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MRI诊断40例糖尿病脑损害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8-01-03赵国生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7期
关键词:诊断准确率满意度

赵国生

[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CT、MRI在糖尿病脑损害疾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脑损害患者,按照不同入院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CT检查方法,观察组接受MRI检查方法,对所得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诊断准确率、满意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脑损害疾病诊断而言,MRI检查方法的准确度高,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 糖尿病脑损害;CT;MRI;诊断准确率;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9(a)-0030-02

临床上,糖尿病脑损害早期症状往往表现为脑动脉硬化,患者常常感到智力降低、肢体麻木、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嗜睡。长期这样,病情恶化,造成脑损害,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因此早期临床诊断尤为必要[1]。基于此,该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采用CT、MRI诊断方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健康档案庫中抽取80例糖尿病脑损害患者作为对象。①纳入标准:经过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断,确诊为糖尿病脑损害;自愿参与该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存在认知、精神以及意识障碍,无法正常对个人意愿进行表达;无法生活自理,或者无法自行服用药物;拒绝参与该研究;病历资料不全,无法判断。其中女性48例,男性32例,年龄为(68.68±4.21)岁。按照不同入院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组间资料,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CT检查:螺旋CT检查时,该院选用美国GE公司64排128层高端螺旋GE OPTIMA660。具体检查操作为:对患者颅脑位置依次进行平扫。扫描参数设定为扫描层厚度:5.0 mm,扫描电压:120 kV,扫描电流:160 mAs。对检查所得原始容积数据予以科学合理处理,将其传递到工作站予以三维处理。

MRI检查:选用西门子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MAGNETOM Aera ,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头部摆正,并处于线圈中,人体长袖同床面长轴相吻合,这样患者头颅矢状面同线圈纵轴相吻合,同时告知患者将双手放在胸前。为了提高检测成像效果,确保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将床面位置进行缓慢地移动,保障十字定位灯纵横交点同横轴中心点、线圈纵点予以对准,将线圈中心确定线圈中心,找准具体位置,并缓慢地将患者头部送入到磁场中心处。

采用头线圈进行扫描,SE序列,T1的加权像TE=20 ms,TR=80 ms,T2加权像TE=600 ms,TR=3 000 ms,平均次数不得少于2次,层厚控制在7 mm,对患者横、冠、矢状位T1进行加权扫描,并选择方位行T2加权扫描[2]。增强扫描:按照0.2 mL/kg剂量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对比剂,扫描患者,横断、矢状及冠状位,并要求符合同T1W序列相一致的参数。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诊断情况(诊断准确情况、漏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诊断满意度予以评价:总分值<60分表示不满意,总分值60~89分则表示满意,总分值>90分表示十分满意,计算出诊断满意率。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选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搜集的数据信息予以处理分析,计数资料[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诊断情况对比

据统计得知,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2.5%,漏诊率为7.5%。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70.0%,漏诊率为30.0%。两组诊断情况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两组诊断满意率对比

据统计得知,观察组诊断满意度为92.5%,对照组为67.5%。两组数据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早期糖尿病脑损害会造成脑动脉硬化,患者往往感觉肢体麻木、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症状[3]。动脉粥样硬化会直接损伤平滑肌、血管内膜,加大周围血管壁切应力,产生大量血小板-纤维蛋白,血管供应障碍,使得局部组织出现缺氧缺血症状,诱发不同程度的梗死,如果造成梗死,骤然发病,则会迅速恶化成各种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脑损害疾病普遍出现在脑组织中大动脉与等动脉,导致相关联的动脉管腔发生不良变化,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体出血血糖骤然降低、血压迅速上升、精神紧张等,导致血管破裂,进一步诱发局部脑组织出血。相关研究[4]指出,相比于健康人群而言,糖尿病患者脑损害的风险更高,因此,早期诊断糖尿病脑损害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目前,CT、MRI是该疾病临床诊断的主要方法,其中CT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扫描技术,分为平扫CT、增强CT、脑池造影 CT三类[5]。相比于X线检查,CT分辨率高,可直观表现出病变和器官情况,检查操作简单,高效。检查过程中,只要求患者静止不动,便可完成检查,患者比较容易接受。然而,因糖尿病脑损害普遍出现于脑干、丘脑、基底节等部位,且多灶性特征明显,临床症状复杂,再加上常见无症状脑干腔隙灶的干扰,病灶微小,这无疑是加大了CT检测难度(CT只能直径小于1 cm的梗死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漏诊率。

糖尿病脑损害是2型糖尿病中枢系统并发症之一,其损害包括脑血流灌注、神经及功能损害等,能使认知下降的风险概率增加,甚至可发展为痴呆[6]。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随着MRI技术的进步,MRI已被当作为一个重要工具,用来研究糖尿病脑损伤,特别是基于血氧水平依赖MRI技术揭示了糖尿病大脑神经功能及网络的改变,已逐渐被应用于诊断糖尿病脑损害的研究中。MRI凭借其三维显像、定位精确、无骨性伪影干扰、分辨率高、敏感性强等优势广泛运用于糖尿病脑损害早期诊断中,是小脑、脑干等病灶检查与诊断的主要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出小于5 mm以及发病在24 h内的病灶。该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论同聂祥富[7]相一致。

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脑损害疾病而言,MRI检查方法临床价值高,不仅诊断准确率高,而且受检者对检查结果十分满意,值得临床学习与运用。然而因该次研究所研究的对象数量有限,且研究时间不是很长,所以,为了能够证实MRI对于糖尿病脑损害诊断的临床价值,还需开展大样本试验活动。

[参考文献]

[1]  陈成诗. CT与MRI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探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4):6866-6867.

[2]  陈体,苏雪娟. 影像诊断急性颅脑损伤中的CT、MRI诊断价值研究[J]. 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7):147.

[3]  许超,李澄,瞿航,等. 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2型糖尿病脑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87).

[4]  马丽超,李春霖. 2型糖尿病相关脑损害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J].中華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6):98-100.

[5]  韦利娥,罗瑛译.急性颅脑损伤中核磁共振成像与CT诊断价值对比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682-4683.

[6]  姚科,向敬池. CT、MRI诊断糖尿病脑损害的临床价值研究[J]. 医药前沿,2015(20):93-93.

[7]  聂祥富. CT、MRI诊断糖尿病脑损害的临床价值探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4):54-55.

猜你喜欢

诊断准确率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探讨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