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倦怠感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01-03李波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各个高校加大扩招力度,使得高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这给高校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1]尤其是在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背景下,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但在社会新形势下作为受教育的主体,高校学生倦怠感问题凸显。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倦怠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探讨解决倦怠问题的对策,以期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和支持,同时对高校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新形势 高校学生 倦怠感 问题 对策
高等教育是关系社会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民生工程,因此培养和塑造高素质、有文化的大学生是高校教育者们的重要使命。当前,由于高校大量扩招导致学生整体生源质量下降,社会的快速变革发展与网络技术的应用导致一些不良思想、风气、现象等因素出现,高校部分学生出现精神面貌不佳、学习动力不足、文体活动参与不积极、就业创业热情不高、应对挫折能力不强等具有倦怠感的思想行为问题。这对个人、家庭、学校、社会都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积极探究和应对这一问题势在必行。
一、倦怠感的定义及内涵
关于“倦怠”的最早描述是1961年。早期对于“倦怠”的研究基本集中于工作领域。“工作倦怠”(job burnout)一词最早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洛登伯格(Fredenbeger)1974年首次提出。[2]学习倦怠(learning burnout)的概念来自工作倦怠的研究。1981年,Pines和Katry首次提出了学生倦怠(student burnout)的概念。[3]倦怠感既是一种思想上的主观认识,又是行为上的客观反映,其主要感观特征为厌倦、疲惫、沮丧、焦虑、压抑、消极。因此,总体来说,倦怠感是影响个人对待工作、学习、生活的不良心理状态。
二、高校学生倦怠感的主要体现
高校学生的倦怠感不仅仅是在感观特征上的体现,还直接导致消极行为的产生。因此对于这一现象,可以通过高校学生的具体表现特征来分析和了解。
(一)精神状态不佳、生活作息不规律
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直接反映其基本的行为举动。学生在高中阶段,学校和家庭管理严格、学习任务重、生活作息规律。进入大学后,由于管理制度的变化及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导致部分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松懈,出现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吃饭点外卖的现状,以至于自由散漫,精神萎靡不振,看待问题漠然,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越往高年级,这种现象越突出。
(二)学习意愿不强、动力不足
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在学习上意愿不强、缺乏动力,主要表现为学习态度不端正,对专业课和文化课学习热情不高,敷衍了事,上课总出现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等情况;实践学习不多,课堂内外没有深入实践拓展能力,课后时间常用来玩游戏、追剧、谈恋爱等。
(三)参与文化体育活动不积极
在文体活动参与方面,高校学生普遍不积极。各类学术文化讲座参与率低,总觉得内容枯燥、浪费时间,常常待在寝室睡觉也不愿意参加户外锻炼、体育竞赛活动。
(四)就业创业积极性不高
虽然各高校在就业创业工作推动上做了大量工作,但教师普遍有一个共识,在通知和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双选会、校外招聘会时,他们既不认真准备简历材料,也不积极主动咨询应聘,甚至也只是看看稀奇热闹。因此常常出现招聘单位人员比应聘学生多、各应聘点门清冷落的现实尴尬。
(五)应对挫折的能力不强
高校学生倦怠感还表现在缺乏应对挑战的能力,在挫折和困难面前总出现退缩和逃避的行为。例如,轻微身体不适就要请假休息,受到家长或老师的批评就因此自闭、失联等。
三、高校学生产生倦怠感的原因
高校学生倦怠感的产生由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构成,这些因素从上到下、从内到外都在间接和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因此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社会环境
在当前社会大背景下,文化、经济环境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首先,由于受高校大量扩招的影响,整体生源质量普遍下降,学生的就业及个人发展受到阻碍,学生对自己的前途有所担忧;其次,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想、风气、现象也对学生思想行为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和干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最后,网络信息技术的变革,使得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软件的使用广泛,很多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无法自拔。
(二)学校教育
高校的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高校的教学模式、管理体制、育人机制都存在较大差异,课堂上不再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下也不会布置过多的作业任务,学生学习压力较小,容易迷失自我。管理上也不是全天候的强制性方式,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时间。在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上,主要是由高校学工战线的政治辅导员教育引导,由于各高校在辅导员人数配备上都未达标,加之平时事务性工作较多,这导致辅导员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人生引领培养都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
(三)家庭影响
大学生倦怠感的出现受家庭影响因素占比较大。一方面,调查显示来自农村家庭的高校大学生占大部分,父母给予孩子厚望,希望通过知识改变家庭状况,加之父母社会地位不高、家境不好,在校受一些同学的另眼相看,内心压抑,做事畏首畏尾,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学习工作有心无力;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各方面情况相对较好的家庭,父母过分袒护溺爱,灌输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存在严重偏失。
(四)个人人生目标和理想信念缺失
順境而升,逆境而退。高校大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上也有不少问题。第一,人生目标不明确,学习拖沓,学习方法不得当,总是敷衍了事,抱着混个文凭、拿个毕业证就满足的心态;第二,理想信念缺失,遇到问题推三阻四,碰到疑惑问题总想急于求成,缺乏持之以恒、追求远大抱负的心态。
四、高校学生倦怠问题的影响及危害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责任重大。他们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因产生倦怠问题,相应地也对其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消极影响。
(一)个人角度
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倦怠问题的产生会让自己丧失生活、工作、学习的自信,感觉生活暗淡无光、工作停滞不前、学习力不从心、身心疲惫绞悴。这直接影响个人身心健康发展,并且严重阻碍个人事业进步。
(二)家庭角度
家庭是学生成長和进步的基础,父母以及整个家族对孩子给予厚望,学生倦怠问题也连带地影响家长的身心健康,并且呈现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的状况。常常引发家庭矛盾和冲突,同时影响整个家庭和家族和谐团结的不稳定因素增加。
(三)学校角度
高校既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学生青春年华的见证者。学生的优秀与否直接反映高校育人质量的好坏,因此学生在校期间的倦怠心理和行为都会给高校的人文环境、学习教育环境带来污染,损害学校办学声誉,降低大众对高校办学实力和质量的认同度和信赖感,最终影响学校的长远、健康、稳定发展。
(四)社会角度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发展的未来,对于高校大学生倦怠感的研究大多是在学习问题上,其实延伸看待,学习情况也直接关系到学生本人的就业创业目标,因此高校学生倦怠感的产生给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工作带来了严重阻碍,就业形势严峻,由此也会影响社会的发展稳定。
五、新形势下化解高校学生倦怠感的主要对策
鉴于以上对高校学生倦怠感的成因及危害的分析讨论,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改变这一现状就成为当前紧迫而艰巨的工作任务。下面从三个方面谈几点建议:
(一)强化全员育人机制,提升育人成效
社会、高校、家庭要形成全面合力,互动共赢,要加强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引导,让社会大众普遍形成干事创业、勇于奋斗的良好局面,用思想引领学生。高校作为育人主体,在强化和完善育人机制上应该下足功夫,优化和改善管理教育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育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家长要多和孩子进行内心交流、共同探讨问题,给予孩子更多关怀和鼓励,并要主动积极地与学校多联系沟通,发现问题及时应对。最终形成优势互补、成效突出的良好育人环境。
(二)树立优秀典型,以榜样作用引领思想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教师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给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以榜样力量改变人。尤其是从事学生教育管理育人工作的政治辅导员,工作中要积极深挖学生中的优秀典型,积极组织先进事迹报告会、就业创业分享会、优秀学生座谈及表彰大会,以鲜活生动的案例影响和感染人。
(三)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心理困惑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文化高速发展,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教师和家长要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特别是要引导学生拥有积极应对挫折、面对困难的宽广胸怀,要教育学生具有面对成功与失败的良好心态,要鼓励学生形成自我激励的心理暗示。最终排除各种心理困惑,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问题。
综上,大学生倦怠感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只有从多个方面、主要因素上有针对性地完善和提升,才能缓解高校学生的倦怠感,提高高校育人成效,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好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为四川文理学院美术学院)
[作者简介:李波(1986—),男,四川巴中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油画创作。]
参考文献
[1] 杨威.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管理创新的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10).
[2] 孙晓莉.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成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3] 叶展航.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结构维度研究新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12(4):44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