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思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催化剂

2018-01-04秦宏发

求知导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活动性金属解决问题

秦宏发

摘 要:激发思维是通过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使大脑兴奋,不断地从外界获取信息。巧妙的教学设计、新颖的问题探索等都是激发思维的方式。文章就如何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效率,从阅读答疑、设疑启迪、实验探究三个方面出发来分析了激发思维的一些策略。

一、阅读答疑,活跃思维

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在阅读中培养了思维能力,反过来,思维能力的提高又促进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如果没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就读不懂题意,答题就会出现答非所问。我的操作程序是:阅读—思考—归纳—总结—应用。在学生阅读时,教师适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或让学生通过阅读发现问题,以免学生学而不思。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这样可大大提高阅读质量,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的时候解决问题,进而让学生读有所思,思有所获。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蛋白质的构造、功能,这样可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有力的激发,从而有效地培养思维能力,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二、设疑启迪,激发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说明思与疑都非常重要。没有问题无以思维,思维总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现代研究表明:设疑启迪是激发思维较为有效的手段。但设疑必须讲究一定的艺术技巧。巧问善诱是创设良好思考情景的关键,即要在“巧”和“善”上下功夫。何时问、何处问、怎样问、怎样导,都要事先精心设计好,设疑时,应该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因势利导,逐步展开。如在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我作了以下设疑:

(1)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金属易生锈,哪些金属不易生锈?

(2)金属生锈的条件有哪些?

(3)从金属生锈的难易能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

(4)金属与酸反应是否可根据产生气泡的速度快慢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金属活动性怎样?

(5)Cu能否与AgCl反应?理由是什么?金属与盐反应有哪些条件?

学生在逐个解决疑问的过程中,把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也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鞏固。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思维能力。

三、实验探究,深化思维

教学过程中,若能适时将一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启发探索性实验,再结合实验创设部分思考题,对激发学生思维会起深化作用。同时也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用实验来探究时,我们可以按照“猜想—实验—探索—拓展”的流程进行。下面以比较金属Cu、Fe、Zn活动性探究为例:

(1)猜想:Cu、Fe、Zn的活动性怎样?

(2)学生设计实验:学生用Cu、FeSO4溶液、Zn等化学物进行实验,使学生通过实验得出三种化学物的活动性。

(3)探索:比较Cu、Fe、Zn的活动性,还可设计哪些实验呢?最简单的方法是哪几种?它们选取的药品有哪些特点呢?

(4)拓展:有X、Y、Z三种金属,它们能进行如下反应X+YA=Y+XA,Z+XB=X+ZB,则X、Y、Z的活动性怎样?

通过实验探究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从而克服思维定势,使学生思维跌宕起伏,进而深化了学生思维,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了问题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同时也能让学生不断获得自主学习的动力。

总之,不断激发学生思维,使我所任学科受益颇深,它像催化剂,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能有效结合,实现和谐共处。因此在推进教育改革的今天,广大的化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牢牢把握住科学发展观,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教法,更新学法,为全面提高化学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雪荣.兴趣是提高化学教学效率的催化剂[J].中国科技投资,2013(16).

[2]刘圆圆,刘海青.兴趣:化学教学中的催化剂[J].考试周刊,2011(35).endprint

猜你喜欢

活动性金属解决问题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两只想打架的熊
选择合理试剂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
工业金属Ⅱ个股表现
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练习
金属美甲
智珠
金属部落
让金属变成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