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轮换制存在的价值、问题及实现途径
2018-01-04崔建生
崔建生
校长轮岗制可以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为校长提供实践办学理念的新平台,给不同学校带来新发展机遇。但现在一些地区的校长轮岗制还只停留在“轮”的层面上,更好地落实校长轮岗制,还任重道远,需要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1.需要操作层面的透明公平
校长轮岗制的范围可大可小,当前比较常见的形式是城镇(优秀校)骨干校长和农村(普通校)优秀管理干部的轮岗。这样的轮岗是否能“更好地落实”,需要始终保持操作层面的透明公平。首先要考虑城镇名校长到乡村任教后,原来的学校是否会因为主帅的离开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城镇孩子接受到的教育是否会是有失公平的教育。在保证城镇、农村孩子能接受相对公平的教育的前提下,要制定得到全體干部教师认可的考核“潜力股”和“绩优股”的依据和指标。另外,实行校长轮岗制的县区还要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防止“轮岗”成为“潜力股”和“绩优股”“混政绩”的阶梯。同时,整个操作过程中要有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教代会对轮岗的校长进行全程监督。
2.需要考核激励的保障机制
校长轮岗制要落到实处,一定要强化保障机制。教育主管部门要从调动校长内在积极性出发,协同其他有关部门,在编制核定、岗位设置、职务(职称)晋升、聘用考核、薪酬待遇、评优评先等方面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绩优股”和“潜力股”校长离开原单位到其它学校工作。“混政绩”的现象固然应该得到监督和遏制,但我们相信,所有参与轮岗交流的校长应该都怀着一份对教育的热爱。基于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在保障机制中,让参与轮岗的校长,经济上受到优待、精神上受到鼓励、地位上得到彰显、事业上得到发展。对“绩优股”校长和“潜力股”干部,要考虑他们在不同地区工作的收支问题,用保障机制加以平衡。教育主管部门和涉及到轮岗交流学校的教代会都可以参与到监督中来,以使校长轮岗制能够更好地落实。
3.需要推进过程的政策延续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即使让最有本领的教育家做校长,3年也无法真正办好一所学校,“在制定校长流动的任期时,需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众所周知,无论是“绩优股”校长,还是“潜力股”干部,到新校后必然会进行一定程度的管理或教学改革,这种改革需要一定持续性。所以,更好地落实校长轮岗制,需要保持政策的延续性。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一定要注意,不可以政策下来就让校长临时去“帮扶”几天,刚刚有了起色或者短时间不见起色就将他(她)安排别就。在此基础上,各地还可以采取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名校办分校、手拉手、教育集团、对口支援等办学模式和手段,扩大校长交流的覆盖范围。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校长轮岗制能使校长拥有思维常新、业务上进的激情,更能保持勤政从教、廉洁自律的警惕。更好地落实校长轮岗制,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一步。
(作者单位: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