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分析
2018-01-04程霞
程霞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我国的基础教育工作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结合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仍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传统的小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主要在新课程不断改革的基础上,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小学数学在小学所有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重点课程。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非常嚴重的影响,因此,相关教育人员一定要对数学有效教学的问题引起一定重视。
一、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原因
1.课堂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制度的改革,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课方式上也应该进行相应转变,从而才能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根据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小学数学教师经常受到自身水平的限制,教学思想比较落后,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质量造成影响,同时也很难提起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
2.忽略学生的主体性
长时间以来,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对整个课堂活动进行控制,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没有办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很多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都将重点内容放在了教学任务上,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状态,这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造成了很严重的阻碍。目前小学生在思想上还不够成熟,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一定要从思想上进行正确引导。但这也正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师非常欠缺的一点,对班级很多成绩不好的学生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使全体学生很难共同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教育制度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应该从思想上树立先进的教学观念,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当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和思考时,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另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习惯,在讲课的过程中多讲解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由发挥时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2.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促进小学生创新与探究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如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对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充分利用,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而且能提高小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师在上课之前准备好相应的课件,可以将知识点以视频或者是图片的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小学生本身就对动态的东西比较感兴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学习“长度测量”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出一厘米与一毫米的对比图,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视觉感受到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差距,学生对于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可以更好地掌握。
3.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一定要将学生作为整个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发掘小学生自身的潜力。教师需要对班级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及能力进行充分了解,然后在课堂中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多向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学习资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自己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比如,学习数学乘法时,教师可以拿来一些实物让学生自己先动手进行计算,这种方式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掌握理论知识,同时还能教会学生把数学中学到的知识有效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也是数学教学的一项关键内容。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不断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想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法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同时,数学教师在思想观念上一定要进行有效转变,对教学观念和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创新,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不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姚永妃.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秦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4):97.
[3]熊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