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事之难

2018-01-03赵琼蓉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楼房尝试想象

赵琼蓉

在老师们蹲下来靠近孩子时,会听到、看到很多个“哇时刻”,老师感激孩子带来的“哇”,纷纷记录下来,注意、识别、回应内容完整了,一个美丽的故事就诞生了。孩子们和老师都会被故事感动,可是,然后呢?然后怎么办?可爱的老师会跟随孩子的需求提供更多材料、更多空间,但不久之后,孩子最初的想法慢慢不见了,兴趣也消失了;或者逐渐跟随了老师的想法;或者孩子直接放弃了对原有想法的探究……面对孩子灵光的闪现、创意的表达,老师们最初的激动,慢慢变成了行动之难,这是为什么?学习故事为什么成了“哇时刻”的终点?为什么故事的“后来”这么难?

下面以我园最近十分火热的故事——《再次站起来的“楼房 ”》为例,谈谈我的感悟。故事中的孩子在游戏时很自由,自由首先体现在材料使用上,有两个孩子用水彩笔作为搭建材料。作为实验班的中四班老师,她们在实践中逐渐摸索,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将游戏还給孩子,如何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游戏。对于故事中的游戏,教师的回应是:提供更加丰富的材料。可是“提供丰富的材料”之后呢?教师的支持仅仅是提供材料吗?

在困惑时,我得到了周菁老师的指导,现整理如下:

从上面这两张照片中寻找和孩子搭建的连接。孩子用水彩笔搭楼的时候,运用的是想象和创意。说明孩子们的想法没有被条框锁住,能自由地选择材料进行想象和创意搭建。

教师可以寻找以下线索给予支持:

1.与搭建的楼房相关的造型,如图中的中国馆等。

2.搭建楼房的可用性材料,如图中的长条形材料等。

3.跟搭建有关的想象,如材料的想象性使用,一种材料多种使用的相关书籍等。

引发的思考:

周老师的指导建议中“想象”这一个词出现频率最高,孩子的想象很重要,那么,教师需要想象吗?教师的想象重要吗?

在《学习的心智倾向与早期教育环境创设:形成中的学习》一书中提到,埃利奥特·艾斯纳提出将“拥有想象力的人描述为‘打破边界者,他拒绝接受臆断,质疑既定的东西,并且想象新的可能性”。我们期待孩子有更多的想象,引导孩子进行更丰富的想象,那教师自身的想象有多少呢?教师自己的想象力足够引领孩子进行想象吗?可见,作为教师是最需要先进行想象的群体。教师的想象应该更加多元,多于孩子的想象才有能力支持孩子更多的想象。

基于周老师的指导建议,结合我园教师在践行“注意、识别、回应”思维建构课程的过程中,遇到的教师如何更好地支持幼儿游戏的问题,我进行了思考,究其表面原因是教师不够懂孩子,究其深层原因则是教师的思考不够。

下面以自我提问的方式来反思这两个层面的问题。

问题的表面:教师不够懂孩子。

1.对孩子的年龄特点了解不够。——尝试问自己:他在玩什么?

2.对孩子的需求了解不够。——尝试问自己:他想要什么?

3.对孩子的游戏内容了解不够。——尝试问自己:他需要我做什么?

问题的深层:教师的思考不够。

1.对孩子的内心需求思考不够。——尝试问自己:他为什么会这么玩?

2.对孩子的游戏内容的原因思考不够。——尝试问自己:他为什么想要这些?

3.对孩子游戏需求的思考不够。——尝试问自己:他为什么需要我做这些?除了他需要的,我还能做什么?

在探究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孩子遇到问题,教师要多问问自己为什么;教师遇到问题,课程管理者同样要问问自己为什么。只有一个个为什么得到了解答,我们的故事才能延续,才会更加动人。

猜你喜欢

楼房尝试想象
快乐的想象
“楼房”与“平房”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尝试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