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的神经内科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2018-01-04季雪李秀秀

益寿宝典 2017年32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康复

季雪,李秀秀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急重症,致残率与病死率均较高。笔者就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为脑卒中患者临床护理提供依据和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随机选取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共60例,所有纳入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要求。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37~77(42.4±13.2)岁,病程3.5h~5年,其中脑梗死18例,脑出血12例;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38~78(42.6±13.4)岁,病程3.2h~4.5年,其中脑梗死19例,脑出血11例。2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 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密切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定时翻身,避免压疮发生。保证病室空气流通,定时为患者整理病床,保持病室卫生。与患者及家属积极的交流,为其讲解临床治疗与护理的相关常识与知识,获得患者的信任,帮助其消除内心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施行康复护理,如合理指导患者取何种体位,以增加舒适度,防止某些部位皮肤因长期受压发生压疮。指导患者积极的进行功能训练,不便下床活动的可采取床上卧位训练,对于可下床行走的,可附加以自理能力的训练。针对部分出现交流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还可以施以适当的语言训练,如与患者进行简单的日常内容的沟通,再逐渐提升难度,让患者挑战一些较有难度的语言训练并长期反复的练习。针对部分吞咽困难的患者,护理人员可训练其在协助下自主进食,但可以流食为主,以防发生呛咳。

对于康复锻炼,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进行四肢基础活动,包括肌肉与关节,并加强对患者的康复宣教,使其了解和掌握康复治疗的作用和意义,积极的予以配合。后期护理人员可为患者安排肌肉训练以加强肢体的锻炼[1],可以从简单的动作开始,保证锻炼时间与强度,并逐渐加大强度延长锻炼时间。对于部分适用的患者,还可以采取针灸等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障碍的疏导,改善患者的情绪与负面心态,当患者情绪低落时,护理人员要温和的与其沟通,可适当为其播放轻音乐帮助平复情绪。鼓励其积极的配合治疗[2]。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以帮助患者获得来自家庭的支持,进一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1.3 护理效果判定标准 观察并记录:(1)临床护理的有效率;(2)患者生活质量评估;(3)运动功能评估;(4)病情进展与改善;(5)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对上述内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有效率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护理效果比较 [例(%)]

2.2 生活质量与运动功能 观察组生活质量与运动功能改善均较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亦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生活质量与运动功能比较(±s,分)

表2 2组生活质量与运动功能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生活质量 运动功能观察组 30 33.21±11.59* 58.66±7.47*对照组 30 42.77±13.98 61.35±6.98

2.3 病情进展与改善 观察组病情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病情改善情况比较 [例(%)]

3 讨 论

神经内科相关的脑部疾病在近一段时间发病率呈走高趋势,病情种类也增加且更加复杂。但神经内科收治最多的仍然是脑卒中患者。该病多发于高龄老年人群,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卒中发病正呈现年轻化趋势[3]。脑卒中临床发病急骤且复杂多变,以往技术较为落后的时期里,脑卒中的致残率与病死率极高[4]。近年来,伴随医疗技术的发展,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方法逐渐出现多样化,致残、病死率得到明显控制。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但后期的护理与恢复亦不可或缺,很多患者出院后生活难以自理,给自身与家庭都造成了较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5]。因此,临床的康复护理就显现出它的价值。积极有效的临床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6,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接受了康复护理,其护理有效率、生活质量与运动功能的恢复都较对照组明显,病情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也较高。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不仅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更可改善其生活质量与运动功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倪忠梅.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2):165-166.

[2]刘桂玲.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1):91-92

[3]阮爱梅.神经内科护理汇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生(下旬刊),2012,3(11):274.

[4]徐有俊,秦子琈,赵悦.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2,3(20):274.

[5]王玉红,刘冰之.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9):1834.

[6]白晶.神经内科护理中关于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239-240.

[7]陈佳丽.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32):116-117.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康复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