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2018-01-03陆琳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范进中范进导学

陆琳

问题是思维之源,是思维的向导,是发展想象力的开始。初中语文教学中,深化语文课堂,首先从问题导学开始,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巧妙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对问题的探讨,激活课堂;通过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一、巧引妙导,启发学生主动质疑

1.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主动质疑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导学,简言之就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导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逆向思维以及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等的能力。而以问题引发学生质疑,是问题教学的艺术之一。如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和鲁迅的《孔乙己》中的主人公范进和孔乙己,命运基本相同,其命运的悲惨都源于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设计问题,如范进和孔乙己为什么会沦落到这地步?并积极主动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培养学生纵横联系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2.营建和谐氛围,促进学生主动质疑

问题教学中,教师应力求改变这种做法,耐心听学生问完,耐心听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和思考的方法,对问题给以充分的肯定,制造和谐的民主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发表对问题的看法。

如《范进中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范进中举后,为什么喜极而悲?”的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畅谈封建社会范进中举的疯狂丑态,抨击封建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再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包括范进、胡屠户、张静斋等人物形象的分析,再让学生针对这些人物形象、人物的语言等提出问题,然后相互质疑,相互探讨,如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前后有哪些变化?张乡绅在范进中举后,为什么又送银又送房……学会问问题,以及主动探讨问题,这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解决一千个问题,不如提出一个问题。因此,问题导学,应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应巧引妙导,引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提高质疑能力。

二、巧妙设计问题,激活课堂氛围

1.根据文题而设疑

课堂质疑,可以用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语文课堂之初,根据课文的题目来巧妙设计问题,可以直接把学生带进文本的阅读中。

如《范进中举》的阅读,板书课题后,指出作品的出处《儒林外史》,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小说中勾画了一个个“儒林”的丑恶形象。然后,话题一转,巧妙设疑:那么,文章《范进中举》又写了一个怎样的“儒林”代表范进的丑恶形象呢?《范进中举》从文题看,写的是范进中了举人这个可喜可贺的事情,与《儒林外史》的主题儒林的丑恶形象是不是矛盾呢?文章刻画了怎样的范进形象以及与之相关的人物形象?

问题如此提出,与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主题密切相关,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发学生急切阅读的欲望。

读题设问,使提问更有针对性,更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与阅读文本的关键之处进行思考,因为关键性的问题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如《我与地坛》的阅读教学时,直接提出问题:“我”和“地坛”会有怎样的关系或者联系?文章的题目以“我与地坛”作为文章的题目,你

能否猜想一下,这篇文章作者想写什么?教师提出问题后,引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如“地坛”的象征意义是什么?有效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创设情境而设疑

新课改的推进,要求教师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发问,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如《范进中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范进中举后发疯、胡屠户治疯等的情境,在这些“真实”的情境中,教师设计问题:范进一生热衷于科举考试,热衷于追求荣华富贵,但是,得知自己中举后为什么发疯?在情境中设计问题,引发学生通过情境而思考问题、理解问题,并相互交流,降低问题的难度,情境的呈现和创设,也为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打开了思路,培养了思维力。

三、注重设疑技巧,提高问题的有效性

初中语文新课标和核心素养都明确将思维力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和培养目标之一。思维力的培养的主要基石是问题,以问引思,以问促启。问题教学,应注意问题的价值,问题的有效性。

问题的有效性,首先应力避随意问、满堂问。随意问让学生感觉问题没有思考价值、缺乏吸引力;满堂问,问题“多多益善”,难以使学生对每一个问题深刻理解,学生也没有足夠多的时间去思考和探讨,交流和讨论也不够深入。为此,问题教学,应把握问的时机和问的价值,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讨论和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主观能动性彰显的时间,给学生发挥创造的机会。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落实核心素养的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工作者有必要深入研究问题教学的方法和方式,通过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思维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范进中范进导学
“范进中举”现实版
范进中彩
艺术的构思,绝妙的讽刺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范进一日游
《范进中举》导学案
范进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