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视角下的滨水景观设计探究

2018-01-04周晓航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滨水景观生态景观环保

周晓航

【摘要】:在工业化发展迅速的今天,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也开始出现,环境问题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在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呼声高涨的今天,设计上的生态理念已成为普遍的共识。在滨水景观设计中,生态景观设计的手法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水体直接联系了居民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系统,它为居民提供了休憩,休闲,交往的空间,也是当地文化,生产与经济的命脉。

【关键词】:生态;环保;生态景观;滨水景观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上升,滨水景观的设计水平不断提高,设计手法也日新月异。但在滨水设计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现象,反而出现致使水域生态遭到破坏、水环境污染、人工景观生硬、材料浪费等一系列问题。在生态环保、发展可持续、绿色设计理念盛行的当今,景观生态学也跟随这一趋势与景观设计结合起来。

现今生态景观设计的理念越来越为景观设计师成为共识。景观设计师在改造自然、创造场所服务人们的同时,更应该出于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运用低碳生态的设计手法,不仅解决于当前问题,更着眼长远,创造出创新的、永久的设计,才是我们人类社会和自然都所需要的人性化的设计。 [1]

它的價值特征体现于多个方面,比如具有的共生和谐性,生态景观的设计是当地区域和生态系统的生命力来源,包含如陆生、水生等多个生态系统,在各个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下,达到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还体现于资源循环性上,目前全球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利用自然能如太阳能风能等,做到物质循环、系统循环、要素循环。生态景观在文化特征的体现上,相对于传统设计思想而言,并不是一概而论的,而是从区域特性和场所特征出发,设计方法、技术材料都来源于本土,所营造的景观自然具有区域所独有的文化,以此传承地方文脉。最小干预下的最大促进性。相对于传统设计的大兴土木而言,生态景观的设计尊重了自然生态系统本身的发展规律,认识到人为的干预必定会对其造成影响,所以会将干扰性控制到最低,维护自然界本已形成的生态格局,以适当的手段维持平衡。

在经济学和生态学结合而言,生态景观设计的目标就是做到两者的统一。相对于很多传统的设计,建设目的本身不是出于面子工程,就是单一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这样的设计注定不会长远。生态学指导下的设计以生态思维为核心,在维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做到两者并轨发展。

滨水景观环境的生态要素分析

因为水环境的原因,滨水区域的设计注定与“生态”息息相关,这也就要求了滨水的景观设计必须更贴近生态设计的理念。其生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滨水景观环境生态的空间复合性。水体中繁衍的种样繁多的水生物、动植物,陆地上的生物,依靠着滨水环境作为媒介连接彼此,因此滨水景观作为生态交错带,涵盖着复杂的生态资源系统。

(2)滨水景观环境生态的自然流通性。无论是城市滨水区还是乡村滨水区,它有着提高大气质量,改善当地环境的重要作用,它也是人与自然相互交流接触的媒介:它迎合了人们亲水近水的天性,对人居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滨水景观环境生态的易破坏性。由于工业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延伸到了水域,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其环境的稳定,影响到河岸,水体,生物群落系统,从而影响到人居环境。

生态视角下我国滨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最近几十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无论城市滨水区还是乡村滨水区的景观都遍地开花,蒸蒸日上。但毕竟起步较晚,仍没有非常科学的轨迹可循。笔者因此从生态景观的视角,总结分析了我国滨水景观的现状问题:

(1)在建设手法方面,普遍存在着缺乏独立、盲目跟风,忽视地域性,不考虑当地地形地势,更没有做到就地取材,出现模仿西方或是千河一面的现象,从而也对本有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进一步的压力。

(2)出于我国的特殊情况而言,不少的滨水项目的建设并不是单纯出于改善人居或者生态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周期过长,会动用很多的人力物力,与低碳环保的原则并不匹配,造成材料的浪费。

(3)在对自然环境的处理上,保护河流、湖泊等天然资源优先的意识不足。很多案例在设计中都会盲目的改变河道流向,无科学依据地截流、取直;在对生活污水的处理上,水体净化技术没有充分使用,直接造成了生态系统的失衡。

生态视角下的滨水景观设计原则

因地制宜的针对性。根据地理学的地域分异规律,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因此生态景观设计要立足于当地,体现地域的特征。这包括对当地文化的运用,对当地材料的利用和对当地滨水区的地形地势自然状况的因利势导。

自然优先与可持续。相较于整个物种包括人类的发展史而言,自然生态系统是最早出现的,因此与人工生态相比更具有其自身的稳定性。在滨水设计中要注意到循环再生,水域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本身已具备自我更新的能力,所以要尊重滨水区的原生态面貌,依靠生态学的要求进行空间布局和植物配置,保持水体良好的持续发展能力。

社会生态与经济生态协调并进。“生态设计与经济在本质上是同一的,生态学即是自然的经济学,而生态设计强调多目标的、完全的经济性。”[2]设计终究是要为人本身服务。滨水设计为人们自然而然的亲水近水行为提供了机会,所以在滨水景观的设计中,遵循行为心理学,满足人们的活动需求和观赏心理至关重要。同时在设计时将经济消耗降至最低,产生最大的促进作用,滨水区反过来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带动作用。

结论

作为设计者必须要出于对环境的热爱和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也要有大胆创新的精神。任何环境设计想要创新,不俗,永久,首要的就是从当地的独特性出发:独特的地方文化,独特的自然资源,并从中挖掘与当地符合的精神。生态景观设计就是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依据,有节制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强调由生态性质入手的景观设计方式,它的目的在于实现人、景观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晓光,石辉.环境生态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规划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6):3-10

[3]沈士华.生态水景与湿地景观营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6

[4]高黑,倪琪.当代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与手法初探[J].华中建筑,2011(05)

[5]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中外景观——滨水景观设计[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滨水景观生态景观环保
赣州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浅探
滨水景观在城市生活中的应用
浅谈公路绿色环保养护
南通通吕运河市区段生态滨水景观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