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家亟盼进一步加强产权保护

2018-01-04刘现伟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北京100035

产权导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产权保护财产权司法机关

刘现伟(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北京100035)

企业家亟盼进一步加强产权保护

刘现伟(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北京100035)

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有效保护产权对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以及广大企业家的创业创新热情具有重要作用。针对近400位企业家的问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产权保护尚不到位,存在一定程度的公权侵犯私权现象,私有产权保护的社会环境有待优化,国有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存在薄弱环节。企业家普遍对加强产权保护的政策举措期待较高,希望在完善产权制度、规范政府行为以及在产权保护的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出台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产权保护。

1 企业家对产权保护总体情况的看法

1.1 企业家认为我国总体上产权保护程度一般

51.7%的受访企业家认为产权保护程度一般,43.3%认为保护基本到位,5%认为保护很不到位。总体来看,有超过半数的人认为财产权利保护程度一般,私有财产保护不太理想,有待进一步加强。55.3%的受访企业家认为,民营企业财产权受到侵害主要来自企业之间,32%认为侵权行为来自于政府和司法机关等公权部门,还有少数企业家认为侵权行为来自于国有企业和社会民众。可见,在企业家看来,企业之间的侵权行为比较严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和司法机关等公权部门对民营企业的财产权利也会造成侵害。

1.2 产权保护不到位影响民间资本投资信心

29.4%的受访企业家认为,产权保护不到位是民间投资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根据调查,总体看,中短期内民营企业投资增速下滑、投资积极性不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宏观经济形势不好、投资回报率下降以及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导致的,产权保护不到位、扶持政策不足的影响可能更加深远,对短期投资增速的影响相对更弱。

1.3 财产权保护不到位导致资本外流

67.2%的受访企业家认为,财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是导致资本外流的主要原因,是多个选项中比例最高的。很多民营企业家缺乏财富安全感,甚至将资产纷纷转移国外的行为表明企业家和有钱人更信赖国外的投资环境和产权保护环境,从侧面反映出我国产权保护制度亟待完善。

2 企业家对加强产权保护主要举措的期待

2.1 完善法律法规、平等保护各类产权

69.4%的受访企业家认为应修订相关法律,清理法律中对不同所有制经济产权不平等保护的条款;59%认为应完善财产征收征用制度,严格限定因公共利益征收征用私有财产的范围;高达79.6%认为应重点修订涉及市场准入方面对民营企业不平等对待的相关法律条款。在广大企业家看来,出台系统性规范文件、修订相关法律,对于当前加强产权保护极为重要。企业家对于不同所有制产权平等保护以及公平的市场准入方面的呼声最高。

2.2 规范政府行为、严防企业财产权受到侵害

52.4%的受访企业家认为政府政策不稳定,招商引资政策、相关规划等经常变化导致企业产权受到损害;45.9%认为企业与老百姓发生经济和产权纠纷时,政府基于维稳的原因牺牲企业利益是企业财产权受到侵害的主要原因;42.3%认为在企业受到其他市场主体的侵害时,政府不能公正执法、行政不作为会使企业财产权受到侵害;31.1%认为政府不讲信用也是企业财产权受到侵害的原因。数据表明,政府的很多不当行为都有可能会侵害企业的财产权利,同时企业家对政府期待较高,政府需要保持政策稳定,强化诚信和公信力,依法行政、公正执法。

2.3 司法机关积极主动作为对于加强产权保护意义重大

55%的受访企业家认为在企业财产权受到其他市场主体侵害时,司法机关不作为、慢作为是企业财产权受到侵害的主要原因;47.3%认为在民企涉及官司时,司法行为不规范导致了企业财产权受到侵害;44.2%认为民企与国企产生经济纠纷时,司法判决倾向于支持国企也是企业财产权受到侵害的原因。此外,有62.8%认为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企业财产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执行部门自由裁量空间太大;56.5%认为对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处置不规范、不透明。企业家对于司法机关不当行为的反应相当强烈,尤其是对司法机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反应更加强烈。企业家对司法机关公正执法、积极作为的期望很高。

2.4 积极改善产权保护社会和舆论环境

44.2%的受访企业家认为产权保护社会环境一般,部分人有“仇富”心态;40.2%认为环境较好,社会各方面基本上能客观公正认识企业家的财富创造过程,对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创造和积累财富持积极态度;15.7%认为环境较差,社会上“仇富”心态较为严重,民营企业家“吃剥削”、“财产来路不明”的论调较多。62.3%的企业家认为需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从调查数据来看,社会上有部分人存在“仇富”心态,企业家群体对于改善产权保护环境的呼声很高,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创造良好的产权保护社会环境仍然十分必要。

3 问卷调查结论与建议

3.1 产权保护程度总体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有超过一半的受访企业家认为目前我国对企业和公民财产权的保护程度一般,还有部分人认为产权保护很不到位。有高达67%的受访企业家表示由于财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缺乏财富安全感,民企和有钱人将资产转移到国外,这是我国出现资金和资本外流的主要原因。这些情况表明,我国产权保护总体上还存在不足,产权保护形势不容乐观,需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加大产权保护执法和司法监督力度,切实加强各类产权保护,尤其是要加强对众多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财产权利保护。

3.2 存在一定程度公权侵犯私权行为,需要约束公权力

调查显示,有高达76%的受访企业家表示,公权力肆意侵犯民营企业家财产权的行为尽管在全国不具有普遍性,但确实仍然大量存在。大多数企业家认为全国各地都或多或少存在公权力侵犯私人财产权的现象,而且越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这一情况更加突出。在民营企业财产权受到侵害的主要来源问题上,有32%的受访企业家认为侵权行为主要来自于政府和司法机关等公权部门,公权滥用问题不容忽视。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行政和司法执法方式和制度,切实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切实约束公共权力,平等保护各类产权。

3.3 当前保护产权的社会环境一般,需要加强舆论引导

调查数据显示,44%的受访企业家认为当前保护产权的社会环境一般,部分人有“仇富”心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还有16%认为环境较差,社会上“仇富”心态较为严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逐渐发展,社会贫富差距有扩大趋势。政府作为公共管理部门,承担正面舆论引导职能,对企业家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创造和积累的财富应持积极鼓励和保护态度。要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提倡勤劳致富、保护产权、防止民粹主义等方面的舆论引导。

3.4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反应强烈,需要继续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在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的相关调查上,64%的受访企业家认为当前国有资产存在流失问题,但不普遍;还有26%认为存在大量流失现象,认为国有资产存在流失或大量流失的人数总体占到90%,说明企业家普遍认为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和国有资产证券化,仍然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战略任务。

3.5 知识产权保护存在薄弱环节,亟需完善相关制度体制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有高达69%的受访企业家认为当前公众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相对于其他财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侵权事件易发多发的问题更加突出。为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除了加大宣传力度,让公众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外,还要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健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体系,建立惩罚性的赔偿制度,提高侵权成本,畅通和拓宽维权渠道,降低维权成本,提高知识产权主体的维权动力和积极性,进而优化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编者按:在阅读本篇文字后,编者想到了之前与一些民营企业家接触时,他们就曾提到,对于本轮混改,企业家的心态既期待又担忧,期待的是与国企共同经营,一方面可以接触到更多的领域、扩展自身经营范围、扩大经营规模;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国企的“牌子”在应对一些公权力的时候可以更安心。担忧的是怕自己最终在这个混合所有制的企业中缺乏足够的话语权,在生产经营、用人机制等方面受到制约、担心国企的经营模式与民企有较大出入,导致最后不欢而散。由此看来,混改不仅仅是国企的部分股权被民营经济收购这样简单。而是两种思维模式的融合。同时,在国家法律层面或可给予民营资本更大空间和保障,使得民营企业家们敢于投资、投身于国企混改当中。这或许是做大做强国企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

猜你喜欢

产权保护财产权司法机关
债务融资、产权保护和创新投入——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的证据
证券期货行情信息保护的数据财产权视角初探
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工作办法印发
论提高不动产产权保护精准度的若干问题
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中国审计署:2015年逾二千人遭撤职停职处理
1949年以前商务印书馆股东财产权分析
中央出台产权保护顶层设计 这些大问题关系所有人
生产要素市场化与农民财产权制度
财产权概念的语义学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