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雄安规划定位与未来投资机会

2018-01-04吴维海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北京100045

产权导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新区京津冀人才

吴维海(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北京100045)

雄安规划定位与未来投资机会

吴维海(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北京100045)

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是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增长点和创新聚集高地。建设好雄安新区,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如何把握雄安地区的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跟踪国家政策导向,寻找各自的发展机遇,进行科学的投资选择,是各类投资机构和企业较为关注的重要话题。这里,仅就雄安新区的优势、定位、机会和投资策略进行解读。

1 雄安有什么(优势)

1.1 资源与区位优势:水好、地多、交通优棒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条件。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距离两地均为105公里。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未来将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两翼发展的新格局。

雄安新区辖区内人口密度较低,建筑较少,拆迁量不大。雄安核心区所辖人口不到10万人,与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地区比较,雄安新区的建设成本总体较低。

1.2 政策优势:京津冀地区功能疏解高地

雄安新区东至大广高速、京九铁路,南至保沧高速,西至京港澳高速、京广客专,北至荣乌高速、津保铁路等交通干线。基本形成与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的半小时通勤圈。同时具备空港优势,距离北京新机场约55公里,可以满足高端、高新产业的发展需要。雄安需要承接首都非核心功能,打造京津冀地区首都非核心功能的集中承载地。

同时,雄安新区担负着首都产业外迁,重点疏解四类非首都功能,包括: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部分行政性、事业型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等。雄安是京津冀产业转移上述功能的集中承载地。

进一步分析发现,可以将部分国家行政职能、企业总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驻京机构等迁至“畿辅新区”,结合临空产业和服务业,合理布局,使其发展成为京津冀新的增长区域,成为推动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发展的新引擎。其中,雄安新区就是畿辅节点城市和地区。

习近平主席明确指示,要“重点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在河北适合地段规划建设一座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新型城区”。雄安新区对标深圳、浦东,实质是京津冀对标珠三角与长三角乃至世界级城市群,雄安新区能在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发挥多大作用,是最重要的考核标准。

2 雄安是什么(定位)

习近平指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个新城,形成北京新的‘两翼’。这是我们城市发展的一种新选择”,“在新的历史阶段,集中建设这两个新城,形成北京发展新的骨架,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并强调:“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要能够经得起千年历史检验,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这为雄安新区作了较为清晰的规划定位:

2.1 雄安新区“143”战略发展模型

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关于雄安新区建设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可以初步将雄安新区定位为“143”战略。具体如图一所示:

图一

2.2 雄安新区产业诊断

雄安新区可以用“加减乘除”予以解读。

图二

2.3 雄安新区“生态产业圈”

雄安新区未来要重组创新资源:科技创新之城,与天津滨海新区、北京中关村与雄安新区,三足鼎立。

可以采取“城乡融合、共同实现现代化”的建设模式,打造成重塑中国生态文明史的新型城乡关系的典范。具体如图三所示:

图三

雄安新区要积极构建京津冀(含雄安)一体化协同发展体系。按照“顶层协同、产业互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推动体制机制建设,逐步形成政府、园区、企业、社会组织和人才五个层面的一体化协同发展体系。

图四

2.4 雄安的三大战略模式

一是创新发展是第一原动力——创新驱动循环发展模式。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驱动作为雄安新区发展的基点,加快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完善创新创业环境,积极吸纳和集聚京津及全国创新要素资源,通过集聚科研院所和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创业载体,吸引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建设集技术研发和转移交易、成果孵化转化、产城融合的创新引领区和综合改革试验区,打造京津冀体制机制高地和协同创新重要平台。

二是绿色生态发展是底线——生态互动跨越发展模式。雄安新区建设要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成为生态标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能建成高楼林立的城市,要疏密有度、绿色低碳、返璞归真,自然生态要更好。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合理确定新区建设规模,完善生态功能,突出“科技、生态、宜居、智能”发展方向,创造优良人居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实现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产空间集约高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建设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美丽家园。

三是辐射和引力效应是关键落地成果——竞合推拉力发展模式。发挥对河北的辐射带动、对北京的功能疏解,对天津的优势互补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缓解北京“大城市病”和为天津、石家庄市区“瘦身”问题创造空间,促进河北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升区域公共服务整体水平,打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为京津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支撑。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体系,培育区域开放合作竞争新优势,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为提升京津冀开放型经济作出贡献。

3 雄安要什么(机遇)

关于雄安新区的投资机遇,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探索的。笔者提出了雄安新区的7维影响模型。

3.1 产业:多重利好叠加,产业投资和项目开发出现新商机

京津冀产业转移和非首都功能疏解。为雄安新区带来了协同效应。雄安新区通过园区共建、筑巢引凤、政企牵手、企业联姻、托管合作、创新联盟等模式,充分发挥区位、产业优势,实现马太效应,在科技创新、现代物流、旅游休闲、高端制造等方面增强竞争力,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推动京津冀地区功能重构和旧动能的转型升级。

创新高地的聚集发展、辐射带动和外溢效应。雄安新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河北省细分市场形成竞争优势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助于构建京津冀地区高端制造业的生态圈,打造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为支撑的智能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技术外溢和产业辐射效应,刺激了京津冀地区健康医疗、休闲旅游、绿色农业、科技研发等增量产业的聚集发展。

3.2 创新:外溢效应突出,投资科技创新项目存在新空间

模式借鉴、制度创新。雄安新区的发展模式是在经济新常态下的新模式,重在体制机制创新和先行先试创新。雄安新区的机制创新集中在定制化、智能化、生态化和先导化层面。京津冀地区可以总结雄安的示范经验,进行全方位推广,为探索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做好制度和实践的准备。

技术外溢,高端发展。雄安新区作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打造“中国硅谷”,会集聚高新技术要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和集群之间有外溢效应,形成以点带面的区域地推式发展态势,助推京津冀地区从资源性优势转向功能性优势,从空间集聚转向交互型集聚,从线性范式转向网络范式。技术创新有较强的规模效应,能够形成多个价值环节、多条价值链耦合形成网络体系,实现协同优化。随着雄安新区的创新发展,保定市和周边城市在园区互动、产业互动、企业互动和项目互动层面受到高新技术的外溢效应,促进相关城市的产业生态圈建设。

优化连接,区域共赢。雄安市的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和协调发展示范两个战略定位决定了其为区域竞争实力提升服务的重要功能。雄安市的创新发展为保定市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地区新的增长极提供新思路、新举措,也优化了区域发展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为逐渐形成适应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城市网络提供新基础、新动能。保定市、廊坊市等周边地区能够更好地承接雄安新区导入的创新资源,为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新格局提供了战略储备。

3.3 人才:创意高地,人才培训与服务领域成为投资新宠

雄安新区的战略目标是形成京津冀创新转化人才发展极。为实现到2030年京津冀三地基本建成“世界高端人才聚集区”的发展目标,还要实施雄安新区人才集聚工程。未来的雄安新区将比北京的国际化程度更高。

在政府层面,雄安新区的高层次人才集聚工作已经开始。国家部委、国内一流智库、中央企业、各类国内外培训机构等开始布局雄安新区,进行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人才服务等工作,并积极推动以高端人才为核心的重点项目投资服务。

对于京津冀打造世界高端人才集聚区,雄安新区将是重要的中心节点。雄安新区在人才建设方面将发挥两个作用:一是从全世界范围内集聚高端人才,发挥极化作用。二是向京津冀、中国北方、全国甚至全球扩散人才,成为人才资源、人才服务的扩散中心。

京津冀地区和行业投资机构具有区位、交通、人才和信息等优势,借助雄安新区的人才聚集与扩散作用,可以涉足其中,投资创意产业和高端人才培训等。

3.4 资本:总部聚集,投融资迸发新活力

未来雄安新区将争取更多金融机构总部及区域总部落地。推动新设雄安银行、雄安基金、雄安证券、雄安信托、雄安保险等金融机构,创建金融业“雄安”品牌,为雄安新区企业上市开辟“绿色通道”,“即报即审,审过即发”,对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即报即审,审过即挂”等。可以预见,未来,雄安新区的区域科技金融中心的发展目标值得期待。

短期内有较多金融机构落户。吸引金融企业落户雄安,形成大量金融产业的服务配套,尤其是金融类中介咨询服务企业。

3.5 生态:低碳发展,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展

党中央对雄安新区的生态宜居环境有明确定位,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新区规划大的格局是以南北向的千年轴与东西向的人民轴交汇。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跳出白洋淀和雄安新区的视野来治理和规划,建设绿色生态宜居的雄安新区。

未来几年,雄安新区可能以“生态雄安、低碳雄安”为目标,以历史上最严的生态标准,全面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的大格局、大体系。

图五

3.6 基建:投资机构的美味大餐

公共设施。雄安新区要建设21世纪地下管廊式的基础设施,把城市交通、城市水、电、煤气供应、灾害防护系统都放到地下去,把地面让给绿化、让给人行走。

城市建设。区域城市不像北京市只有一个中心“摊大饼”式发展。而是由互相连接的多组团组成。这些组团是网络化的,职能上互相交织,形成一个良性合作的网络体系,同时又是立体化的,雄安新区将非常注重地下、地上空间的统筹。

区域互联。雄安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是单向的、封闭的,而是以自身区域作为一个连接点,最终对接的是保定市基础设施建设。组团式、网络化、立体化的构建理念与保定市和周边其他城市的发展规划相互衔接,是建设智慧雄安、千年雄安的基础。

综合配套。雄安新区建设千年大计的新区,需要配套建设立体化智慧交通网络、智能通讯体系、智慧安保、餐饮住宿、智慧旅游,以及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创新创业孵化器等大型服务项目,需要大量投资和项目开发。

3.7 开放:互惠共享:投资创新与国际合作新高地

站在“协调发展示范区”和“开放发展先行区”两个定位基础上,雄安新区应该树立“世界眼光”,协同推进国内国外双向开放。通过开放,聚集全球先进的创新资源要素,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

未来,雄安新区在国际合作交流、国际资源引入、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新平台建设方面发力,以“一带一路”为国际战略基点,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国内战略基点,全方位、多领域、多层级、多元化实现国际国内开放、协调、发展、共赢。

雄安新区作为京津冀地区对外开发的高地和改革创新试验田,致力于促进区域协作、国际交流与对外开放,全面提高本地区的国际化水平,打造对内对外开放新载体、新高地,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实现对外开放战略,全面融入环渤海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构建优势互补、产业融合、互惠互利、开放共享的新格局。

图六

4 雄安投什么(投资)

雄安新区将按照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进行规划编制。突出抓好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格划定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实施白洋淀生态修复工程,着力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

4.1 投产业:促进高端产业提速发展

投资农业:优先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产业由传统种养殖向生态、有机、精深加工和休闲农业等方向发展,积极打造特色小镇、休闲农庄等新业态、新模式。

投资工业:投资支持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改造、营销网络平台建设,以及工业创意、高端制造业、跨境电商等生产型服务业等聚集发展。

投资服务业:优先投资特色餐饮、休闲旅游、健康养老、体育文化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电子商务等高端商务重大项目和重点领域发展。

投资机会:产业投资、股权投资、技术入股、跨境电商、海外融资、全球营销网络、国际会展、国际贸易等。

4.2 投技术,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投资路线图

根据雄安新区的产业发展阶段和行业特点,制定技术研发的投资策略和模式。

投资机会:资金投入、高端人才引进、共建技术研发平台、海外技术引进和产业化等。

4.3 投项目,打造全方位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探索供应链金融投资模式。研究和筛选优质产业链和供应链,围绕供应链和跨链协同,以优势项目和骨干企业为核心,实施项目全链条评估和投资,推动雄安新区的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和项目的共生共荣,错位发展和互利共享。依托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探索投资项目的链式管理、动态监督,提高项目投资与管理的科学化、全过程,提高投资回报率。

图七

图八

投资机会:产业投资、股权投资、技术入股、项目融资、营销网络、海外输出等。

4.4 投基建,建立投资创新共享服务平台

率先进行骨干交通网络、新区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

图九

建立雄安新区金融服务和投资创新共享平台,整合京津冀、全国,乃至海外金融资源和能力,提供“标准建制+个性定制”的双轨金融与产业服务。

建立区域联动平台,加强雄安新区、京津冀和全国重点城市的金融服务与投资合作,构建一体化投资大平台。

建立全国、省市区对接投资和企业服务平台,构建全面、快速的金融政策与投资服务通道,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投资机会:基建项目投资、智慧城市投资等,政府购买服务、股权投资、技术入股、海外融资、资源和人才引进、国际商贸合作与专业论坛投资等。

4.5 投人才,培育高端人才流动与服务平台

投资雄安国际化人才、科技研发人才和产业应用人才等重点项目和优势领域,引进和稳定全球高端人才。

研究雄安新区的人才需求,结合规划定位和区域发展策略,选择需要投资的人才培训项目、高端人才技术转化项目,以及政府人才建设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股权投资、债券投资或者项目转化的风险投资,引进和稳定高素质综合人才、技术研发高端人才和国际化人才。

创新人才开发模式,加大高校、职业学院和企业技术研究中心等的资金投入,提升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培训能力,着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国际管理人才。

投资机会:建设学校和人才培训平台、股权投资国内教育机构、建立国际人才引进服务机构等。

4.6 投海外,积极融入全球化和一带一路项目

树立国际视野,积极参与雄安新区相关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项目、海外产能合作项目,以及技术输出和国际联合研发等开放共享项目。

投资模式创新。借力“一带一路”沿线的基础设施、技术贸易和产业合作,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科研配合、资本投入的方式,实现对外战略的广度和深度。

投资渠道创新。实施“投资+创新”工程,积极支持雄安新区和京津冀地区的技术外溢、人才引进、人才输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投资项目,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改善提供资本支撑。

投资机会:海外项目承包、海外项目股权投资、海外项目技术入股、海外融资上市、共建海外园区、国际营销网络与国际贸易等。

5 小结

(1)雄安新区建设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2)雄安新区具有优越的自认环境、良好的交通网络、丰富的人才资源,低廉的开发成本等基础条件,同时,处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区,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

(3)雄安新区的战略方向决定了它独特的、巨大的产业投资、技术投资、人才投资、市场投资和海外投资等战略机会。

(4)雄安新区的设立与开发,为当地政府、国内金融企业和各类投资机构、为海外华侨和国际金融投资机构等,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投资空间和机会。各类投资机构可以根据本单位的战略定位、专业领域、资金实力、资源聚集和风险控制能力,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的投资领域、主导行业、重点项目和优势企业,进行战略性投资,或者财务性投资。并以京津冀协同大格局和“一带一路”战略大手笔,在雄安新区这一张充满想象与期待的“白纸”上尽情泼墨,为雄安新区的璀璨明天、为千年大计,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事业,共同探索,共铸辉煌。

(5)雄安新区,是魅力四射、商机无限的投资洼地。其“千年”梦想,有待于投资机构和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和参与。

(作者为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执行总监,博士,政府规划与P P P专家)

猜你喜欢

新区京津冀人才
人才云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雄安新区的期许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