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思路浅谈
2018-01-03王占宁
王占宁
“语文教学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说法,已经成为广大中学生学习语文畏惧心理的生动说明。尤其是初四阶段,需要对整个初中阶段文言文的重点篇目进行系统、集中的学习和复习,因此,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和复习文言文的兴趣,达成“和谐高效”的理念,取得优异成绩,势在必行。下面就谈谈我们课题组的做法:
一、营造良好氛围,消除恐惧感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因此,要想让学生愿意学习文言文,先解决学生思想上的恐惧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我的做法是:重视教师的表率作用。教师上课时要表现出对课文相当精熟,基本能背诵,对一些名人逸事、名篇名句能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得心应手。教师这样的表现能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学文言文的好处,顿生仰慕之情,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和复习文言文的热情,鼓舞学生的信心,慢慢消除学生的恐惧。
二、运用恰当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感
1.擅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当前语文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学生掌握知识是以感性知识或经验为基础,语文教学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通过直观教学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既可以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创造条件,又可以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兴趣,唤起学生的热情。语文课堂教学上的直观教学,可以使用各种教学多媒体课件、幻灯片、电子白板、教学电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复习《岳阳楼记》一文,可以让学生先观看视频材料(岳阳楼的视频电影),直观形象地了解岳阳楼的阴晴之景,再引导学生复习就会收到良好效果。
2.编演课本剧,再现古人古事
只要有故事情节的文言文都可以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来演。课本剧的编演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首先要吃透文本,把握中心和人物性格。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删情节,一般是增加情节,可以适当地删改人物动作和场景以适应演出的需要。为了使人物形象更丰满逼真,使剧本更吸引人,增加故事情节是关键,增加故事情节要始终围绕矛盾冲突与人物性格展开,人物的对话要紧凑。课本剧的编演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加入现代的东西以达到增加趣味性的目的,同时要注意刻画人物性格,突出课文主题,让学生既放得开,又收得拢。枯燥难懂的文言文,通過编、演、看、评课本剧,可以散发无穷的魅力。如学习《晏子使楚》一文,可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学生在编演的过程中,通过揣摩人物的语言,表演时的语气和动作等形式,学生不仅复习了知识点,而且对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以及人物性格的把握都加深了。
3.朗诵表演,享受古文的韵律
不少文言文虽生涩难懂,但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气势非凡、感情充沛,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是朗诵的好材料,如《木兰诗》《少年中国说》等。对于好的朗诵材料不能简单地布置学生读背,久之容易枯燥,也使学生不能很好地享受古文的音乐美。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诵表演,可以让简单的读背变得有吸引力,更好地展示文言文的音乐美,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朗诵表演可以是老师范读,单个学生朗诵,配乐表演读,也可以分组朗诵比赛,分段分句朗诵。语气和表情动作上可以是正规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夸张的形式。
4.引用故事,巧设问题
为了达到这一点,教师就应该先进行充分的备课,保证自己在课堂教学之前就对课文有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入的认识,这是一个前提条件。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用好用足课本,教师才不至于照本宣科,才能设计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来。供学生讨论的问题,要能够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而不应该是课文内容的简单问答,否则就可能陷入“肢解”课文的旧模式中。供讨论的问题应以课文为根据,但绝不能囿于课文,而最好应该是让学生通过这个问题,得到一些在课文里得不到的东西,让学生学有所得,体会到一种成就感。例如,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我们可以从唐代影响较大的历史事件“安史之乱”的故事讲起,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思考诗人“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的原因,以及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的结尾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感慨。这种能够激起学生们浓厚兴趣、学生们愿意参与讨论的开放式问题,对于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确大有帮助,你会发现我们的学生绝不只是简单接收知识的“录放机”,他们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们的“能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生在周记中还向我建议,希望以后能多问一些类似的问题,同学们讨论的时候特别来劲。
5.提倡小组学习,运用竞争机制
提倡小组学习方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引入竞争机制,运用小组的力量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有意设计一些问题,让小组成员之间加强合作,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机会,获得成功的满足。教师还可以设计小组间学习成果的展示、小组间挑战打擂台等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满足感,让学生尝到成功的感觉,尝到愉快的感觉。经常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加强实践运用,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有些学生对文言文没有兴趣,更重要的原因是文言文的作用被广大中学生漠视。也就是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多,感到学而无用。所以适当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知识的实践意义,做到学有所用。如:挑选文言文名句做自己的座右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尝试写文言文日记;办文言文手抄报;学唱文言文歌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满江红》)等。学生在实践中深感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引起新的学习需要,增强学习兴趣。
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充满着神奇的美的力量。作为语文教师让学生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千古美文中领略祖国文化的内涵,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欲望。只要成功地让学生扬起兴趣的风帆,让学生愿学,乐学,文言文学习这只“舟”必定会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