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语文主题学习”单元整体备课
2018-01-03陶小平张广东
陶小平 张广东
如何进行“语文主题学习”单元整体备课?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我们总结出了“研读教材,确定主题→紧扣主题,制定目标→围绕目标,整体构思→根据构思,编制学案”这一基本流程。下面,以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5组教材为例,具体谈谈我们的做法。
这组教材以“科学精神”为专题,选编了《跨越百年的美丽》等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科学精神做出了阐释。外加“单元导读、课后习题、阅读链接、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等内容。
一、研读教材,确定主题
进行“语文主题学习”单元整体备课,单元主题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如何确定单元主题,即找准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用主题”呢?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前要做到“五研读”,即研读单元导语,研读文本,研读“泡泡”里的提示,研读课后习题,研读“交流平台”等。
单元导语,一般简明地告诉我们学习本组教材要达到的目标;文本是落实整个单元学习目标的主要载体,是单元导语中提出的学习目标的具体化;“泡泡”里的提示、课后习题、“交流平台”等是整个单元学习目标的显性化。如“科学精神”的单元导语中明确指出:“本组课文将着重让我们感受在每次成功中不可或缺的科学精神。”“学习本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还要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通过“五研读”,我们明确地感受到本单元的“语用”训练点较为集中地指向“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观点(道理)”。于是,我们确定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科学精神”,“语用主题”是“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观点(道理)”。
二、紧扣主题,制定目标
学习目标的制定,不要贪多求全,尽量少而集中。学习目标的描述不要太空泛,要具体、准确,具有可操作性。
依据研读教材后所确定的“双主题”,我们制定了本单元的学习总目标:(1)概括具体事例,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的内涵,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体会作者用具体事例表明观点(说明道理)的写法,并试着运用到习作中去;(3)拓展阅读科学家的传记和其他科普作品,培养科学精神。
学习总目标中的“目标1”和“目标3”是指向“人文主题”,“目标2”是指向“语用主题”。目标非常集中。而且,目标的描述具体、准确,具有可操作性。
三、围绕目标,整体构思
“语文主题学习”单元整体备课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教学资源的整合。要想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必须围绕已制定的单元学习目标,进行整体构思。
整体构思要解决三个问题:(1)确定单元学习的整体思路;(2)确定单元学习资源的整合策略;(3)确定单元学习的基本课型。
围绕制定的单元学习总目标,我们确定了本单元学习的整体思路:以打通“两个联结”为抓手,实现“单元结构化”整体推进。“两个联结”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联结,文本阅读与写作表达的联结。
为了实现这一整体思路,我们确定了本单元学习的资源整合策略为,指向阅读方法的资源整合和指向写作表达的资源整合;本单元学习的基本课型是“单元整体预习课、精读引领课、方法运用课、丛书阅读交流课、习作指导讲评课、综合整理汇报课”。
基本课型中的“精读引领课、方法运用课”指向阅读方法的资源整合策略;“习作指导讲评课”指向写作表达的资源整合策略;“单元整体预习课、丛书阅读交流课、综合整理汇报课”指向“双基”的落实。同时,这六种基本课型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很好地体现了本单元学习的资源整合策略,有效实现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联结,文本阅读与写作表达的联结,进而实现了“单元结构化”的整体推进。
四、根据构思,编制学案
单元学习主题确定了,学习目标制定了,整体构思也有了,接着就是编制学案。学案的编制以前面确定的六种基本课型的方式呈现。在编制各基本课型的学案时,一定要牢记各课型的课所承载的单元学习总目标。也就是说,编制各课型的学案时,要紧紧围绕单元学习总目标展开,从学习内容的选择、目标的制定,到学习流程的设计等,都要紧扣单元学习总目标。下面以本单元的“精读引领课”为例,说说我们是如何编制学案的。
本单元的“精读引领课”主要承载的学习任务是本单元学习总目标中的“目标2”的落实,即“体会作者用具体事例表明观点(说明道理)的写法,并试着运用到写作中去”。因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主要用三件具体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这一道理。《谈骨气》在写法上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非常相似。为此,我们选取的学习内容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和《谈骨气》。
制定的本单元的“精读引领课”的学习子目标为:(1)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正确理解“司空见惯、见微知著”等四字词语;(2)研读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理解课题的含义;(3)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学习用事例说明道理的方法,迁移阅读,并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这一子目标的制定,主要侧重于本单元的“语用主题”,并兼顾“人文主题”,是本单元学习总目标中的“目标2”的生发与细化。
我们设计的学习流程是:
1.激趣导入。
真理和问号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这一环节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导入新课。
2.整体感知。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表格。
这一环节用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读懂文本所写的三件具体事例。
3.研读悟法。
(1)认真阅读文中的三个事例,小组合作完成下表。
(2)探究“叙述的详略”与“要说明的观点”之间的关系。
三个事例中,至于实验、研究的过程,只是一带而过,是作者忽略了吗?这是为什么呢?
4.探究“选取三个具体事例”的必要性。
作者为什么要选取三个事例?只写一个行吗?两个呢?为了让读者信服,那我们干脆多写几个好不好?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经历三次探究,从而习得“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方法。
5.方法迁移。
阅读《谈骨气》,完成下面的练习。
(1)《谈骨气》一文首先提出论点( ),接着用孟子的话( )对论点进行解释,然后运用了三个典型的事例紧紧围绕孟子的话进行论述,最后要求我们( )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谈骨气》一文写了哪三个事例?这三个事例能调换顺序吗?
这一环节既固化了现学的方法,又检验了学习效果。
6.实践运用。
完成小练笔:选取三个具体事例,说明“水滴石穿”这一观点。
运用是最好的学习。这一环节不仅指向阅读,更指向表达,使读与写有机地融为一体。
这五个环节紧紧围绕本单元“精读引领课”的学习子目标展开,每一步的學习都直接指向某一学习目标,层层推进,逐步落实。这样的学习才会更具实效,也必然更加高效。
总之,在单元整体备课时,“研读教材,确定主题”是备课的基础,“紧扣主题,制定目标”是备课的灵魂,“围绕目标,整体构思”是备课的骨架,“根据构思,编制学案”是备课的血肉。这四点环环相扣,互为依存,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