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提问 提高教学实效
2018-01-03王艳华
王艳华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初中语文的教学地位日益提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随之提高,这给教学带来很大挑战。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不仅是师生互动、交流的主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具有灵活性、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孔子有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可见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对于学生认知发展有重要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在教学中,要以问题为载体,充分激发学生,让其在兴趣驱动下,带着问题展开思考,以此深入思考,加强对内容的理解,在分析、探究中解决问题,最终落实课堂目标,实现思维与能力的同步提升。
一、注重科学性,提高问题质量
所谓“科学性”,就是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具有目的明确、内容具体的特点,以此明确学生思考方向,突出重难点,引导其逐步深入,直至突破。在备课时,我会精心设计、选择问题,准确把握问题难度,契合学生实际,避免随意、数量过多,以此提高问题质量,切实发挥问题作用。
在教学《药》一课时,其中有一段是华大妈给儿子上坟时的细节描写,主要描绘了人物的神情、动作,对此我展开提问:“这段描写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以此带领学生探究主题。考虑到主问题难度较大,我就适当细化:华大妈为什么会感到羞愧?这样的表现暗示了什么?以此逐步引导,让学生在不断思考、分析中循序渐进,拨开一层层的迷雾,最终理解文章主题,落实课堂目标,实现探究能力的提升。
在这一过程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在一个问题提出以后,给其思考的时间,之后展开交流,提供表达平台,鼓励发表自身见解,以此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这样一来,就能避免传统教学中“一言堂”的问题,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其在问题引导下思考、探究。
二、注重全面性,培养思维能力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个体间存在明显差异,无论是认知水平,还是思维能力。对此,要理性看待,并在提问时注重全面性,兼顾不同层次学生需求,根据其个性特点以及个别差异展开,以此拓宽学生思维,促进其能力提升。
同一个问题,面向不同学生,会得到不同回答。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我会设置四个层次:第一层,主要是判断类,难度小,适合基础较差的学生,帮助其增强学习信心。第二层,回答一些需要具体描述的问题,难度一般,我会选择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第三层,是分析类的问题,以“为什么?”“如果”等开头,具有一定难度,对于学生知识储备有一定要求,我会选择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让其针对问题展开分析,具体阐述原因。我会选择基础较高,能力较强的学生,让他们在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突破自我,获得提升。第四层,是创造性问题,主要是发散学生思维,拓展能力的,难度很大,如果不能宏观把控的话,很容易偏题。因此,我会选择思维活跃、反应敏捷的学生回答。这样一来,就可以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根据其能力灵活设计,在问题引领下积极探究,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以此实现能力提升,获得发展。
通过这样的设计,能打破传统“一刀切”“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提供学生探究、交流的平台,让他们拥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在讨论、分享中实现思维发散、碰撞,以此解决问题,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对学困生的关注,及时引导,使其能解决一些较难的问题,以此获得成就感。
三、注重针对性,发展学科素养
提问是为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旨在促进学生理解,指导观察,或者把握概念、定义,理清文章思路,都是有明确目标的,而不是为了提问而提问。总之,提问要有针对性,不能流于形式,这样才能切实发挥作用,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
具体设计时,要结合学生实际,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最近发展区,以此激发求知欲,让其在不断突破中获得发展。在教学《故乡》一课中,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有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于这段话的含义,学生难以理解,似懂非懂。于是,为提问引导:“文中指的‘路就只是地上的路吗?”学生表示不是,我进一步启发:“‘路和希望之间什么关系?”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在班级交流,讨论后得出结论。在这一基础上,我再次提问:“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这时,学生再思考,很快得到答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把握了文本主题,对内涵有了充分认识,还经历了完整的认知过程,掌握问题探究的方法,无形中提升了学科素养。
所谓“针对性”,并不是要求一针见血,只是借助單个问题引导学生,要明确目标,紧扣预期的效果引导,围绕主题展开,不断激发学生,以此调动积极性,鼓励学生深入理解,有效把握,促进问题的解决,最终实现素养提升。
总之,有效的提问是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途径,不仅能突破传统,激发学生兴趣,还能活跃课堂,调动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使其在不断思考中获得提升,以此实现思维能力、学科素养的提升,最终落实课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