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8-01-04肖飞栾岚高振东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18期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财务管理

肖飞 栾岚 高振东

[摘要]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带来了高校财务管理环境的改变,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的机遇和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财务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8.020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8-0033-02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对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环境日益复杂,高校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处理、分析海量财务数据。但是,大数据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提升数据处理速度和应用水平的同时,也会给数据的安全性和信息来源有效性等方面带来威胁,这些都需要采取适当的对策加以解决。

1大数据技术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的机遇

在高校财务管理中使用大数据技术具有很多现实意义,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高校财务数据高度共享,提升数据存储能力和检索技术水平,强化高校财务部门预测和分析能力,加强财务预决算管理。

1.1实现高校财务数据高度共享

目前,大多数高校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统还是相互独立的,各系统的数据资源没有整合在一起,数据容易出现冗余现象,且由于数据不能实现共享,难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及时性,不利于获得跨部门和跨系统的综合信息。而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内部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高校内部各部门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分析,共享教学、科研和人事等有关信息,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1.2提升数据存储能力和检索技术水平

财务数据中不但包含数量、单价、金额等结构化数据,还包含图像信息、经手人签字和项目负责人等非结构化数据。在以往的会计处理中,财务人员将原始凭证中的有用的结构化数据生成记账凭证,舍弃一些不重要的结构化数据和不易处理的非结构化数据。而在大数据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数据存储能力和检索技术水平,结构化数据和一些非结构化数据都可以被录入系统,从而更好地体现财务业务的全貌。

1.3强化高校财务预测和分析能力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财务数据量也变得愈加庞大,其中的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是财务预测和分析的重要依据,而以往的高校财务部门没有足够强大的技术处理这些数据,处理的深度、广度和精度等都不够。在高校财务管理中使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等先进的大数据技术,能够预测高校资本运营、资产管理和未来办学前景,并合理分配资源,进而提高高校的经济、社会效益。

1.4加强财务预决算管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传统的高校财务报表是通过量化的财务数据来反映高校的资产负债、收支结余和资金运用等经济状况。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对日益繁杂的财务数据进行精细化管理。而在大数据时代,财务人员只需要使用数据挖掘等一些技术手段,就能快速解决财务预决算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就可以耗费较少时间和精力对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和测算,还可以及时向高校有关决策者或决策部门反映事件进程,使财务核算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进而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2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在财务管理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改变了财务管理的方式,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实现财务数据实时共享。例如:数据仓等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财务系统的数据存储能力和检索技术水平;数据挖掘技术的使用进一步强化了财务预测和分析能力,实现财务数据精细化管理。但是,大数据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数据准确性低、可靠性低、安全性低、信息孤岛等诸多问题。

2.1难以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高校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数量也显著增加,随之而来的是财务业务工作范围的扩大和工作量的增加,这些给高校财务部门的工作带来了较大影响。在经济业务方面,财务人员需要录入和处理更多的财务相关数据,在海量数据信息的录入和处理中,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另外,高校部门的复杂与庞大使得财务数据来源广泛、数据信息量大,而这些信息并不一定都是真实准确且有效的,需要财务人员加以甄别和筛选。

2.2财务数据的安全性不足

高校应用大数据技术虽然可以提高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但是财务数据面临着被泄露、被篡改、被损毁、恶意攻击以及非法访问等安全方面的隐患。高校财务数据中包含着教师和学生的个人信息、财务经济业务数据以及机密的重要财务信息等。如果这些数据被黑客中途截获并发动攻击,可能会给财务部门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一旦不能有效保证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将导致财务系统瘫痪,无法正常开展财务业务,进而影响整个学校的正常运行。

2.3缺少财务管理复合型人才

目前,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的会计部门,都十分缺少既精通财务专业知识,又掌握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多呈两极分化的趋势:精通财务专业知识的人不懂得大数据技术,而通晓大数据技术的人又不懂财务专业知识。但在大数据时代,财务人员除了要具备开展正常会计核算工作的能力外,还应能够利用数据挖掘等技术从复杂、庞大的财务数据中分析、提炼出对财务和学校有价值的信息,为有关决策者或决策部门提供信息支持。

2.4财务管理系统存在孤岛现象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的财务报表不仅要反映出财务部门的资产负债、收支结余以及资金使用状况等信息,还应能够反映学校资产、人事、教育、科研及后勤等方面的综合信息。然而,現在的高校财务管理系统仍是立足于部门内部,各部门各自为政,都使用自己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没有形成一个跨部门的财务管理系统,不仅使大量信息重复录入,造成信息冗余,还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和数据接口,使数据之间不能实现整合和共享,导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3大数据背景下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高校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在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的同时,还应积极制定相关对策,通过改革财务管理模式、完善财务安全制度、培养财务复合型人才、建立一体化财务平台等措施解决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改革财务管理模式,加强基础数据建设

高校要将财务管理工作由事后控制改为全程控制,财务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应始终贯彻财务工作的全过程。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财务数据也越来越多,面对繁杂、琐碎的海量数据信息,高校应该加强基础数据建设,如强化教师和学生信息管理意识和培养财务人员的信息甄别和分析能力。此外,所有人员都应该按照一致性和规范性的原则输入数据。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不仅是财务人员的职责,还应该是高校内部所有人员的责任。

3.2完善财务安全制度,提高财务数据的安全性

大数据时代机遇与风险并存,大数据技术强化了数据存储能力和访问功能,但财务数据的安全隐患也随之变大。为了保障财务数据的安全,高校应该完善财务安全制度,并制定风险防范措施:首先,高校财务部门要对高校全体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提高个人的安全意识;其次,财务部门要加强财务管理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定期备份重要数据;最后,高校还应采用防火墙、数据加密和访问权限限制等技术减少财务系统的风险。

3.3培养复合型财务人才,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应积极开展财务专业知识和大数据技术相关培训。高校应针对财务人员不同的知识结构,分别请财务领域领军人才和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对其进行培训,或让财务人员外出学习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培养大数据环境下既精通财务专业知识又具有较高大数据技术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以更好地处理和分析数据,提取财务决策的关键信息。此外,高校还要提高现有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财务管理水平。

3.4建立一体化财务平台,实现财务数据共享

高校财务部门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优点,构建一个集会计核算预算、财务预决算、收费管理等功能的一体化财务平台。同时,以高校财务系统为核心,财务部门要将资产管理、人事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及后勤管理等业务部门的信息系统加以整合,搭建一个涵盖面广泛的公用信息平台,实现财务数据共享,解决信息孤岛问题。高校通过建立一个面向全校各部门的数据全面、规范统一、可灵活拓展的数据一体化平台,对于加强数据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4结语

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很多机遇,但也应充分认识到大数据技术带来的挑战,只有解决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財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共享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大数据在高校财务中的应用。

猜你喜欢

大数据高校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