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考场上讲一个波澜起伏的故事?
2018-01-04
问
袁雨同学
想在考场上大显身手,讲个好故事,可是怎么样讲述故事才能在众多平庸的、千人一面的作文中脱颖而出?
答
珂珂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栏目主编)
好故事,要具备完整性与趣味性。写出一个好故事有两个要素:一是内容情节安排要合理;二是巧设悬念,情节波澜起伏。在这篇《不是自己的自画像》里,作者就编造了一个很不错的故事,这个故事由一个“怪老头儿”展开走向疑惑:为什么“怪老头”的家里不挂自己的肖像呢?这是一个悬念,营造出适度的紧张。而随着“我”的成长轨迹,疑惑也被渐渐揭开,故事也在这一步步解惑中达到了高潮。最后成年后的“我”将往昔对“怪人”的疑惑归于余味悠然的明朗,也与开篇母亲说的“你长大后会明白”相呼应,故事完整,结构圆合。
范文示例
不是自己的自画像 张雪莹
搬家前,我们家住在一条小巷里。巷尾住着一个老头儿,很古怪的样子,每次我在门前玩耍盯住他看时,他便微笑着冲我微微点下头。有一次我故意在他出门散步的时候跑到巷尾,趴在台子上透过他家的窗玻璃往里看。墙壁上挂满了人物肖像——都是同一个人,英姿勃发,每张的背景都是广阔蔚蓝的大海,那个我并不认识的年轻人在船上、沙滩上、海水中——挥舞着双臂,愉快而满足。我知道这不是他,因为他没有腿,坐着轮椅。
我跑回了家,问妈妈为什么巷尾老头儿家的墙壁上挂的并不是他自己的肖像,妈妈只是说你长大后会明白。
巧设悬念。开篇就设下了悬念,妈妈一句“你长大后会明白”让“我”带着疑惑成长,也让读者的脑海里充满疑问,对本文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我们搬了家。在新城市的新学校里我没有朋友。起先,新同学用好奇但更多是不屑的目光瞧着我,每次我都低下头避开这些目光。我站在镜子面前——很矮,很瘦,菜色的皮肤,戴牙齿矫正器。还有,单眼皮的小眼睛,鼻子肥大得出奇。总之我是个有些奇怪且绝对很丑的女孩子。我站在镜子面前,第一次想哭。
后来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艺术课,第一学期学素描,先画模特,之后每个人被要求画一幅自画像。我在画夹上夹好素描纸,脑子一片空白。很久之后我终于动笔了,我足足画了九个钟头——那是一个美女,很漂亮,熠熠生辉,神采飞扬。但美术老师告诉我,那不是我。
巧妙设置关于“自画像”的故事,为后文铺垫。
我重新铺开白纸,对着镜子又画了一张。画中的女孩子单薄瘦小,相貌平平,眼神奇怪而且无助。我双手捧着它,平生第一次歇斯底里地号啕大哭,我把“我”撕成了碎片,倔强地把那张不像我的“我”用胶条贴在了书桌前的那面墙上,狠狠地说:“这才是我。”是的,我想像她。我现在有点儿理解那个怪老头儿——那个退伍的海军军人。
步步推进,解开悬念,作者对怪老头儿身份的揭示,也让读者感觉“我”对母亲提出的那个问题的答案正在一步步揭晓。
从那时起,我像变了一个人。
我去书店买了教授如何使人漂亮起来的实用类书籍,挺厚的一本。我还下决心成为成绩优异的优等生。
我的心脏跳得厉害,咚咚咚的。我想把手举起来,但很犹豫。我在心里一遍遍地重复那个早已想好的答案。终于,我闭上眼睛,决定举起手。“小Q!”老师叫了别人。我有点沮丧,当晚,在关台灯前,我瞄了一眼墙上的“我”的“自画像”。
第二天,我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把那不争气的手举起来。我的心又跳得厉害,那感觉简直就是要吐出来。我终于还是举了,齐胸高,我有点庆幸老师并没有看见。晚上,墙上的“我”自信地冲我笑。
再后来我就经常举手了,问题也笞得上来。由于我非常刻苦努力,成绩也逐渐好了起来。并且,感谢老天爷,我长高了,也漂亮了不少,而且有朋友围绕在我身边了。我愈加频繁地看那幅“自画像”——我真的是越来越像她了。曾经的怯懦变成了勇敢,往昔的执拗变成了坚持。
再后来我以优秀的成绩从学校毕业。我仍旧相貌平平但风姿翩翩,却成了一名很有能力的女主播。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变化这么大,我总是笑笑,神秘地说:“因为我有一幅自画像。哦不,实际上那不是我的自画像。”随着时间的缓缓移步,我成了很多人的前辈。当迷惘无望的年轻人向我求助时,我总是说:“画一个令人满意的自己吧。”自画像不是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通过“我”之口,揭示了“不是自己的自画像”的内涵,让读者恍然大悟。与此同时,“我”向母亲提出的问题虽然在文中还没有明确答案,但通过“我”的经历,每位读者心中都已有了答案。
(第三届全國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特等奖,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