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微生物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
2018-01-03王娜
王娜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微生物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50例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将其列为观察组,同时选出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列为对照组,该院为两组患者均采用生化检验与病毒抗体检测,比较其HCMV特异抗人巨细胞病毒、IgG免疫球蛋白阳性率、抗疱疹病毒HSV IgG阳性率、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抗HCMV IgG阳性率为7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0%,抗HSV IgG阳性率为8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hs-CRP、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均比对照组患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微生物感染的情况,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应注意其炎性反应与微生物感染,避免受到其作用的影响,并引起临床医疗人员的重视,做好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微生物感染;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9(a)-0069-02
这些年来,临床研究者通过实践与资料显示[1-2],无论是慢性炎症还是持续性的炎症都和患者本身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在微生物发生感染时其潜伏的亚临床病毒与不显性感染的特征给患者带来了潜在的威胁,所以针对免疫力低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医疗人员更要重视患者自身在微生物感染方面的情况。该研究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从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出100例,其中50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分别列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体现的微生物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與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出100例纳入该研究,其中有50例患者为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余50例为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将其列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符合WHO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3];②观察组患者经我院提供的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大于0.8 mm,有硬性斑块的存在,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③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实情,并同意配合该研究活动,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33~72岁,平均年龄为(42.7±10.1)岁,平均空腹血糖为(13.6±6.1)mmol/L;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为(43.3±10.3)岁,平均空腹血糖(14.3±6.1)mmol/L。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该院采用ELISA进行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所选患者的病毒抗体情况,采用免疫比浊乳胶增强法对检测患者的hs-CRP指标,同时比对两组患者在血压、身高、体重、血脂等指标方面的差异。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抗HSV IgG阳性率、抗HCMVIgG阳性率、hs-CRP、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通过相关指标的比较探讨相关性。
1.4 统计方法
针对两组患者的指标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方法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为计量资料均值±标准差(x±s)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抗HSV IgG阳性率、抗HCMV IgG阳性率
观察组患者中有38例为抗HCMV IgG阳性,阳性率为76%,对照组有25例,阳性率为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抗HSV IgG阳性有41例,阳性率为82%,对照组有30例,阳性率为6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糖化血红蛋白、hs-CRP、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观察组患者的hs-CRP、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高密度脂蛋白分别为(7.07±3.57)mg/L、(9.43±3.17)%、(1.46±0.22)mmol/L,对照组患者的对应数据分别为(4.22±3.20)mg/L、(7.55±1.52)%及(1.16±0.27)mmol/L,观察组患者各项数据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动脉的疾病,老年患者居多,会影响患者大中型动脉,导致其产生脂质代谢障碍的问题,同时血小板黏附聚集等黄色粥样情况[4-5]。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致病的原因更多为动脉粥样硬化,对其相关性进行研究,才能为临床治疗与预防提供策略与参考。
糖尿病的调整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目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不清楚,疑似与因子参与多态性影响有关。有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GLO1-7CC基因型、-7CT基因、TT基因型与健康人士相比,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值有所增加,也因此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情况和概率会大大增加,在研究中学者还表示,GLO1 C-7T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呈显著的相关性[6]。这些患者进入晚期后,其机体内的糖基化产物受体直接影响ApoE缺陷,于是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另外,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显示,高血糖还会引起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升高,这一因子对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比如蛋白质多糖合成等,还能增加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延长血管壁的滞留时间[7]。2型糖尿病患者有促炎性反应分子血清水平变化存在,这是2型糖尿病患者非常常见的危险因子,此外还包括微炎性反应反应等等。糖尿病患者的慢性高血糖,活性氧物质对患者胰腺β细胞受到影响,其内部的胰岛素抵抗被损坏,于是患者的情况就更为恶化[8-9]。由此可见,活性氧物质在2型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
胰岛素抵抗与β细胞功能是2型糖尿病主要预测的指标,但在长期以来的研究文献中,由于更多学者采用直接法研究胰岛素抵抗与分泌,所得结果较少且结论薄弱无法支撑[10]。很多医疗人员认为,要预防患者患发疾病,需要特别注意改善自身的胰岛素抗药性以及实际的分泌功能,这两个因素正是临床指标的重要标志,此外还要重视心血管异常、代谢功能异常的问题,多项研究资料显示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心血管疾病相关。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微生物感染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问题,首先就要明确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变形式,也是导致患者发生死亡的直接原因,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还有患者受到严重的微生物感染,这时患者的如白细胞介素-1、γ-干扰素等都会由于患者本身机体内分泌的问题而造成血液传导与胰岛素分泌被影响,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11]。此外,微生物感染更容易针对免疫力较低的患者有一些干扰,这些干扰通常不显性,但却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影响指标。因此临床工作人员对2型糖尿病患者微生物感染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展开及时的研究工作,对临床治疗指导有着非常重要的迫切性[12]。
在该研究中,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抗HCMV IgG阳性率、抗HSV IgG阳性率分别是76%和82%,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的对照组抗HCMV IgG阳性率、抗HSV IgG阳性率则分别为50%和60%。而在hs-CRP水平等方面,观察组患者均比对照组患者更高(P<0.05),这个结果表明患者在受到微生物感染以及相应的炎性反应时,对应的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则更为严重。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遭遇微生物感染的概率较大,两者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另外这种疾病的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影响因素还有微生物感染和炎性反應则,这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因此必须引起临床医疗人员的高度重视,同时医疗人员要注意应用这些研究结果,做好患者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参考文献]
[1] 魏丹.2型糖尿病患者微生物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3(13):72.
[2] 李恩杰,田立华,燕东海.2型糖尿病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10(1):53-56.
[3] 李惠平,王学群,李强.2型糖尿病患者微生物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6):13-15.
[4] 章琳,王小艳.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50例病原学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42-44.
[5] 侯广道,莫新玲.2型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2,32(12):1488-1491.
[6] 胡晓姣,谢璇.血清HMGB1、esRAGE水平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4(5):637-641.
[7] 刘道中.2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特点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2932.
[8] 荣光,唐炜立,周智广.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与外周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0,18(2):643-646.
[9] 阴津华,黎明,唐红丽.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0,11(18):878-881.
[10] 杜永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9(33):4571-4573.
[11] 南楠,金泽宁,杨泽.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联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2,33(4):421-426.
[12] 杨小东,王海.2型糖尿病伴发腔隙性脑梗死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7):726-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