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往事

2018-01-03顾晟涵

时代人物 2018年6期
关键词:周信芳英华周家

顾晟涵

麒麟童

周信芳六岁时随父周慰堂旅居杭州,从陈长兴练功学戏。七岁开始登台,所以艺名就叫七龄童。第一次演出时,写海报的老先生听错了'把他写成了麒麟童,从此将错就错。周信芳少年成名,十三岁便与梅兰芳在北京城搭班唱戏,当时民间流传着“生儿当如周信芳,娶妻当如梅兰芳”这样的话。

眼看周信芳就要大红起来,偏偏变声期来了。一场感冒过后,他竟然像当年父亲一样“倒仓”了。清亮的嗓音变的闷哑低沉,尽显沧桑。周信芳不甘心,有经验的师傅也不忍心,教他早起吊嗓,不到一年竟钻研了一套独特的唱腔,一手打造出了“麒派”。为了弥补嗓音上的不足,周信芳后来逐渐将精力更多的放在剧本研究与舞台表演上。他是戏曲界出了名爱读书的人,并且是第一个将“导演制”用于中国戏曲的艺术家。

建国后,周信芳一直在文化部门担任要职,1949年10月1日,还与梅兰芳、程砚秋等几位戏曲界代表,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了开国大典。1965年,江青到上海京剧院“抓现代戏”,让上海京剧院停下所有工作,专搞《智取威虎山》与《海港》。周信芳认为这样做不符合艺术规律,后又因《海瑞上疏》被诬蔑为“大毒草”而受到迫害,于1975年病逝。

周信芳十七岁那年,听从父母的安排,娶了武旦刘祥云的女儿刘玉矫。妻子比他大四岁,一直在乡下生活,两人平常交流甚少。而且周信芳常年去各地演出,夫妻两人长期分居,几乎没什么感情。最后真正陪伴周信芳走完一生的,是裘丽琳。

沪上名媛

裘丽琳是上海滩的首席名媛,大户人家的千金,拥有着四分之一的苏格兰血统,从小接触的是西方教育。这样的窈窕淑女,走到哪都让人眼前一亮。可这位裘家小姐只是在戏台底下看了一眼扮演张良的周信芳,便芳心可可、欲罢不能。裘丽琳胆大心细、不让须眉,她略施小计、安排了一场慈善筹款会,冠冕堂皇的将周信芳请了过来。那时候上流社会的活动是不会邀请这些“名伶”参加的,但裘丽琳不管。

二人因戏结缘,一见钟情。但在上海,他俩都算是人尽皆知的人物,所以只能偷偷摸摸的见面,甚至在坟场约会。但恋情还是被小报记者曝光了,裘丽琳被母亲禁足在家,俩人只能书信来往。为断绝两人的情愫,裘母很快便为裘丽琳寻得一门亲事,彩礼都已经收下。裘丽琳心中发狠,趁着家人看管懈怠,穿着睡衣拖鞋逃出家门。当晚二人逃到苏州一个偏僻的小旅店,以兄妹相称用假名字登记。将裘丽琳安顿好,周信芳又连夜赶回上海。裘丽琳的哥哥在苏州找了通宵无果,反而收到周信芳正在上海演出的消息。心里气不过,返回上海举着枪质问周信芳妹妹的下落,但周信芳怎么也不松口。

尽管逃了出来,但裘丽琳知道母亲不会就此作罢,于是三番五次写信请求家里的谅解,得到的却是母亲登报与她决裂。她怕周信芳被家人威胁,就请了律师为自己辩护。直到三女儿出生,僵局才得到缓解,之后两人在上海补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

周信芳虽是名角儿,收入也不少,但他母亲嗜赌成性,周家常常入不敷出了。据说二人住的小别墅都是裘母心疼女儿买下的。为了扭转家里的经济状况,裘丽琳接管了家中财政大权,还做起了经纪人跟戏院老板周旋。她让周信芳专心演戏,自己来打理周家的大小事务。三十年代初,周信芳与上海天蟾舞台合作,被克扣月银不说,还被流氓威胁:若是敢在其他戏台演出,必要他性命。裘丽琳闻讯大怒,随身揣了把枪护送周信芳去演出,后又使出八面玲珑的名媛手段,求助于黄金荣儿媳李志清摆平了此事。上海沦陷后,周信芳被逼为汉奸特务吴四宝唱堂会,却又因唱了一曲“追韩信”,被吴四宝认为是有意讽刺,遭到绑架。裘丽琳几乎卖掉了所有陪嫁的首饰,通过李志清向吴四宝的妻子下跪求情,才把周信芳救出来。

但经过无数次大风大浪的裘丽琳,终于没有躲过文革这一劫难。1968年,裘丽琳惨遭毒打以致肾脏破裂,因没能及时救治而在医院的走廊中去世,终年63岁。

周信芳与裘丽琳育有四女二子,上世纪四十年代起,除了长子周少麟,裘丽琳将其他5个子女相继送到国外。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她的做法,认为孩子还小应当留在身边教导。孤身去了国外,被欺负事小,万一学坏了怎么办?裘丽琳从小就在上海一所由天主教创办的寄宿學校读书,接触的都是西方文化,她比家中任何一个人都要了解西方教育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她从乱世中走来,敏锐的直觉告诉她,将来一定会有一场大风波席卷周家,不如趁着短暂的太平,将孩子送出国,或许能够逃过一劫。后来发生的事也证实了,她的选择没有错。

花自飘零

多年之后,周采茨总能想起裘丽琳当时最爱念叨的一句话:“迟早有个大的搁头(上海话,迟早有个过不了的坎的意思)。”“妈妈总觉得会一个大风波来,把我们全淹掉。”

周家四姐妹,可以说各有千秋。称得上传奇人生的要数三姐周采芹。只要你看过2010版红楼梦,就—定忘不了她扮演的贾母。她的很多标签都跟“第一”有关,比如英国皇家戏剧学院第一个中国学生、第一位中国女演员参演“007女郎”、第一个登上英国伦敦西区舞台主演的中国演员……。不仅如此,她还有着多重身份,杜月笙儿子幼时的玩伴、宋家三姐妹的校友,巩俐的师姐,着实不简单。周采芹继承了父亲的表演天赋,自幼就明确自己要做演员,哪怕被别人骂是“戏子的女儿”,她也没有气馁过。被母亲送到英国留学,连水都不会烧的周家三小姐硬是逼着自己扛过了一切,包括同学对她的耻笑:“你永远不可能得到演出机会,因为伦敦的舞台上不需要一张东方人的脸”。

周采芹因舞台剧《苏丝黄的世界》一炮而红,那时伦敦西区威尔士剧院的灯箱广告上将她的名字整整挂了3年。然而不久,周采芹因投资失败,赔光了全部积蓄。但天性倔强的她却并未消沉,除了打零工维持生计,还在四十岁时重返校园,继续深造,期间还曾回国在中戏任教。虽然年事已高,但周采芹一直活跃在荧幕上,2016年与周杰伦合作了电影《惊天魔盗团2》,依旧瞩目。“我85岁了'还在工作”。周采芹常以此为傲。

二姐周采蕴算不得“奇”人。但她在晚年那出争家产闹剧中、“手撕纹身古惑老”的好戏,实在让人惊叹周家女儿的魄力。这位二小姐从小博览群书,立志要当作家。被母亲送往香港后,生活一度过得紧迫,作家梦也被搁置了。嫁人后就跟随丈夫移民美国,成为旧金山著名的美女商人。虽说比起父辈的光环以及名扬海外的弟弟妹妹,周采蕴显得有些“平庸”,但她的人生在周家子女里算是最顺遂的。

周采蕴曾和小妹周采茨一同在香港生活过,后来采茨不忍心拖累姐姐,便只身前往澳门,开始了漂泊的生活。周采茨出生时,周信芳已年过五十'对这个小女儿宠爱有加。每天一回家便要抱起她亲一亲,采茨童年时上学有专车接送,周末可以跟着父亲出去吃点心、逛书店、看芭蕾表演、滑稽戏。十二岁被母亲“赶”出家门后,就一直辗转于香港、澳门、罗马、伦敦各地。重回香港后,这位周家老幺已经积攒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再加上一口流利的英语,找一份像样的工作不是难事。她先在香港丽的电视台捧红了张国荣,后又在香港新闻处任职,结识闰蜜亦舒,业余时间还发掘了“歌神”张学友。周采茨受母亲的影响很深,为了纪念母亲,晚年与丈夫黄浩义一同在上海创办了国际元媛舞会,成了新一代名媛们的教母。

这样看来,长姐周采藻最是低调,留学后就一直定居在美国。别说她的生平往事,公开的照片都极其难寻。在弟弟妹妹眼中,周采藻是一位相对传统的女性,生活中话不多,只是默默地分担责任,照顾家人。

那周家的男人们又如何呢?

浊世佳公子

周家长子原名周菊傲,家中排行老四,是唯一继承父亲衣钵的孩子,也是因此父亲为他改名周少麟。周信芳自知唱戏这条路的艰辛,不愿让子女走自己的老路。所以周少麟跟他的姐姐们一样,从小就被送到外国人办的学校读书。但从小耳濡目染,周少麟内心对京剧的热爱超乎父亲的预料。1955年,在震旦大学攻读外语的周少麟办了退学手续,决定跟父亲学戏。正是这个选择,使得他这一生道路坎坷,颇多磨难。在父母遭受迫害的那段日子,他自己也坐了五年冤狱。父母去世后,他辗转国内外做讲演,不遗余力的保护和传承父亲一手创造的麟派艺术。直至晚年受帕金森病痛的折磨,也没停止工作。

周家的后代中,最数小儿子周英华有那种名门公子的气质。他不仅在海外打拼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还跻身名流社会,被人称作华裔食神。

周英华跟三姐离家时才十二岁,他对突然发生的一切充滿着惊恐,不理解母亲的狠心和父亲突然的冷漠。他自小体弱多病,时时有佣人看护,他享受着周家公子的待遇。但突然有一天,他被送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失去了一切庇护与优待,这对他内心有着极大的的冲击。初到伦敦,周英华跟姐姐采芹一起投身演艺界,但他没有姐姐那么幸运,客串了十几部电影还是不温不火。他十分理智,这条路行不通那就换一条,随即进入圣马丁学院学习绘画和设计。周英华开过几次画展,设计过海报,但他骨子里的优越感以及长期在内心无法消解的被歧视的痛苦,并没让他满足于现状,他心里早已规划好一份宏图大业。

周英华先是设计并经营一家理发店,又在生意最好的时候卖出去。然后他转而开设顶级中餐厅用了几乎所有的积蓄创立了自己的餐饮品牌Mr.Chow,瞬间便在名流食客间爆红。他说:“起这个名字就是为了让西方人能够尊称我为‘先生,不再小瞧中国人。”然而这些成就与周英华的婚姻史相比,并不是最让人羡慕的。周英华有过三段婚姻,而且每一任周夫人都不简单。

第一任妻子格蕾丝是六十年代最炙手可热的超模之一,21岁便登上了《Vogue》杂志的封面。但在事业最高峰却不幸出车祸,面部受到重创,难以再从事模特工作。她并没因此退出时尚固,而是转战幕后,在Vogue杂志做起了编辑,后来甚至成为“统治”美国时尚固安娜·温图尔的左膀右臂。《时代》杂志曾经这么评价她:“如果安娜是教皇,那么格蕾丝就是米开朗基罗”。周英华和格蕾丝于1968年完婚,但婚姻仅维持一年便告终。

第二任妻子周天娜名声更是显赫,巧的是这位德日混血的姑娘也是超模。凡是见过周天娜本人,都会惊叹于她的长相,相传很多客人之所以去就餐只是为了一睹她的美貌。有人甚至说她是第二个奥黛丽·赫本。两人相差十二岁,但相识不到一年,周天娜就答应了周英华的求婚。那时Mr.Chow的生意正做的风生水起,周天娜安心做着周夫人,渐渐淡出模特界。后来周天娜也开始经营自己的事业,做起了珠宝设计,看似俩人正向更高台阶迈进时,周英华却因获知失联已久的父母过世的消息而深受打击,郁郁寡欢。二人性格上的差异与不合也因此渐渐显露了出来,到了1989年,这段羡煞旁人的婚姻画上了句号。

比起两位前任,周英华的第三任名媛妻子Eva Chun就显得普通一些。Eva Chun是个韩国设计师,与周英华相识于一个派对上,两人于1992年结婚。女儿出生后,Eva便放下自己的事业,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帮丈夫打理着餐厅的生意。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周英华重拾画笔,借助艺术创作来怀念自己的父母,抒发心中的遗憾,迎来自己又一次艺术巅峰——这是他用自己的方式来传承父亲的麒派艺术。

后起之星

周家第三代子女,在先辈光环的照耀下依旧瞩目。尤其是周英华的女儿周佳纳,是美国社交圈里名正言顺的华裔名媛。周英华为其取名China,就是因为谨记年幼离家时父亲对他的嘱咐:“永远不要忘了,你是一个中国人。”

在外界看来,周佳纳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幸运儿,光是家庭背景就已经让她赢在了起跑线上。父母交际圈里的人物都是各界的翘楚,从小到大她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接触到最好的资源——包括男朋友:不管是马克·沃尔伯格还是基努·李维斯,都是好莱坞名炙一时的演员。除此,安迪·沃霍尔、哈斯·哈林等知名的绘画艺术家也是她家的常客,美国新表现主义大师让·米切尔·巴斯奎特更是经常陪着小佳纳画画。有这些大师的启蒙,周佳纳的艺术鉴赏力自然超乎常人,35岁便担任了美国真人秀节目《下一个大师》的评委兼主持人,出色且专业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周佳纳不仅拥有着天生的艺术气质,还继承了母亲周天娜的美貌与聪慧,倍受时尚界的青睐。资生堂,calvin Klein等大牌争相邀她做代言不说,著名鞋匠大师马诺洛还以China Chow命名了自己的一款高跟鞋,甚至有导演选中毫无表演经历的她做电影的主角。也许一切来得太容易反而会让人觉得无趣,周佳纳26岁便淡出社交圈,开始专注于艺术展览和公益事业。受父亲影响,周佳纳对祖父的京剧艺术非常感兴趣。近些年,她频繁来往于纽约、上海、北京和香港,每一次回到中国都不忘探寻祖父的足迹。

周佳纳淡出社交圈后,华裔名媛的位置并没有因此空缺,而是顺其自然的由同父異母的妹妹Asia Chow来接替。中韩混血的Asia虽没有姐姐那般惊艳的长相,好在极具东方女性的特点,凤眼柳叶眉,方脸齐刘海,深受时尚圈的追捧。

从上海周家走出来的孩子,没有一个是差劲的,这不仅让人感慨家族门风的影响力。和其他名门望族的后代,志趣相对单一、总要仰仗前辈的余荫不同,周家的孩子各个都是白手起家,而且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或奋斗、或恬淡、或卓尔不群。而这种分散生存、独立成长的局面,或许正是裘丽琳早在80年前就设计好的。

猜你喜欢

周信芳英华周家
杵坨
一种基于设备系统的故障预测技术
周家生
我可爱的小门牙
大师排练也不含糊
周家生
“戏子”和名媛的传奇恋歌
葡萄牙
How to Teach English Reading Effectively
周信芳旧藏反响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