施重大决策前,应与教师进行充分沟通、达成共识,在充分尊重教师主体性的前提下,使教师参与学校治理的动力更具持久性。学校治理是通过合作、协商等途径,共同处理学校事务的过程,应努力构建和谐、创新、团结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积极推进教育革新。学校要为教师参与学校治理提供平台支持,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治理论坛,让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的教师分享自己的治理心得和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第三,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学校治理是不充分的,是不能很好地实施和完成的。学生在学校治理中的角色从寝室角色、班级角色到学校角色,不断递进上升。在每一个角色中,学生都可以“有所作为”,是参与者、获得者,也是评判者,学生的参与将为学校治理增添极大的活力。学校和教师要鼓励学生树立角色意识,以活跃的姿态参与到寝室管理、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中来。学校要开发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展多元化的校园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参与意识。如开设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了解学校文化的同时,将学校文化精神融入自己的价值观念中。如组建多元化的學生社团,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情、个性和能力。学生的参与是学校治理走向自主、开放的重要措施。

第四,实现学校与家长的良性互动。没有家长参与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家长参与的治理也是不健全的治理。学校要开辟有效的家校沟通渠道,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建立沟通平台,如微信群、QQ群、校长电子信箱等,开通家长与家长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学校领导与家长之间即时、直接的对话窗口,让家长实现对学校治理的直接参与。学校组织的科技节、文化周等各类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学校还可以通过家长工作日活动,指导家长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家长的参与体现了家校双主导作用,也能让家长感受到学校治理离不开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事实上,家长参与学校治理,最重要的还是监督和评判,虽然家长不一定是学校治理的行家,也不是教育教学的专家,但家校之间的良好沟通和有效互动,正是现代治理理念的最好展示。

第五,学校治理与社区治理有效衔接。学校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社会关注的聚焦点,社会有时用显微镜观察学校,见微知著,管中窥豹;有时用放大镜观察学校,微瑕足以掩瑜,微澜激起风暴。这反映了社会与学校的距离,也反映了社会的某些焦虑。学校治理与社区治理有效衔接,可以拉近双方距离,消除焦虑和误解。学校治理与社区治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校协同社区加大对社区环境治理力度,清除学校周边安全隐患,有利于优化校园周边环境,良好的社区环境也方便了学生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学校还可以邀请社区代表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给学生上课。

总而言之,从管理走向治理的转变,其主体是学校,但又不仅仅是学校。一个重要前提是学校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没有这个前提,也就很难谈得上学校治理。所以,学校治理必须建立在管、办、评三者职责与权限分明的基础上。“管”是学校治理的突破口,政府要突破旧的观念和现实利益的束缚,既要加强对于权力的管束,有松有紧,舍得放权,让学校有动力;也要善于对权利进行分割,让学校可以接得住,还要勇敢地授权,让社会有责任。“办”是重点,学校要积极推进依法办学、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按照教学规律办学,形成教育家办学的良好格局。“评”是难点,要落实社会对于学校治理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等重要手段。“管”“评”“办”三者结合,既充分发挥学校办学的主动性、创新性,又保证学校办学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从而促进学校持续、创新发展。

有人说,学校治理将使学校变得更像学校,因为学校的人文环境、教学环境、自然环境都会在治理中得到优化,更受师生欢迎,有利于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学校治理是教育观念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完成和实现由管理到治理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协同努力。每一个怀揣教育理想的人,切不可松懈。

(作者单位:浏阳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办学校长社区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影像社区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