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作品内涵,熏陶学生情感
2018-01-03刘素琴
刘素琴
古诗文是先人情感思想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是现代汉语之母。很多经典之作,千古不衰,读来满口流芳。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顺序大多是:解词、翻译、分析,再划重点词句、背诵、练习、测验。学生畏惧,一是语言隔膜,二是任务艰巨,三是方法单一。简单重复的背诵默写,消磨了学生的趣味。
学生和文言文之间的语言障碍是客观存在的,不铲平这一障碍学生就没法走进。词语积累、句子翻译这些基本功是必须要做的。但古诗文教学又不能停留于“文言”的表层,要将文本中所蕴含的“文章”“文学”“文化”资源挖掘出来,加强情感的熏陶,以内在情感激发强化他们对文言的兴趣。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古诗文为例,谈谈在古诗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
一、读出情感
朗读是教师的基本功,但文言文的朗读又有其特点。咬字更清晰,吐字更有力,意群间停顿更明显,句末的语气表达更夸张。这对师生的朗读提出了更高要求。
老师要有文言朗读的经验,基本功要扎实,要深入领会,并能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和人物的语气、用意,恰当地传情达意,使学生通过聆听进入情境,从而深入理解文本。本册课本所选择的古诗文大都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来满口留香。《与朱元思书》《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水调歌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都很适合朗诵。还可以借用名家的朗读资料,让学生模仿,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感受体验古诗文的无穷魅力。
要重视老师的引领作用。在教学《水调歌头》时,老师朗读时要全情投入,抑扬顿挫,随着作者情感的变化而自然变化。其中“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是这样处理的:“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这两句问中带怨,埋怨月亮不应该厚此薄彼,为何偏偏在我与家人分离的时候才圆呢?我用反诘的语气、埋怨的语调。但后一句“人有悲欢离合……”转入另一个层次,作者经过思考后既是无奈又是理解: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那种“人合情欢天晴月圆”的美事,哪能随时遇到呢?两句之间我加了一声低沉的叹息“唉”,既包含着长长的思考,也是思考之后的结果。接下来读“人有悲欢离合”句时,经由“唉”自然转换为自我安慰自我开解,由不解到理解,由埋怨到开悟,进而平静,就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这种情感的变化,也为最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做了必要的铺垫。
二、析出情感
在本册书里,如陶渊明、宋濂、苏轼、范仲淹、欧阳修、杜甫等人,不仅才华出众,情感细腻,其人格也很高尚。在教学中,如能挖掘作者思想之精髓,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必能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
1.豁达乐观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先是详细描述了自己在“人间”和“天上”之间徘徊、犹豫不定,表达他对回到朝廷的渴望和忧虑,对身在密州自由闲适的贪恋和毫无作为的焦虑。接下来通过对月光的埋怨“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抒写出不愿和无奈。其对月亮的质问,不如说是对世道的质问。其对弟弟的思念无果,不如说是对世事的努力无果。但苏轼的特点就在这里:他有埋怨,却不被埋怨拘束;有消极,却不沉沦,而是通过更加深刻的思索,从更高远的角度审视自己的遭遇,把自己从埋怨和消极中挣脱出来——此事古难全。既然如此,上天为什么独独眷顾我呢?那么我又有什么委屈呢?心情一旦释然,就不再纠结于能否见面。
乐观的苏轼发挥天才的想象,把兄弟的情感经由一轮明月连到一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林语堂说苏轼具有“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并不是说他没有悲伤消极,而是不屈服于悲伤,不沉淪于消极。我们都有过消极,但我们缺乏很多从消极中超拔出来的勇气和能力。和《记承天寺夜游》等诗文相参照,他这种明亮的性格和动人的情感较诸同时代的其他文人,更加光彩夺目。
2.心系天下,宠辱不惊
《岳阳楼记》这一千古名篇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宇的狭隘,将自然的变化与人的心情结合起来,扩大了文章的境界。范仲淹本想借作记之机,规箴滕子京,希望能从被贬抑郁之情中走出来。并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感染老友。范仲淹这种友善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先忧后乐”的境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和抱负。范仲淹自幼刻苦读书,素有兼济天下的抱负。入仕后看到朝廷弊端重重,民不聊生,“是以肠一日而九回”,不惜得罪权贵,冒险进谏,虽屡次被贬而不悔、“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正是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使他敢言敢为,令人击节。
3.不向环境低头,洁身自好
陶渊明是一代隐士,他所描绘的“世外桃源”人尽皆知,因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冠而去,回到田园,过上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农夫生活。也许陶渊明这种消极的避世态度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他那种不为黑暗环境所浸染,不向环境低头,宁可退隐独善其身,也不愿灵魂受辱的清高,却也是那个时代难得的境界。一个人生活于滚滚红尘,能不随波逐流,能坚持自己的志向,洁身自好,不亦宜乎!
三、悟出情感
教师感受理解作品并传达给学生,有效果,但很有限。要想使学生深入领会作品的内涵,需要学生有自我探究的意愿和能力。
课文是作者诸多作品中的一篇,要想深究作品的内涵,就要全面了解他的时代、个人经历、性格、思想等。“知人尔后论文”,只有熟悉这个人,才会深刻理解作品的丰富内涵。本书所选的作品均为名人佳作,他们有时代的烙印,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有几个作者都有过交集,像苏轼和欧阳修,欧阳修和范仲淹,刘禹锡和柳宗元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讲一点故事,“犹抱琵琶半遮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自课内走向课外,自己读,可给他们推荐相关的书,如《陶渊明传》《苏东坡传》《帝国政界往事》等。也许在看《苏东坡传》时,他会对王安石产生了兴趣,在看《王安石传》时又会对司马光产生兴趣,进而对整个北宋的历史产生兴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个兴趣点,可以牵连到一个面。学生的阅读就会向纵深处扩展。
随着阅读的深入,学生储备的信息增多,对作者的了解加深,他们才有能力悟出作品所蕴含的情感。
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要想让学生理解并领会,需要教师先深入作品,挖掘作品的深刻内涵,再引导学生去感悟理解。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有能力去领悟作品的内涵,这既需要教师的指引坚持,也需要学生自己扩展知识面,提高解读作品的能力。古诗文教学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