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发展通用航空的初步探讨

2018-01-04段永清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初探

【摘要】:通用航空是民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通用航空在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为国家建设和社会服务等作出了重大贡献。国家和自治区对于重点国有林区发展通用航空均有支持方向,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处于经济转型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同步奔小康的关键时期,发展通用航空,建设通用航空机场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重点国有林区 ;发展通用航空 ; 初探

1. 相关基本概念

通用航空是指使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1],可以理解为,除航空公司定期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飞行均属通用航空。

通航机场是指为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等行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飞行活动和公务飞行、包机(出租)飞行、空中游览等经营性载人飞行活动的民用航空器提供起飞、降落等服务的机场。主要用于固定翼飞机、直升机进行通用航空作业和短途旅客运输等飞行活动[2]。

2. 林区发展通用航空的必要性

2.1符合自治区通航整体规划设计

内蒙古自治区承担了呼伦贝尔国家首个拓展通用航空服务试点工作,呼伦贝尔根河通用航空短途运输已于2011年9月实现了首航试飞。按照自治区通用航空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要形成通用航空产业发展雏形,积极构建形成以海拉尔机场为中心的东北部通用机场群。林区按照适度超前、合理布局的要求,充分利用地域、资源和环境优势,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科学合理布点,完全契合自治区设计蓝图,也必将助推自治区通用航空事业的发展。

2.2强化林区生态保护建设的需要

林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按照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要求,挂斧停锯,全力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保护为主转变,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地处自治区东北部边疆,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森林资源保存完整。森林航空消防手段具有快速、高效并且受地理空间限制较少等优势,拓展通用航空服务森林防火的深度和广度,合理增加机场建设数量、科学配备作业飞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保护国家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都十分重要。

2.3加快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

目前林区正处于全面深化国有林区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林区通航机场的规划布局和发展建设,有助于缓解林区通行不畅的现状,同步形成整个呼伦贝尔地区协同发展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相关产业的进驻也必将加速所在地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同时,对于深入落实习总书记“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指示精神,大大促进以全域旅游和四季旅游拉动林区以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加快转型步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3.需共同探讨的问题

3.1建设机场路径

如果从重点考虑生态保护为先,笔者分析林区建设通用航空机场有这样几种路径:一是参照满归机场模式,获得国家林业局批复航空护林站建设项目后申请扩建,争取国家、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民航专项补助资金支持,建设期约5-7年。二是先争取航空护林站建设项目,建成后再考虑通用航空机场扩建事宜。三是一步到位,直接申请建设通用航空机场。以上路径的建设程序有二:一是航空护林站建设。申报航空护林站新建项目,根据国家林业局《2017年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申报指南》,申报森林航空消防系统项目,要求以航空护林站为建设单位组织项目,并需提供机构编制;建设用地;民航、军队或机场管理部门同意机场使用的文件;北方航空护林总站意见。从机场建设的时间周期来看,需尽早研究确定新建航空护林站机构编制并配备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要件办理和申报,争取获得项目批复和资金支持。二是通用航空机场建设,可参阅《呼伦贝尔市通用机场建设及使用许可管理指南》。

3.2机构编制设置

3.2.1航站机构编制

根据国家林业局批准于2014年12月施行的《森林航空消防工程建设标准》(以下简称《建设标准》),航空护林站是实施森林航空消防任务,负责航站和森林航空消防机场建设及管理的单位。按建设内容和使用功能分为全功能航站和依托航站。根据保护生态和建设任务的需要,林区应建设“全功能航站”,即由林业部门独立建设和管理,建设内容包括航站和森林航空消防机场两部分,是既承担森林航空消防任务又提供飞行保障任务的航站。按照《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规划航站和《建设标准》,林-Ⅲ类全功能航站应配备43人,即:管理2人、航护10人、航管及场务15人、保卫4人、行政后勤12人;林-直Ⅰ类全功能航站应配备31人,即:管理2人、航护10人、航管及场务9人、保卫3人、行政后勤7人。根据开展工作的需要,应配备熟悉相关专业知识及具有业务管理经验人员,以便更快更好地推动前期工作。

3.2.2通航机场机构编制

通航机场的机构编制设置根据机场的运营模式而定。一是林区组建通用航空公司,自主运营,需要人员编制约为32人。具体机构设置如下:

二是委托相关专业公司运营,无需考虑机构编制设置问题。

3.3建设规模及资金来源

根据生态保护建设任务和航站开展业务的需要,参照《建设标准》,林-Ⅲ类全功能航站总占地面积不应小于31.1公顷,林-直Ⅰ类全功能航站占地面积不应小于8.8公顷。根据扩建通航机场的需要,占地面积为140公顷左右,在规划选址时应考虑地块预留。航空护林站建设按照森林防火规划预算,每个航站投资约在2000万左右。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总投资估算7000万,可争取国家、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民航发展专项基金,按最高资金争取额度为5000万元,可以考虑通过多种方式、多方筹集来解决其他资金来源问题。

3.4机场运营模式

对于森林航空消防机场来说,完全由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下属的航空护林站负责管理和运行,执行森林航空消防等生态保护任务和提供飞行保障任务。对于建成的通用航空机场来说,产权归管理局所有。一是管理局组建航空公司自己管理运营。二是委托专业公司运营。三是林业和属地政府共用机场,由政府委托相关专业公司运营。

为了满足生态保护和建设及旅游发展需求,打造林区通用航空机场群,笔者认为,要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协调考虑建设航空护林站和通用航空机场,以便下步争取纳入各级相关规划、政策资金的争取更加明确和有所侧重。对于直接建设通航机场,建设过程中须考虑满足森林航空消防建设和使用标准,建成后能执行航站所承担的森林航空消防任务。在建设资金的筹措上,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林区通用航空业,可以考虑通过申请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组建林区通用航空公司运营,促进通用航空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2016.11.7修正版

[2]《民航华北地区通用机场建设管理办法(试行)(修订版)》,2014.4.1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8号),2016.5.23

[4]《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2016.12.19

[5]《森林航空消防工程建设标准》,2014.12.1

[6]《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内政办发[2016]155号),2016.10.27

[7]《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时期通用航空发展规划》,2017.1.18

[8]《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7.5

作者简介:

段永清,1982年出生,男,漢族,内蒙古赤峰市人,研究生学历,森林防火工程师,现研究方向: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类项目规划和前期。

猜你喜欢

初探
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问题初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趣味导入”初探
改革中发展,实践中磨合
小学篮球运动德育功能初探
学生管理法制化及其权利保护思路初探
烟基项目管护模式初探
分层、过滤、循环教学法初探*
尾矿库排洪系统封堵技术初探
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课堂提问艺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