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期跑步引发的这些痛

2018-01-04李明威

健康博览 2018年9期
关键词:跟腱肌腱小腿

李明威

跑步可以说是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最简单、最易进行、参加人数也最多的一项运动了。但相信很多长期跑步的人都会感觉自己身体上有这样那样的疼痛,那我们就来说说在跑步者身上最易出现的膝盖和跟腱的问题。

跟腱痛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跟腱在哪儿,有什么作用。

跟腱是指在足跟与小腿之间的一条粗壮结实、绷得很紧的肌腱。跟腱长约15厘米,是人体最粗大的肌腱,由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腓肠肌内、外头)肌腱在足跟上方约15厘米处融合形成。

跟腱作为小腿三头肌的肌腱,主要功能就是小腿三头肌的功能,即屈小腿和足跖屈(绷脚),人能够跳跃起来,能够蹬地跑起来,靠的都是小腿三头肌的收缩。此外,跟腱还影响人的直立。

跟腱是决定着人体的跑动和跳跃最基本的结构之一,就算你有强大的大腿,足够的臀部肌肉,但如果没有跟腱,力就无法传递到脚面上,你连最基本的移动都完成不了。这也能够解释为何刘翔在奥运会时无法坚持跑下来只能退赛。

那跑步为什么会导致跟腱疼痛呢?要给这种疼痛下个定义的话就三个字——跟腱炎。跟腱炎一般分为两种,症状主要都是局部疼痛、组织肿胀、增厚,区别主要在于疼痛部位的不同发病和疼痛部位位于跟腱的止点,即靠近跟骨(脚后跟)处,称之为止点型跟腱炎;发病和疼痛部位位于跟腱中段,称之为非止点型跟腱炎。

跟腱炎通常是慢性应力长期作用的结果。常发生在以下情况:近一段时间运动过于频繁,跟腱过于疲劳:运动量或运动强度的突然增大;大量运动后不牵拉放松,小腿三头肌过于紧张,对跟腱产生过大压力;骨刺的生长会导致肌腱及周围组织增生导致疼痛:跑步姿势错误造成跟腱劳损;跑鞋不合适。

跟腱炎主要表现为:

肌腱部位有疼痛感、僵硬感,尤其是清晨起床后脚着地的一瞬间。

疼痛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而加剧。

跟腱处肿胀、增生、肥厚;跟腱钙化、形成骨刺。

通常来说跟腱炎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但是疼痛完全消失通常需要3~6个月的恢复时间。

主要有以下治疗和恢复方法:

休息 发现有跟腱炎的情况后首先要做的就是休息,减少运动量,给跟腱和小腿三头肌以充分的放松和休息的时间。

冰敷 冰敷可以通过减少局部血液循环达到缓解疼痛,减少肿胀的作用。

生物力学减负荷 由于该病常与肌腱局部过度负荷、训练错误有关。因此,检查使用的器械如跑鞋、球拍等,检查运动力学如跑步、投掷、发力姿势等,诊断和纠正可能存在的肌力不平衡。采用支架或护具,可以减少肌腱胶原纤维的力学负荷,有助治疗。已经证实有效的有足跟垫等。

运动疗法 首先,不管是运动还是运动康复之前都需要热身,将筋骨活动开,小腿肌肉如果绷得太紧或过于疲劳,那么运动产生的冲击力传到跟腱,就有可能导致炎症的加重。

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可以提高小腿和踝关节处的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强度和运动水平,以达到保护的效果。

小腿提伸垫脚起来的时候是双脚,下降的时候用一只脚腾空,一只脚往下压。然后直腿和弯腿各做3组。一天两次。每组最初从15个做起。如果做得不疼了,就增加量,每组增加5—10个/天。

小腿拉伸小腿拉伸运动可以提高肌腱的柔韧性,同时使紧张的肌肉得到放松,减小对跟腱的拉力。

将受伤的腿放在后面,腿绷直,姿势保持约30秒。后脚向前半步,然后膝盖微微弯曲,保持30秒。此练习贯穿始终,每天要拉伸很多次。

起始姿势为俯卧姿势,双臂伸直稍微前移,脚尖朝前,将一只脚背放在另一条腿跟腱处,然后支撑脚脚跟压向地面。

平衡练习

进行一些提高身体平衡能力的运动,锻炼身体感受能力和神经肌肉控制能力,是不可缺少的防护性练习。

单腿蹲:单腿站立,屈髋向下蹲,膝盖不要超过脚尖,保证支撑脚全脚掌着地。再增加难度,可以站在平衡垫或软垫上完成下蹲动作。

平衡垫站立:单足站立于平衡垫或软垫上,保持身体稳定。进一步还可以将眼睛闭上,这样对于本体感受神经的刺激会更为强烈,会给核心稳定带来更多的挑战。

膝盖痛

骼胫束的问题对跑者来说是一种常见伤病。髂胫束摩擦症候群发生在从臀部到膝部肌腱变紧并因此发炎,使外膝骨疼痛。如果你跑步的时候感到膝盖疼痛,那就可能是髂胫束摩擦症候群。缓解髂胫束摩擦症候群痛楚的唯一办法是彻底让肌腱休息,也就是停止跑步。物理治疗也可以缓解炎症。如果情况不算严重,跑步后使用瑜珈滚轮在痛处拉伸。也可用以下两种方法:

放松髂胫束

在没有专业人士手法方松的情况下,最好的放松方法就是用泡沫轴了。

双手撑住地面,左脚伸直,右脚弯曲协助支撑,让紧绷较硬的肌肉区域于泡沫轴上被压迫约15秒x5次。操作时之力量大小以感受轻微酸紧为基准。

拉伸髂胫束

对于很多髂胫束紧张的人来说,其实这个动作就已经可以牵到了。把被牵拉的腿放在上面,伸髋。跑后每条腿牵3次,一次20秒。被牵拉腿在后。跑后每条腿牵3次,一次20秒。被牵拉的腿放在后面。跑后每条腿牵3次,一次20秒。

髌腱炎

如果你在短时间内提高了跑步里程数或者增加运动强度,膝盖使用过度,会导致髌腱周围变得紧实和发炎。这种过度使用称之为髌腱炎。肌腱炎问题通常使用休息、冰敷和加压包扎的方法缓解。

另外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理疗

出现了髌腱炎首先要缓解炎症。可以采用理疗的方法,推荐对髌腱周围组织进行超声波治疗,可以缓解疼痛、促进周围血液循环,帮助髌腱修复。

静蹲

背靠墙,双足分开,与肩同宽,逐渐向前伸,和身体重心之间形成一定距离,大概40—50厘米。此时身体就同时已经呈现出下蹲的姿势,使小腿长轴与地面垂直。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不要小于90度。因为蹲得太深,会明显增加髌股关节的压力,也不对大腿肌肉力量产生强烈的锻炼效果。

单腿蹲

站立在板凳前、双手放松放在腰傍或卡腰,将右脚面放在板凳上,吸气,慢慢将正个身体向下蹲并呼气,直至蹲到双膝约90度止,回到开始动作重复动作。每组做10—20次,2~3组。

跑步者膝

“跑步者膝”类似于髂胫束摩擦症候群,跑者运动时感觉膝盖软骨不适,有轻度至中度疼痛。患上“跑步者膝”的跑者在上下楼梯时,或者长时间坐着时,会感觉膝盖疼痛。专家推荐腿筋伸展和抬腿运动。这些跑后的舒展运动能帮助你的腿变得更加强壮,防止跑步中途疼痛。

要预防跑步者膝需要加强股四头肌内侧头的力量。方法包括:

静蹲(方法同上)

抗阻伸膝练习

坐位。弯屈膝关节,小腿自然下垂。练习时稳定住身体,不要在運动的过程中晃动。在踝关节处系一根弹力带当阻力。或者是在踝关节上绑一个重量适当的沙袋当负荷,伸膝的时候向前用力踢腿,对抗沙袋的重量到完全伸直,弯曲约15度,然后在15度到0度之间反复屈膝伸膝,在完全伸直的时候保持3~5秒。

因为股四头肌有四个头,从弯曲到伸直的开始一段,就是150°—90°这一段,主要由股直肌完成。从90°—15°(或30°)这一段,主要由股外侧肌完成。最后的15°,就是15°—0°这一段,主要由股内侧肌完成。此时股内侧肌的发力占整个肌群的60%左右。

半月板位于胫骨平台内侧和外侧的关节面,其作用是使球形的股骨髁与胫骨平台的稳定性增加。一个摇晃的弯曲动作或者跌倒就可能造成半月板损伤。这通常会导致轻微的膝关节肿胀,弯曲膝盖时有痛感。

此时可采用股四头肌训练的方法,如静蹲、抗阻训练、单腿蹲等,也可进行平衡训练。

猜你喜欢

跟腱肌腱小腿
崴脚千万莫忽视
干细胞疗法两月内复原绵羊受伤肌腱
脚使不上劲或因跟腱断裂
怎样让肌腱更强壮?
小腿抽筋不简单
跟腱断裂:从刘翔被迫退役说起
肌腱末端损伤手术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我的朋友
父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