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蛟河市林业局生态公益林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8-01-04付中国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公益林林业局林地

【摘要】随着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破坏越来越大,地球的气候问题逐渐成为世界性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森林资源具有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蛟河市林业局;生态公益林

【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环境改进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林业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森林分类经营试点改革,以此积累了不少经验,也为我国森林管理体制打下基础。在当今这个大环境下,林业局的任务非常重,不仅要保护好森林资源,还要造林、管护好森林。

1、蛟河市生态公益林管理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随着生态公益林的范围逐步扩大,占据的土地面积也随之扩大,对其的管理也日益复杂,不仅要做好界限的划定,还要做好资金补贴工作。由于这项工作涉及到的方面广泛,管理技术要求高,所以一些矛盾也随之产生,这些矛盾会直接影响到生态公益林工作的进展,所以必须加以解决。以下是生态公益林管理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

1.1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难度大

林地一般面积很大,而且管理保护人员很少,这样分下来人均管理面积很大,整个林地没有交通工具,管理难度大,有时候想要将自己的管辖区域全部巡护到位的话,要花上几天的时间。除此之外,林地附近有很多村庄,很多村民趁夜晚执勤不方便的时候,村民会偷偷进来开垦林地,毁林砍树,进行一些违法行为,事后再发现就很难找到当事人,即使找到当事人如果他不承认,也很难找到证据将其绳之以法。

1.2林地工作人员酬劳低,工作积极性不高

现在在林地进行管理工作的人员,除了对林地进行日常的巡护工作之外,平时还要完成清收还林、病虫害防治以及森林防火等工作,这些工作不仅量大,而且还要限制在一定的时间内,所以具有一定的工作难度。除此之外,林地管理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不高,除去一些基本的生活费用,每个月所剩无几。加上工作时间长,每天24小时值班,很多工作人员都吃不消,加上没有较高的工作酬劳,很多工作人员都选择辞职,留下来的工作人员也没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这对于林地的安全管理来说也是一大威胁。

1.3政策具有局限性,遏制了生态公益林的持续发展

因人为原因或自然原因造成生态公益林的破坏,致使部分地区成为荒地,加上政策规定生态公益林不能进行砍伐,所以很难引进个人或企业的承包。导致荒地长期被搁置,农户也因为经济效益低不进行恢复工作,这样形成恶性循环。政策的局限性不仅体现在对林区的恢复工作中,还在林区的扩展方面造成影响,大部分农民不愿意经营公益林的原因就是政策对公益林的限制太多,如果强制性的扩张,对公益林的后期管护工作会更加困难。所以政策在其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2、生态公益林建设出现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生态公益林的作用主要是调节气候、保持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的公益性、社会学工程,同时也把人类的需求放在重要位置,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由于生态公益林不是以经营为目的,经济效益低,加上国家政策的限制,经营者没有对其的实际控制权。收入与付出很难达到平衡,这些都是导致生态公益林很难得到持续发展的原因。因此,经营好生态公益林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2.1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及管理

想要生态林地得到完善的发展,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林地的管理和保护工作。首先应加强工作人员的森林保护意识。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应该有一个这样的意识,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对耕地的重视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而在整个森林资源体系中,林地的管理也是极其重要的,应放在首要位置,并根据它的特性制定相应的保护管理制度。其次,我们应对林地的用途和利用方向有一个清晰的规划,管理部门应根据林区实际,运用“分区管理、保护”的原则,确定每个林地的等级,并明确它们的实际用途及运用方向,对各林地的用途做到心中有数,增加林地的利用率。对于林地的利用保护和管理,对于已用的林地情况应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控,明确它们的利用方向,而对于那些依法进行作用的林地,要及时确定范围面积和选址等方面,在建筑过程中,对林地运用情况要跟进检查,杜绝超范围面积使用林地或者未经批准使用林地等情况发生。

2.2提高工作人员的劳动报酬

首先,对于林地的管理关键就在于林地的工作人员是否负责任,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其勤恳认真地重点就在于提升他们的劳动报酬,相关部门会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和工作强度,酌情加部分工资,采用多劳多得的标准,谁的额外工作任务完成得多,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工作酬劳,来保障他们的基本收入,让他们可以安心工作。

2.3解决权益所属及赔偿问题

生态公益林产生的价值大部分是外部经济现象,生产经营中很难得到相应的回报。这就需要建立充分合理的补偿及利益分配机制。生态公益林的功能主要包括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这些产生的都是产生外部经济,这种外部经济会导致经营者的收入低,以至于生产积极性降低,影响生态公益林全局的发展。目前国家仅仅是提供管护的补助费,正真的补偿为题没有得到解决。

3、结语

建设生态公益林是补救行为。只有社会停止对自然森林资源的商品性砍伐,才能真正起到保护生态的作用,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在对天然林的恢复保护的基础上辅以生态公益林建设,对人类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对林业局来说,也是个重要任务。所以,在对天然林的保护,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方面,还需要不断地探索新路径、创新新技术,确保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王昌梅, 贺永.东川区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15,(1):53-55.

[2]李艳臣, 李鑫, 吴惜春.彰武县林地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6,(11):248-248.

[3]倪备军.安徽广德县生态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园艺文摘,2015,(10):217-219.

[4]赵维旭, 薛冰峰, 杨娟, 杨彦勇, 肖强松.湖南省通道县公益林建设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北京农业,2014,(18):141-142.

作者简介:付中国,1974年出生,男,汉族,吉林省蛟河市,大專,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工程;蛟河市林业局天南林场

猜你喜欢

公益林林业局林地
Summer Is Coming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浅谈关于我国公益林管理的初步思考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试论新常态下林业局党建工作的创新思路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让公益林保护利用有法可依
新形势下林业党建工作的策略
试述大杨树林业局森林资源经营管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