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主题课程
2018-01-04刘影
刘影
蝴蝶,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它在百花丛中,像一朵朵飞翔的彩云,穿插飞舞,让你的心随之而動,人们说它是“会飞的花朵”。这个小小的精灵,把世界装扮得绚丽多彩。然而,若你只看到蝴蝶的“美丽”,而忽视其背后的深刻内涵——意象,那就太可惜了!
历史上普遍认为,美的艺术应是“意”与“象”的统一。王弼在《周易略例》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古人所说含义颇深,也晦涩难懂,简而言之,“意”唯有依靠“象”和“言”才能语义表达。在语文教学中,“象”是眼前看到的物体或是情景;而“意”可以理解为作者的心思、情感。“意象”也就是情与景交融合一、凝练升华所成的艺术表象。
外国人叫月亮为月球,中国人说月亮叫广寒宫。中国人看到柳树,会想到与友人依依惜别,看到窗户,会想到“不出户而知天下”,看到蝴蝶会想到自由、浪漫、勇敢、坚强、爱情……中国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在山水自然之间,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皆已烙上了中国人的民族情感。
由此可见,想要读懂语言,读懂文字背后的各种意象就是必不可少的,小学语文的教学也不应当脱离这一点。关于意象主题课程的建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发展、研究。
一、意象主题课程建构的基本环节
(一)选择意象,确定主题
从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世界中确立文化意象为主题,如“大雁南飞”“翩翩蝴蝶”“折柳送友人”“望月思人”等。围绕这个主题,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文化阅读和文化活动为拓展,从教学到教育,从环境到活动,从课堂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乃至家庭,充分利用并统合文化资源中的“相似块”,形成形式多样的综合性的语文教育文化活动。
(二)文化阅读,整合资源
教师要做的就是围绕一个文化意象,搜集多种教材来建构课程资源,编制文化阅读手册,精心遴选充满诗情画意的诗文、小说、故事、民歌、对联、成语、农谚、童谣等文学体裁,重组教学材料,带有引导儿童阅读的方法与内容提示,交给儿童自主学习的方式。
1.课程资源的整合,需要教师的广泛阅读。首先是文学,诗歌、散文、童话的视野,做好自己的阅读摘记。其次是历史、哲学、美学、古代文论等与意象相关联的文字。
2.涉及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必定是基于儿童的学习,不是资源的堆砌。“翩翩蝴蝶”的主题,古代、现代诗文中有许多藏有蝴蝶的形象,选择适合儿童阅读的材料,是要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心理发展水平和学习接受能力,站在儿童的视角去研读资源,舍得忍痛割爱。
3.品读教材,读出真意。教学前,教师务必深入阅读精选教材,才能引领儿童真实地去看、去想文本用语的精妙,作者艺术感觉的细腻和体验的真切。只有教师自己感觉到了才能心领意会,深入浅出地教学生。再次以“翩翩蝴蝶”主题为例:古往今来,蝴蝶常常是文人笔下的精灵。无论是它迷人的色彩、轻盈的舞姿,还是对自由的向往,都成为人们的赞美话题。据查证,古代有关蝴蝶的诗作有五千余首,宋朝谢逸一人就有三百多首,人称“谢蝴蝶”。细细研读这一首首诗歌,我们的教学中的“情境”也应是活生生的、鲜灵灵的,是美的、悠远的、趣味的。
我们应当给学生一些长久的东西——丰富的形象和经历的意义,这比特定的知识更重要。这是一种体验终于分析的审美设计。
二、意象主题课程的基本模式
(一)话题入手
基于儿童的个体经验引入话题,如“折柳送友人”的主题:春天到了,同学们看到嫩绿的柳条儿想干什么?再如“望月思人”的主题:中秋刚过,你们在中秋之夜都做了什么事?
(二)生活切入
打开教学与生活的屏障,在生活的回忆中走进物象的世界。如“大雁南飞”的主题:大雁什么时候向南飞,你见过吗?“牧童骑牛”的主题:你见过牛吗?牛儿有什么本领?
(三)主题文本阅读
通过文本的精要阅读,带动对语言形式的感悟,细细揣摩文字的魅力。如“牧童骑牛”以古诗《所见》为主,“翩翩蝴蝶”以《咏蝴蝶》和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主。《所见》《咏蝴蝶》等古诗从文字、文学层面的阅读,通过文本的指引和启示,借助有关的听说读写活动,引向作品所营造的意象世界,进而把握意象背后的东西。
(四)文本拓展阅读
精读文本之后,融入与意象相关的一个或多个文本进行碰撞或多元阅读,综合艺术、哲学、历史等多种学科的视野,逐渐让阅读变得丰厚起来,从审美层面进行文化的渗透,实现学生知识与精神的构建,丰富意象。
(五)综合艺术
在同一意象下的音乐、美术、绘画等与文体相融合,不断丰富儿童心中立体丰富的形象,如“翩翩蝴蝶”中的“破茧成蝶”画面、诗歌古韵、蝴蝶国画等。
(六)回归精神生活
在重视文化过程的生成理解中,实现学生知识与精神构建的生态教学。充分体现活动、开放、综合形势下的教学之美。如“牧童骑牛”最后,让孩子们走进纷纷扰扰的社会现实中:阅读《现代的城市孩子》,从中感悟现代社会需要牧童般宁静悠远安然自乐的心境。
蝴蝶给人们的印象通常是它的美丽,然而它要历经苦难,才能最终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语文教育正如那只被茧所缚的蝴蝶,如果没有破茧成蝶的决心,就无法实现真正的转化与蜕变!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威尼斯水城分校语文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