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中国义利观

2018-01-03徐秀军

东西南北 2017年22期
关键词:义利观维和援助

徐秀军

以义为先是中国倡导的正确义利观的特色,也是中国外交长期恪守的基本信念。“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自古以来,在中国的话语体系中信义一直都备受推崇,小至安身立命,大到邦交之礼。几十年来,从对外援助到坚守巴黎协定承诺,再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正在以实际行动践行“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的大国义利观。

以义为先

以义为先是中国倡导的正确义利观的特色,也是中国外交长期恪守的基本信念。在处理自身发展与世界共同发展的关系上,中国不只顾自身发展,还将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对贫穷国家重义轻利、舍利取义,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自1950年新中国实施第一个对外援助项目以来,中国不断加大对外发展援助。中国致力于消除本国贫困的同时,积极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

根据2016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元人民币援助,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各类人员1200多万人次,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先后7次宣布无条件免除重债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到期政府无息贷款债务,向69个国家提供医疗援助,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

从20世纪70年代的坦赞铁路,到2016年建成通车的亚吉铁路,都是中国践行以义为先的国际主义精神的重要见证。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面前,中国政府克服困难,坚持维护货币和经济稳定,为有关国家和地区应对危机提供了宝贵支持,在推动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增长上发挥了积极作用。2008年以来,中国连续多年成为最不发达国家第一大出口市场,吸收最不发达国家约23%的产品出口,推动了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与发展。

同时,在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中国明确提出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解决全球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借鉴。

根据2016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发展权:中国的理念、实践与贡献》白皮书,未来5年中国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6个100”项目支持,包括100个减贫项目,100个农业合作项目,100个促贸援助项目,100个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项目,100所医院和诊所,100所学校和职业培训中心;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2万个来华培训和15万个奖学金名额,为发展中国家培养50万名职业技术人员;设立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200万美元的现汇援助。中国的这些行动和承诺,既是为正确义利观提供了有力诠释,更是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理念和风范。

义利并举

在国际交往中,义利相兼是实现合作共赢的基本要求。所谓义利并举,放在国际关系上,反映的是利益与责任兼顾,权利与义务相一致。

当前,一些国家的政策调整以邻为壑,保护主义和内顾倾向不断加重,一味追求权利和利益,尽力逃避国际责任和义务。短期来看,这些政策以损害他国利益增进了自身利益;但长期来看,这些政策必将引发其他国家针锋相对的政策调整,并由此形成不公平竞争甚至是相互敌对的国际关系氛围,最后大家都是输家。为此,要坚持义利并举,倡导合作共赢。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不断提升并日益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在全球性问题面前,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并且也无法依靠一己之力寻求解决之道。在一个联动的世界中,一国内部问题往往也会超越国界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并且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往往也离不开其他国家的支持和配合。

在处理对外关系中,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合作、协调与对话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积极参与和推动双边、区域和全球多边合作进程。中国还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引领国际合作进程,通过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加强国际合作提供交流平台,为新时期的国际合作贡献了中国力量。

从根本上讲,合作的目的在于实现互利共赢,这是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合作的过程中,要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让所有参与方都能夠公平合理地分享到付出努力带来的收益。全球问题的根本解决,不能仅靠个别或少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而是要依靠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均衡发展,要让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行进在和平和共同繁荣的轨道上,并在关系和谐、利益分享的基础上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在国家发展和全球治理领域,各国目标和重点不尽相同,但只有将全体人民和所有国家的共同利益放在首位,发展和合作才能拥有可持续性,并由此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破解全球困局

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明确指出,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这些挑战之所以形成并长期存在,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全球主要国家扭曲的义利观,重利轻义,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抛弃信义、情义、正义和道义。

在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中,中国一直是世界和平的坚定支持者和重要贡献者。自1990年4月中国军队第一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中国已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3.5万余人次,先后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中国是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维和摊款出资额居世界第二位。

同时,中国积极支持和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全球发展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是第一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使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国家,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十八大以来,中国对精准扶贫进行了战略部署,将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的发展成就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并为全球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在全球治理上,中国明确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理念,并已成为重要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共商”、“共建”和“共享”共同构成了中国全球治理理念的有机体系。在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上,为了应对全球挑战和促进国际合作,中国贡献了新的方案,并推动世界主要国家达成共识。中国的全球治理新理念和新方案,不仅是对当今世界“逆全球化”思潮的有力回应,更重要的是为应对全球治理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莉荐自《环球》)

猜你喜欢

义利观维和援助
中国对外援助的那些第一次
真假学术视角下大学生义利观的研究
论“正确义利观”的当代价值
向维和英雄致敬
海外维和
儒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探讨
海外维和步步惊心
近代绅商阶层产生的文化渊源
海地大地震重创维和总部
第十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1批受援助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