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虫啉·噻嗪酮对芒果介壳虫的田间防效研究
2018-01-04陈金雄
陈金雄
摘 要 介壳虫是危害昌江芒果的重要害虫。为有效控制该虫为害,开展田间药效试验,设置38%吡虫啉·噻嗪酮悬浮剂三组施药量,通过与2种对照药剂和空白对照比较其防效。研究结果表明,38%吡虫啉·噻嗪酮悬浮剂在有效成分含量190 g/hm2时防效最佳,吡虫啉·噻嗪酮143 g/hm2的防效与吡虫啉190 g/hm2和噻嗪酮190 g/hm2的防效相当,且对芒果无药害,对天敌无毒害作用。38%吡虫啉·噻嗪酮悬浮剂143~190 g/hm2可用于防治芒果介壳虫。
关键词 芒果 ;介壳虫 ;吡虫啉·噻嗪酮 ;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6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7.11.009
The Field Efficacy Test of Imidacloprid·buprofezin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Scale Insects of Mango
CHEN Jinxio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ervice Center of ChangJiang li Autonomous County,
Hainan Province, Hainan 572700)
Abstract The scale insects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pests endangering mango in ChangJiang. To control the harm of pests effectively, the field efficacy test was carried out. The dosage of 38% imidacloprid and chlorpromazine suspension with three groups, and compared control effect with 2 control agents and blank control.The control effect of 38% imidacloprid·buprofezin was the best with the active ingredient content of 190g/hm2. The control effect of imidacloprid·buprofezin with the content of 143 g/hm2 was the same with the content of 190 g/hm2 imidacloprid·buprofezin. The agent had the best control effect and the biology was safe. This drug could be used in production.
Keywords mangoes ; scale insects ; imidacloprid·buprofezin ; control effect
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气候条件优越,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素称“芒果之乡”,现已建成20多个芒果种植基地,面积约4 000 hm2,是海南省面积较大、品种最多、品质最优、价格适宜的芒果大县。介壳虫为芒果的主要害虫,在国内福建、四川、云南、海南等地的芒果园发生十分普遍[1-4]。危害芒果的介壳虫种类较多,其中以褐圆盾蚧危害芒果较为严重,以幼虫和雌成虫群集在芒果叶背或果实的表面,用口器插入组织内吸取汁液,被害部分产生的斑点。其排泄物能引起煤污病[5-6]。当前介壳虫防治除了采取果实套袋外[7],还是以化学防治为主,可采取氧化乐果、石硫合剂等药剂[1],存在农药使用的高效安全问题。吡虫啉·噻嗪酮是种优良的混配剂,具有內吸、触杀作用,兼具有胃毒作用。既可破坏昆虫中枢神经的正常传导,使之神经麻痹后死亡,又可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使若虫蜕皮畸形而逐渐死亡,持效期长。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对介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了选择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应用于田间生产,本文通过开展药效试验,以期明确38%吡虫啉·噻嗪酮悬浮剂对芒果介壳虫的防治效果、使用剂量,为其在芒果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材料
试验作物为‘台农2号芒果。防治对象为介壳虫。试验地在七叉镇大仍村果园,土壤类型为红壤土,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各试验小区作物品种、植期、长势、肥水管理等条件基本一致,介壳虫发生为害、虫口密度较为一致。
1.1.2 试剂
38%吡虫啉·噻嗪酮悬浮剂(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350 g/L吡虫啉悬浮剂(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40%噻嗪酮懸浮剂(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供试药剂350 g/L吡虫啉悬浮剂和40%噻嗪酮悬浮剂为对照药剂,另设空白试验;试验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4次,共24个小区,小区面积2棵果树,周围设保护行,随机区组排列,详见表1。
1.2.2 施药方法
采用18 L桂林-18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雾,于2013年4月18日和4月28日下午进行,共施2次。此时芒果属于结果期,选择在若虫初孵阶段进行喷雾,施药时均匀喷湿叶面叶背和枝条,喷至药液在叶片上欲滴为止,每公顷喷药液750 L。
1.2.3 调查方法
施药前(即2013年4月18日早上)调查虫口基数,第1次药后10 d和第2次药后10 d(即2013年4月28日、5月8日)进行药效调查,共查3次。调查时,每小区的每棵树在4个不同方位随机选取一年生或二年生的新梢,共调查10个枝条或叶片上的至少200头虫,药前基数应以自然死亡率进行校正,药后则直接进行镜检,虫体为空壳的、凝固的是死的,有新鲜汁液的、活动的是活的。分别记录发育阶段、死活虫数。endprint
自然死亡率从调查区以外取虫进行镜检计算而得,调查方法同上,每周调查1次,连续调查3次,记录死活虫数,计算自然死亡率。
试验期间同步调查介壳虫的天敌存活情况,室内外观察寄生性天敌的羽化情况和捕食性天敌的活动情况,判断施药对天敌的影响。
1.2.4 计算方法
施药前活虫数=施药前调查的活虫数×自然死亡率
虫口减退率=×100%
防治效果=(CK1×PT1)×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介壳虫药效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经药后两次调查,通过调查虫口数量计算防治效果,处理药剂38%吡虫啉·噻嗪酮悬浮剂的防效普遍高于两种对照药剂,表明38%吡虫啉·噻嗪酮悬浮剂对介壳虫有较好防治效果,第1次药后10 d防效为73.00%~82.94%;第2次药后10 d防效为79.69%~89.96%。其中处理药剂高浓度剂量的防效比对照药剂好,中浓度剂量的防效和对照药剂相当,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检验法进行数据分析,各处理间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38%吡虫啉·噻嗪酮悬浮剂混剂效果普通优于单剂,特别是采用190 g/hm2的高施用剂量可达到最佳防治水平,防效最高时达89.96%,可考虑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见表2。
2.2 介壳虫药效试验安全性调查
试验期间经田间和室内观察,所有处理药剂的安全性佳,在试验用量范围内,既对作物安全,也对天敌无影响,可与生物防治结合使用。见表3。
3 讨论
芒果是昌江农业的主要品牌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保障芒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介壳虫是芒果的主要害虫,当前主要采取药剂防治和套袋保护,但药剂防治涉及农药使用的安全高效问题。鉴于介壳虫近几年对当地芒果的为害加重,我们加大了对介壳虫综合防治的研究应用,目前主要还是以化学防治为主,主导思想是实现农药减量控害,通过开展药效研究,筛选高效低毒的农药品种进行化学防治,同时,积极探索化防与生防相结合,化防不影响生防。本次药效试验发现,38%吡虫啉·噻嗪酮是种优良的混配剂,特别是在190 g/hm2剂量下,对介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天敌和作物安全,可以建议该药剂在田间芒果上应用。今后,将针对芒果介壳虫这个靶标害虫,遵循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方针,开展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试验研究,综合协调应用农业、物理、化学、生物等防控技术。
参考文献
[1] 林居庆. 芒果病虫害发生概况及其防治技术[J]. 福建热作科技,1994,19(3):28-30.
[2] 李桂珍,尧美英,朱俐遐. 四川攀西地区芒果病虫害调查研究[J]. 热带农业科学, 2014, 34(4):70-75.
[3] 龙亚芹,王万东,王美存,等. 云南芒果病虫害调查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32(3):508-513.
[4] 雷艳梅,廖冬晴,谢荔元. 芒果白圆盾蚧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初报[J]. 中国热带农业,2008(6):49-50.
[5] 彭正强,金启安,符悦冠. 芒果园蚧名录[J]. 热带农业科学,2000,20(3):72-79.
[6] 刘其全,邱良妙,魏 辉,等. 芒果园介売虫及其天敌调查[J]. 福建农业学报,2012,27(11):1 250-1 253.
[7] 陳兴龙. 芒果套袋护果技术[J]. 农技服务,2015,32(11):50-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