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长效机制研究
2018-01-03宋霖
摘 要:本文基于当前新时期发展的态势下,根据我国高职院校入学新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实际情况进行入学教育长效机制的相关研究,并认为这一研究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新生入学状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从而发现当前高职新生的思想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于这些问题进行原因的阐释以及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几点相应的改进策略和方式,切实地完善高职院校的新生入学教育长效机制。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长效机制;探究
纵观当前时期高职院校的新生教育概况,不难发现很多新生由于初入高职校园,对学校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抵触心理,而且也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一些心理波动。因此,要想帮助入学新生尽快融入高校的学习和生活,就要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并加以解决,使得学生在入学教育阶段能够对自身能力进行客观的审视和了解,并且帮助学生进行未来的规划和目标的设定,从而帮助学生能够快速适应高校生活。
一、 高职院校新生的思想概况
(一) 强烈的自卑和失落感
很多高职学生有强烈的自卑和失落的情绪,大部分是由于对自身定位的偏离,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会在某种程度上认为自己技不如人、低人一等。很多学生在进入学校的初始阶段会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究其原因,学生们出现这些心理问题大多数是因为学生对学校和自身的定位不准确,而且认为自身能力水平不够高。这就需要学校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并对学生加以调整和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才能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
(二) 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
很多高职学生在进入高职学校学习的初始阶段,并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对于未来的发展和职业的定位都很模糊,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学习知识和生活方面的双向困惑,使得学生越来越缺少动力和信心,更不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
(三) 对未来迷茫和困惑
当前国家和社会形势的多变性致使学生对未来发展以及何去何从并没有很好的职业规划和就业定向,对于学习内容也没有很好的指向性。因此,会导致学生不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以及社会的要求,对于所学知识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样并不能达到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真正目的,而学生本身对于知识的学习也只是表面化,并没有根据自身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短板补齐。
二、 关于新时期下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长效机制的几点思考
(一) 创新入学教育体制
在新生报到之前要建立一个高效的入学教育体制,并且要对学生进行加强管理,保障这一体制机制的有效实行。由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新生大部分是00后,而心智尚不成熟也是造成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对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不够明确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一问题若是持续发展,就会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找不到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因此,在建立新生入学教育长效机制时,就要明确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并且要将传统的教育机制进行改革,从而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生的需要。
(二) 完善入学新生教育活动的相关考评工作
在学生初入高职院校时,学校要完善对新生教育活动的相关考评工作,对学社实行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设计更有指向性的新生教育活动,使得活动的内容能够更为丰富化,形式更为多样化。与此同时,学校和教师也一定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择业观,并且要将职业规划理念渗透到学生的整体学习过程中。
(三)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生们在入学始初,对于一切有好奇之心,学校和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阶段,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得学生对于接下来的学习生活有着更多的期待和憧憬,教师也要为学生创建一个学习氛围浓厚且轻松的班级环境,积极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也为学生组织更多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使学生建立起对高职院校教育的信心,督促学生在三年高职教育学习生涯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水平,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从而为国家以及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三、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要给予新生充分的关注和入学教育,并引导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学习生活心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学校也要重视新生在入学初始所表现出来的焦虑感和负面情绪,并对此进行推心置腹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使得學生能够对自身进行正确的定位,并且客观地评价自身的综合能力,并且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在高校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能力的完善。与此同时,学校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更要尊重学生发展的规律,从而帮助学生能够全面提高自身能力。
参考文献:
[1]马瑜,赵海阳,王朝辉.构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长效机制方法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05):50-52.
[2]周静.新形势下建设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02):58-61.
作者简介:
宋霖,江苏省泰州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