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018-01-04邵爱武
邵爱武
摘 要:初中物理是初中教育中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一门基于事实基础的学科,强调用事实说话,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结合教学经验,就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出来谈一谈看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当前社会各个领域对人才的最基本需求,创新是前进的动力,学生只有具备创新思维能力,才能不断发展。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这对学生未来的健康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初中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理论性,而且还有较强的综合性,对学生的思维有较高的要求,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吃力,逐渐丧失学习兴趣。物理老师要重视这一点,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学生所想,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教学情境具有形象化和具体化的特点,能够将抽象的知识点以具体化、生动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加强学生的理解,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促进学生的内化和吸收。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去学习知识,才能形成创新思维能力。如果老师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集中起来,思维也得不到有效的调动,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也就得不到有效的培养[1]。
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有关内容的时候,物理老师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截取某些片段去创设物理教学情境,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譬如,老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个装满大半杯水的玻璃杯,然后将一支铅笔放进去,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铅笔,学生发现水中的铅笔发生“折断”的现象。这种教学情境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老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
二、改变实验条件,刺激学生的创新思维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物理教材中包含大量的实验,物理老师可以利用这些丰富多彩的实验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刺激,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一般来说,初中生性格活泼,都非常喜欢做实验。但是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初中的物理实验教学,无论是学生的亲手实验还是老师的演示实验,都是紧紧围绕教材内容而进行的,严格按照教材中的步骤一步步去实施[2]。尤其是学生,在做物理实验的时候,为了保证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得到教材中给出的结论,不敢改变任何一个实验条件。这种实验过程科学、谨慎,一般很少有意外情况的发生,但是这种实验过程实质上是一个验证的过程,即学生明知道实验结果而去进行的一个实验,往往获得的感受不深。从某个角度来说,这种实验过程能够加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但是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鉴于此,物理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改变实验条件,打破常规,不按照教材中要求的步骤一步步进行,从而获得最好的实验效果。物理老师要对此加以重视,在保证实验足够安全以及原理不变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的大胆设想和改进,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锻炼。
例如,在讲解光的直线传播这个实验的时候,通常教材中给出的实验方法就是向空气中洒水,然后将激光照到空气中,这样学生就能看到光在水雾中是以直线的方式传播。但实际上,水雾在空中停留的时间非常短,学生很难看清光的直线传播。为了让学生了解,笔者就在保持实验原理不变的基础上改变了实验的条件,让学生准备一个比较大的透明饮料瓶,然后在瓶口处点一支香烟或者一盘蚊香,等到瓶中充满了烟雾,笔者再进行激光照射,这样学生很容易就看到了烟雾中光是以直线的方式传播的。这种创新的方式不仅加强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帮助学生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形成创新思维。
三、加强一题多解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虽然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物理问题通常也只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但是解题方式却是多种多样的。物理老师在设计习题的时候,要注重对学生一题多解的训练,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灵活性和敏捷性[3]。
例如,物理老师可以设置这样一道物理题,“有一个铜球,体积是6立方厘米,质量是34克,请问这个铜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这个题目虽然看起来只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但是解题方法却有很多,比如比较质量法、比较密度法、比较体积法等。物理老师要指导学生试一试每一种解题方法,找出这些解题方法的不同之处,并找出最佳的解题方式。这样长期训练之后,学生的思维体验更加丰富,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既会“求同”,也会“求异”,这对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创新思维能力是一种有效的学习能力,初中物理老师要利用物理学科的优勢,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旭.例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3(A4):45-46.
[2]焦西会.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32):33-34.
[3]王雷.初中物理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J].新课程学习(下),2011(4):19-20.
编辑 高 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