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达国家和香港:体系及共性

2018-01-03

健康管理 2017年11期
关键词:设施机构康复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康复医疗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中提到,我国康复医学发起于20世纪80年代,觉醒于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真正的春天则在2012年以来。

远远落后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美国家在康复领域近百年的深耕。

相较而言,当前美国在急性期康复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日本则在恢复期及维持期康复领域颇具特色。

在我国,仅一岸之隔的香港,如今也建立了完善的从医院到社区的三级康复医疗模式。

英国

提到英国的康复医疗体系,首先要介绍的是英国的NHS(国民卫生系统),这个建立于1948年的世界上最大的由政府出资的卫生体系,本着“一旦使用,随时免费(Free at the point of use)”的原则,为6000万英国人民提供着免费医疗服务。

NHS分为两部分,初级医疗是大部分患者首先接触的机构,二级医疗又被称为急性医疗,通常,康复机构或康复科室都属于二级医疗范畴。

也就是说,住院病人或通过全科医生转诊的患者,才能享受康复服务,甚至包括综合医院的康复门诊、社区康复中心都需要全科医生的转诊。

英国的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为急诊医院(首诊)-政府购买服务的专科康复医院(住院康复)-社区康复,在三级机构之间构建以功能评价为依据的康复流程,进而形成上下互联互通的康复医疗联合体。

为了规范康复机构的设置、提高康复医疗水平,英国康复医学会(BSRM)曾在2009年出版《国家卫生体系内慢性疾病康复服务英国康复医学会标准》(以下简称“BSRM标准”),虽然该文件侧重于神经康复机构,但是也可以用来标准化其他康复领域专门机构的设置。

BRSM标准强调,康复必须每天24小时向患者开放;所有重大康复会议必须由各个学科共同参与;必须为患者及家人朋友提供及时有效的康复信息;患者出院前必须为患者提供详尽的活动计划;出院后,为患者提供详尽的病情报告、门诊或日间康复服务,若出现恶化情况,必须接纳患者重新入院接受治疗;出院后12~18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

英国康复采取的是社会模式,强调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的获得,患者在综合性医院的康复、专科康复医院据哦诊所及社区康复机构之间转介遵循一定的康复指南流程,很快从急诊医院转入社区康复,患者回到社区后,有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评估,结合患者的自我需求,综合考虑通过哪些手段可使患者达到独立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因此,英国的一系列康复流程不仅仅限于提供医疗康复服务,更多的是专业知道教育、支具的使用、社会的支持鼓励、心理辅导等。

美国

美国康复医疗机构数量众多,接近三万家,近几年趋于稳定。数量最多的是专业护理机构有15000家,占50%以上,另一个占比较高的细分是家庭护理机构,占40%左右。

整个分布呈现“正金字塔”型,急性期康复机构少,康复期护理机构多,大量病人被有效导流到专业康复机构。

美国的康复医疗是根据疾病的急性期、康复期、长期随访期设立各类康复机构,各类机构有明确的分工和康复界定,通过不同比例的报销政策,形成了机构间的明确分工,有效的缓解了急诊医院的病患压力,其三级体系包括:

住院康复机构(IRFs):限于预期在合理时间段内会有显著功能改善以及有可能重返社区环境的患者,既可是位于急性治疗医院内的独立区域,也可是一个独立机构。

长期急性护理机构(LTACs):提供急性期后康复治疗的患者住院机构。

专业护理机构(SNFs):为需要日常专业护理或康复服务的患者提供康复治疗。

根据疾病的急性期、康复期、长期随访期设立各类康复机构,相互之间有明确分工和康复界定。

美国有流畅的分诊转诊途径,入院后,主治医生根据标准的独立功能量表评估(FIM)结果和患者自身可接受的程度进行康复治疗,患者病情稳定,能够耐受每天3小时,每周5天的康复训练;若能够承受每天少于3小时,至少1小时的康复训练,则转诊至亚急性康复病房、专业康复机构或长期照顾机构。

美国的康复流程是首先由康复医師会诊并根据病情开具康复治疗和相关处方。其康复医疗模式特点是各级康复机构对患者功能状态严格把控,保险支付政策细化完善,分诊、转诊顺畅。

日本

日本根据治疗的疾病不同将康复设施的建设分为脑血管疾病康复设施、心血管系统康复设施、运动系统康复设施、残疾患儿康复设施、呼吸系统康复设施、难治性神经系统疾病康复设施,以及集团交流康复设施等七大类,其中大部分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为疾病恢复期患者。每一类又根据规模大小及人员配备情况分为Ⅰ、Ⅱ、Ⅲ型,类似于香港或美国的三级分法。

日本的康复医疗按照单位和点数收费,每治疗20min计“1单位”,在不同规模的康复设施“1单位”所等同的“点数”不同。点数收费标准相同,为“1点”计费10日元。

在社区康复设施中,“1单位”计100点,治疗费用为1000日元,而在规模较大的综合康复设施“1单位”计235点,也就是治疗费用为2350日元,医疗保险按照疾病程度分配总的点数,这种政策有利于鼓励患者选择社区机构进行长期的康复治疗,促进了社区康复医疗机构的发展。

日本的康复医疗模式特点是:康复设施建设分类齐全,重视恢复期患者的长期康复治疗,收费标准多元化。

香港

香港康复医疗服务与大陆地区类似,共分为三个层次:

区域医院内的康复机构

康复专科医院

社区康复服务网络

患者在区域医院住院日约5—7天,然后由区域医院转到指定康复医院/中心住院15天左右,最后转入社区康复服务机构。

三级康复医疗网络健全,促进了双向转诊制度的完善。另外,患者还可回家每天到康复门诊接受治疗。

目前香港各级康复医院设备齐全,能够根据患者功能状态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康复专科医疗服务机构大多拥有100—300张床位,主要针对老年常见病开展住院康复服务,日间康复生活护理和娱乐交流。

在三级体系之中,社区康复主要针对社区内的患者、残疾人,为他们提供健康教育、讲座、康复基本治疗及咨询,使社区内所有病、伤、残者能够尽快融入社会。

这种制度的完善依赖于香港政府大量资金的投入,据统计,每年政府对康复医院的拨款最多的时候可以达到20多亿港元,最少也有3.7亿港元,其中尤其重视对社区康复医疗机构的资金投入。

综上,香港康复医疗模式特点是:三级康复医疗制度完善,保险覆盖面广,社区康复医疗机构的资金投入占比较大。

猜你喜欢

设施机构康复
民生设施非“摆设”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康复治疗对周围神经修复再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