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中技术素养培养探究
2018-01-03卢霖
摘 要:当今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生活在现代社会当中,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技术素养,并且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也成了当代人的自我追求。因此,我国教育界对于科学技术素养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在中小學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它对小学生的科学与技术认知有着启蒙的作用,它的宗旨是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每个人的成长发展都离不开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培养小学生科学技术素养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技术素养培养
一、 引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进步。自20世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水平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不断提高。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是否强盛的关键因素。教育是立国之本。少年强则国强,要提高我国国民的科学技术素养,必须从小学开始抓起,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让学生充分认识科学,了解科学,掌握科学技术。那么,在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中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呢?
二、 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中技术素养培养的意义
小学科学课程的宗旨是培养科学素养,它是为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而设立的课程,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掌握科学实验的方法,享受科学的乐趣,使学生接触科学、了解科学,形成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良好品质,学习科学这门课程,有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能丰富小学生的童年生活,促进小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进行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同时也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还是有效培养学生科学技术素养的主要途径。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促进时代发展、促进民族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对国家培养人才素质的需要。
三、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实施现状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日益提高,但在国际竞争越发激烈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因此,落实科学教学,培养小学生科学技术素养的意义十分重大。然而,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十分堪忧。目前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实施存在以下问题:
(一) 学校领导不够重视
在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教学理念下,要求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全面发展,而小学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一阶段,作为基础教育,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实施没有得到彻底落实,学校领及老师对于科学课程不够重视,形成了以语文和数学为主要课程的现状。
(二) 学生对学习科学课程内容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学校对科学课程的忽视,导致学生对科学内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纵观我国小学课程教学,主要以语文和数学为主,很多时候甚至出现把其他学科课换成语文数学课,长此以往,学生出现其他课程可有可无的心理。
(三) 缺乏教学资源
在我国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后,小学课程中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新后的小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新的教学资源,而在我国部分小学中,科学教学设备严重缺乏,学校只能依靠政府拨款置办科学教学仪器,学生没有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
四、 培养小学生科学技术素养的路径
(一) 增强学校领导及教师的科学教学理念
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首先要增强教师的科学教学理念。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学生的思维都是根据教师课堂教学方向发展,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科学教学观念,教师才会挖掘所教知识的更深层次的含义,不断升华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
现如今很多小学的校领导和教师不重视科学教育,是因为教育观念还没有更新,没有完全适应新时代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理念。因此,学校应组织教师集中学习科学知识,不断加强教师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增强教师的专业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同时,教师应自觉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自觉增强科学教学理念。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应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
(二)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1.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的求知欲非常强,他们对于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在小学阶段进行基础的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对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因为小学生的意志力比较薄弱,精力比较难集中,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防止学生被课堂外的因素影响。
在课堂中,小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他们总是会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做出一些不同寻常的举动,教师应该用饱满的热情和亲切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缩短,让每一位学生愿意亲近教师。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提前创设好课堂情境,设置一些好的问题,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对所提问题感兴趣,跟随老师设置的疑点不断思索下去。教师应该营造一个轻松的探究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中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发言,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首先,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对很多自然科学问题感兴趣,常常会提出一些出乎意料的问题,比如:鱼为什么只能在水里游而不是在地上游?苹果熟了为什么是掉在地上而不是掉在天上?为什么动物有尾巴而人没有?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小学生的思维比较简单,要给他们解释这些科学问题必须用一些简单易懂的实验帮助他们理解,在实验过程中配合耐心的讲解,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实验的乐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
其次,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玩、好动、表现欲强,要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必须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再只满足于观察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简单的科学现象,更多的偏向于想要亲自动手试一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让学生有动手实验的机会,经常上一些实践课有助于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的培养。在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同时,教师需要在旁不断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 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第一,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有效教学。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学校都配置了多媒体设施,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有效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实际生活常见的科学现象,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周围生活的各种科学现象,主动思考所观察现象产生的原理,并在已有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教师还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视频,让学生观摩学习科学实验的过程,引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第二,开展户外活动。在小学的科学课程中,自然科学是主要科学课程,而自然科学来源于自然,适当的开展户外活动,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习,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科学的神奇之处,让学生在玩耍的同时学习到相关知识,又能消除学生学习中的压力,实现有效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不止局限于书本知识,使思维更加开放。
第三,学校组织开展科学技术实验竞赛。为了更有效地落实学生科学技术素养的培养,学校应该举办科学知识竞赛和科学实验比赛,鼓励每个年级的学生积极参加竞赛,让学生在互相角逐的环境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能帮助学生更有效的记住所学知识,而科学实验比赛则能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科学知识通过实际动手的方式加深对其含义的理解。
五、 结语
通过以上探究得出,科学是当代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学技术素养是现代人类必备的基本品质。学习一定的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科学技术素养,不仅可以帮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掌握一门技术,为日常学习、生活、工作提供便利。
在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中培养小学生的技术素养,需要从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不断挖掘新的教学资源等方面入手。在科技日益更新的时代,个人科学技术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有利于学生后继升入初中、高中、大学甚至是走上社会。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基础,在小学时期奠定好基础,能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喻光良.小学科学教学陋见[J].空中英语教室,2010.
[2]兰绍平.小学科学课教师培訓策略的探讨[J].成长之道.
[3]邓冬清.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读与写,2014.
[4]赵明.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整合模式中的应用[J].教育探讨,2015.
作者简介:
卢霖,讲师,江西省南昌市,豫章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