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动漫走进初中课堂

2018-01-04廖妍妍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初中课堂动漫本质

廖妍妍

摘 要:以宏观的视角,从动漫在日本和中国的发展,动漫在社会的影响背景上,以开展课堂活动的形式,浅谈动漫在初中课堂的合理应用,以激发学生对动漫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关键词:动漫;初中课堂;本质

湘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课《我的故事》开设了漫画教学,虽然它仅作为一课内容编入中学教材,但在动漫教学上却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如今,动漫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学生虽然喜欢动漫,但是仅仅作为一种休闲娱乐的绘画形式而没有正确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动漫是否可以成为学校美术教育课程的一部分内容?它们对初中学生的影响是有利还是有弊?是否可以走进初中课堂进行教学?我们先了解一些漫画知识。

一、“动漫”的概念和本质

1.“漫画”的起源

依据大美百科全书描述漫画的起源,可追溯公元3000年前埃及画家创作出的娱乐卡通或动物简笔图,而17世纪英国销售极佳的宣传画册Punch and Judy则可谓世界第一本漫画书,至于公元1910则进入欧美漫画黄金时期,直至近年更蔚为风潮[1]。

2.中国“漫画”的起源

丰子恺曾说:漫画在中国,是“中华民国”十三四年间开始流行的,那时上海有《文学周报》。清末,陈师曾的简笔发表在《太平洋报》上,当时虽然不称为漫画,其实已是一种漫画。漫画重意义而用简笔,中国古来的急就画、即兴画,都已含有漫画的份子[2]。

3.“动漫”的兴起

“卡通”是英语CARTOON的译音。而“动漫”概念始于五十多年前日本的手冢治虫引发的一场新漫画运动。

动漫是美术吗?答案是肯定的。2001年,堪称中国动画最高首府的北京电影学院都顺应时代的发展,开设了独立的动画学院,这是对“动漫是一种艺术形式”的肯定。

二、动漫欣赏走进课堂

既然是一种尝试,必然会有其不足,但优势是绝对的。

1.动漫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绘画形式之一

米卢说过“兴趣决定一切。”而学生对动漫的兴趣,决定了动漫在学生心中的位置。“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也要找到学生的“共鸣”点,不然再吸引人的动漫作品,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没兴趣”。这样反而没有达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动漫欣赏课对于老师的要求很高,不单是要掌握基本知识以外,还要了解与动漫相关联的知识,比如电影艺术、动画创作、Flash技术等。在表现形式上,动漫融合了许多其他的美术形式,例如《山水情》《牧笛》《小蝌蚪找妈妈》就是漫画和国画的结合,《海螺姑娘》则是漫画和剪纸的结合。动漫融合了绘画、文学及电影艺术的特点,动漫是美术形式的拓展与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

2.动漫可以发展学生技能,加强阅读能力

现在的中小学生受动漫的影响非常大。他们可以通过漫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视觉技巧,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视觉思维技巧的发展,如观察、语言表达和批评的思维技巧。通过表达日常的生活场景的绘画,学生会更加关注他们周围的世界和自然环境,加强对绘画技能的运用,培养显示造型能力。

从2002年开始,我都会在每个学期给学生开设一至两节动漫欣赏课。中学一节课程时间为40分钟,我会花30分钟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让他们相互分享彼此喜欢动漫的原因。学生的热情高涨,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你一言我一语的,在同龄学生的审美角度上是基本一致的,这为情感共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平时的美术课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学生不准备学具,不认真听课,但是讲到动漫时,他们就像着了迷一样听着,总是翘首以盼f 期待下一节课,这点充分激发了学生想自主去学的心态。而我在课程开展中,也会从画面、作者、故事内容等不同方面分析、介绍优秀的动漫画作品。现在学生的心理,总喜欢模仿穿着,他们总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外国的文化更吸引他们的目光。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的历史文化,是当今青少年的历史使命。家长、老师一味地去否定和批判外来动漫,反而会激发学生的叛逆心理,若加以很好的引导,通过他们喜欢的动漫作品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操,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在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么一段话。从教材来说,我们不应忽视动漫的美术本质;就课程来说,我们更不应忽略学生对动漫作品的喜爱,将动漫欣赏课补充进初中美术教育课程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刘春云.浅说中考漫画题[J].快乐阅读,2011(15).

[2]王涛.三谈漫画入题[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13).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初中课堂动漫本质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锋绘动漫
尝试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上的应用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锋绘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