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教学方法 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2018-01-03邱银山
摘 要: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教师在不停地讲,学生像机器一样被动地接受,致使在长久的数学学习中,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没有学习的激情与动力,学习的效率不尽人意。
关键词:教学方法;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主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因此,教师要改变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呢?
一、 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地位,忽略学生学习的过程,致使学生对学习数学毫无兴趣,消极以待。因此,要想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乐学、爱学。像在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实际图画,有蝴蝶、布娃娃、天安门、气球等,色彩鲜艳的画面一下吸引了学生的眼球,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思维很快带入数学的学习中。观看完这些美丽的图画后,让学生谈谈你从这些画面中发现了什么?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的动脑思考,通过观察与思考很快的得出:这些图画的左右两侧完全相同。(学生此时还不能完全按照轴对称概念简述)教师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后,组织学生以折纸的方式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动手折纸的活动再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便投入到按教师在大屏幕上指定方法的折纸活动中。通过观察与动手折纸,让学生初步感受轴对称的特征,在累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轴对称的概念,在叙述的过程中,学生很可能会出现语言描述不全面的现象,教师要注意适时的引导与指点,比如学生在叙述轴对称概念时,只是叙述图像左右完全相同,没有“沿着某条直线”这一关键的条件,教师可以从反面引导:在图画上任意指出一条直线,问学生这条直线的左右两部分完全相同吗?学生一看,恍然大悟,明白: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的含义。这些重难点的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突破,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锻炼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培养了数学思维,教学效率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
二、 改进教学模式,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数学知识,知识的形成基本上都是教师传授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别人”给的、没有经过自己努力得到的数学知识就会被忘的十之八九,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索,只有经过学生自己努力构建的知识体系才是最牢固的,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像在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教学中,在认识了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后,教师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用自己的方法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有的利用手中的直尺测量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有的利用量角器度量等腰三角形的三个角;有的通过动手折叠等腰三角形纸片,探索它的对称性等等。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得到等腰三角的性质:两个底角相等、两条腰相等……其中重要的一条性质“三线合一”是学生通过折叠的方法得到的。“你能证明这一性质吗?”一石激千层浪,教师的问题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在激烈的讨论声中,通过众人积极的动脑思考,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证明了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这一证明过程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并且通过自主合作学习,锻煉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团队意识。学生在牢牢地掌握知识的同时,还锻炼了学习数学的能力,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 改进教学模式,分层次的教学
传统的数学教学实行“一刀切”的模式,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由于受智力因素以及接受能力的差异,在实际的数学学习中,同一授课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却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有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掌握并且能够灵活的运用,有些仅仅停留在没有理解的基础上。因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实行“分层次”教学。像在八年级数学“分式方程”的教学中,优等生不仅要熟练地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还要能够灵活的运用分式方程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中等生在熟练掌握分式方程的基础上,能够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的问题;后进生则只需要会解分式方程就可以了。通过分层次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巩固“双基”的同时,带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于科学的角度,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地从不同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能力,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田敏.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应落实知识点[J].理科考试研究,2017(20).
[2]张冬梅.浅析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18(06).
作者简介:
邱银山,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