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欣赏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018-01-04高广诚
高广诚
摘 要:美术是一门传播美、欣赏美、创造美、升华美的艺术学科,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实施美育,除了完善授课内容外,美术教师要重视美术欣赏课的开展,通过让学生欣赏、评述、品鉴、模仿、创造等艺术活动,提升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并且能帮助小学生养成观察、分析、体验、加工、整理的科学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受益终身。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课;有效教学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美术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从小学阶段开始美术教师就需要注重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美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教会小学生在艺术领域学习、体验和表达的方式方法,通过学习美术基础知识、技能,提升小学生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使他们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懂得珍惜美好事物。从这个层面来说小学美术课程欣赏教学很好体现了美育的人文价值,让美术欣赏教学活动系统性、整体性更全面,我们可以从小学美术欣赏课堂入手,营造高效教学课堂,让学生沉浸其中。
一、课前要为教学做足准备
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上,很多时候学生回应非常少,教学陷入被动而使得教与学都苦恼,这其中有学生对美术课程不重视的原因,但更多是因为教师准备不够充分。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容易受教师的影响,因为教师引导不足,课堂才会变成一言堂。教师首先要能够对课程有全面的把控能力,才能够在学习上为学生指明方向。
教师要对隔天需要用到的材料足够熟悉,比如教学中需要用到万花筒,教师首先要知道教具万花筒里面都有哪些图案;教学雕塑作品,教师首先要对校园内的雕塑名称和位置足够熟悉;教学剪纸艺术之前,教师要先去网上找一些优秀剪纸作品,再自己动手剪一剪,看看哪些比较好剪,可以教给学生去制作。教师要做好课前预演,这样在授课过程中才能自然而然调动起学生的兴致,不至于让课堂冷场。
二、多为学生设计一些展示活动
美术欣赏课上学生的展示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对于已成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二是可以让学生根据学习所得自己展开创作。美术课程的欣赏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就是教师本身要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组织课程,多给学生一些展示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
课上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搜集一些风格迥异的作品,让学生来欣赏,即使学不会也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小学生已经具备了很强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不要忽略学生视角的挖掘,看似不起眼的点拨,也是对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助力。教师利用课件多出示画家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在对比之中总结,加强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有说得不准确的地方,感觉不敏锐的地方,甚至也许有理解上的错误,这都没关系,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逐步完善起来。教师要满腔热情地对待学生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努力保护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多元化情境创设引导学生
积极有效的教学导入对于美术欣赏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就如同电视广告一样,观看广告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精品广告都不是在干巴巴地讲述产品,而是创设一个出其不意的情境,或者以情动人,或者让故事别出心裁,最次也是明星代言以画面的美感来带动观众观看的欲望。美术欣赏课也不可以生涩地让学生去解读,而是要给学生一些代入感,勾起学生的欣賞和表达欲望。
教学欣赏课《向日葵》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先是给学生展示了一幅热烈的太阳画面,和煦的阳光恣意奔放地照耀着,接着切换到鲜活的向日葵画面,浏览花的海洋之后,抛出梵高的名作《向日葵》,让学生和动画片段的向日葵进行对照,要求学生叙述所看到、感受到、联想到的。学生对被欣赏对象的第一印象是十分宝贵的,它是新鲜的、生动的,而且学生对于作品的第一印象也是非常深刻的。给学生充分的发挥余地,教师采取与学生共同分析的方法来交流。通过教师的引导,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叙述了他们看到的、感受到的、联想到的,教师再适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慧眼”,学生沉浸在这个多彩的课堂中。
四、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
美术欣赏课并不单是让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品鉴,还鼓励学生具备发现美的眼睛,寻找和发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因此美术课堂上不单给学生呈现一些非常经典的作品,还可以把学生身边的美好进行捕捉和回放,让学生养成感恩生活,享受当下的美好心态。美术欣赏课可以让学生以课外实践的方式记录下我们当地的民间艺术、地标建筑、创意海报,甚至是小区门口一件好看的雕塑都可以进入我们的美术欣赏课堂,大家一起来品鉴和学习。
在美术欣赏教学时融入更多的生活元素,可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个宏观意义上的美术教学。开学第一天,每个人都穿着漂亮的衣服,教师可以用相机把他们记录;每个同学脸上细微的表情捕捉之后也是一种童真的梦;春天可以跟学生一起欣赏花红柳绿,夏天雨后的彩虹别样清新,光影之后绿绿的麦田也是大自然给我们铺就的一幅最美油彩;皑皑白雪之中路人的脚印也是一种美,猎猎寒风中,窗台的一点绿意最是动人……美术欣赏无需高谈阔论,引导学生发现点滴并沉浸其中更为珍贵。
因此,美术欣赏课之所以难教的原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的碰撞不够巧妙,教师多为学生铺垫,给学生准备好展示的舞台,美术欣赏就会变成学生和老师的共同享受,尊重学生的天性,发挥他们的能动性最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褚芳.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创作兴趣的培养:刮出来的世界[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2).
[2]苏晓萍.核心素养观视角下的美术行为重建与养成[J].美术教育研究,2017(9).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