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课程开放性教学评价的研究
2018-01-04苏慧
苏慧
摘 要:开放性教学评价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德育课程已经进入实际性过程。对德育教学课程的评价,在小学阶段起着主导作用,所以,要更深层次地推进德育课程的开放性教学评价。对小学德育课程开放性教学评价进行研究,浅谈其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如何应用。
关键词:德育课程;开放性教学评价;研究
目前,德育在小学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作用凸显。小学阶段采用活动教学,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且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参与的空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认识自我的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一、开放性教学评价的含义
开放性教学评价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表现在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基本思想、教学的方法等等。教学评价,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可以运用操纵的手段,有效地获取有价值的教学信息。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有效地对整体和部分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我们对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评价一般是针对课堂上的评价,所以,对德育课程的评价主要是对课堂上的评价以及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评价。
小学德育课程,重点是考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老师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开放性教学评价是为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采取的一种全新的方式,可以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程度以及教学是否有效。
二、开放性教学评价的作用
(一)开放性教学评价是加强德育水平的根基
在课堂教学中,开放性教学评价起着引导作用,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德育为基础。小学德育课程在小学阶段占据核心地位,是一门为学生展现良好品质的学科。小学德育课程重在激励学生良好道德的养成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科目。经过教学评价,可以帮助老师建立教育思想,加强改进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加强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德育教学的水平。
(二)开放性教学评价是改善教学基础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开放性教学评价起着重要作用,它包含起初的准备,到后来的实行,再到最后的实践。如果没有这三个步骤在其中,那么就不是一个完整无缺的教学过程,也就没有教学评价这一环节。评价的过程具有两种特点:优点和缺点。这两种特点有利于查阅已有教学方法的时效性,也有利于老师查阅其他方法的有用性。开放性教学评价是开始,也是结束,它有利于凸显预测和监视的特点,同时也起到调节的作用。因此,经过对德育的开放性教学评价,可以知道学生对知识水平的掌握程度,有利于采取相应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所以,開放性教学评价是改善教学基础的关键
三、加强开放性教学评价的价值
开放性教学评价对教学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价值。教学评价的这一功能,是通过激发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以及对其策略做出正确的反馈来显现的。经过开放性教学评价,有利于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获得更多有效的信息。因此,经过加强教学评价的价值,有利于加强其教学的价值,并且可以更好地完善教学方式,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
四、完善开放性教学评价的措施
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计划,总体上为开展德育带来了许多可扩展的地方,并且满足学生对德育的向往。因此,学校要多举行有关德育方面的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德育意识和良好品德的养成。例如,关于德育的讲座、兴趣德育等等,提高学生的品质和文化素养,同时,提高学生和老师的合作热情。
五、注重学生对开放性教学评价的个性体验
小学德育课程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养成,是推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学目的达成的手段。要加强观念的更新,积极的评价是学生和老师之间沟通的桥梁,若是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来理解学生,那么最终结果将导致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隔阂。因此要用积极发展的态度来评价,这是促进师生之间友好相处的纽带。此外,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要流露真情实感,让学生产生对自己的信任,让教学评价在德育中绽放。
总而言之,小学德育课程开放性教学评价是一个不断研发的过程。在德育课程中,开放性教学评价面临史无前例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德育必须要体现人的本性,要关心每个人,推进每个人的整体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加强家长和老师的沟通,以学生为中心,家长老师共同实践。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评价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杨九俊.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闫学坤.小学德育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J].中国教育科学探究,2006(4).
编辑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