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8-01-04田旭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田旭

摘 要:语文素养是个体的文化、思想、精神内涵、道德素质等要素的综合体现。在小学教学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才刚刚起步,是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阶段,学生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知识积累、文化底蕴会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乃至整个人生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上述观点,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旨在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素养;生活化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观强调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受应试教育压力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语文教学没有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重视对于知识的“灌输式”讲授,教师的教学评价也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首要参考,这严重制约了教师的创新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造成了阻碍。为改变这一语文教学现状,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教师对语文教学理念和方法都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创新和完善,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但是针对当前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依然可以发现存在于教学活动中的很多问题,这就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思路。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体现了当前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针对具体的教学实际,组织利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实现高效课堂教学。例如,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为目标,在《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探究式教学方法,首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1)小兴安岭的四季都是怎样的景象?(2)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大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提出問题后,教师就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讨论,最后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踊跃发言,在学生作答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引导学生使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二、帮助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积累

语文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其中语文知识的积累是语文素养养成的首要环节,学生的能力提升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积累基础之上。针对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来说,教师可以在课本阅读的基础上为学生推荐课外读物,使学生养成在阅读中做读书笔记和摘抄的良好阅读习惯,在积累性学习中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例如,在《桂林山水》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经典描写进行积累和分析,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如:分析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为排比句式,促进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进行句子或文章的仿写,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质量的双重提升。

三、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文素养的培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也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挖掘蕴含在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因素,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课文教学中,学生除了需要对文章中的生字词等基础内容进行掌握外,教师还应该深入挖掘文章中的情感内涵,使学生对于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抱以同情之心。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使得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在意义。

四、注意对生活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生活化教学方法能够加深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进而促进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立足学生实际,利用各种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例如,在《钓鱼的启示》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教学情境,如:“为何在无人发现的情况下,爸爸依然不许他将鱼拿回家?”“将鱼放回水中后,他有没有产生后悔的想法?”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提出了各自的看法,针对学生的不同回答,教师要予以鼓励。在此环节结束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谈文章中蕴含的道理,如:“生活在社会之中,人要学会遵守规则,尽管在没有他人约束的情况下,我们依然要对自己作出要求。人们只有形成自觉的约束力,社会才能和谐发展。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遵纪守法,不做扰乱社会治安和伤害他人的事情。”学生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思想教育,课堂教学在这样的氛围下既显得轻松,又利于学生的自主和深入思考,在阐述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与赞扬也促进了学生成就感和自信心的提升[1]。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要有效地培养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就需要教师立足于教材与生活,深入挖掘教学素材的精神和情感内涵。在对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的把握的基础上,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进行有针对性的高效教学[2]。语文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承担了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教学任务,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项具有长久性的工作,需要教师付出很大的耐心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红.如何让读书成为小学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支点[J].新课程学习,2014(6).

[2]胡晓容.浅谈小学语文如何针对核心素养教学[J].科学咨询,2015(50).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