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语法体系研究中的两个理论问题
2018-01-03薄淏予张睿
薄淏予 张睿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同世界的经济交流不断加强,汉语也随之成为许多国家学习的第二语言,汉语学习已经成为一种热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其教学语法体系和理论语法体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与作为母语的汉语相比较,对外汉语语法体系有其自身的特点。文章就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以不断完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一、语法概述
“语法”一词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00年的古希腊,它来源于希腊语教师狄奥尼休斯所著的《希腊语语法》,书名中“Grammatike”就是“语法”的最早词源,译为“写作技巧”。经过不断的发展,语法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语音学、词法、句法、语义等都是语法的重要内容[1]。语法分为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其中,理论语法就是语法学家根据自己的语言观和方法论,对某一具体语言语法进行分析描述,侧重于理论分析;教学语法是根据教学要求而制定的语法系统,它侧重于语法功能的描述。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是互相依存的,理论语法是教学语法的基础,教学语法推动理论语法的发展。
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应用策略
1.坚持实用性的原则
对外汉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教学时也要以此为导向,让学生掌握在何种背景下使用怎样的表达方式,这是教师的教学重点。学生学习语法的直接目的就是使用汉语,因此,如何正确使用汉语是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教师要多举例。举例教学是对外汉语常用的方法,在举例时一定要注意,例子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最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场景,这样才会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语言的使用情境,提升學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尽可能不要使用语法术语。对学生开展对外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使用汉语。因此,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课堂上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语法术语比较晦涩难懂,而且容易与学生的母语造成混淆,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少使用这些语法术语,也不要过多地纠结于给学生解释概念,只要学生了解内容即可[2]。
例如,在教学生学习“主意”(zhǔyì)一词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喜好设置趣味性的情境。在课堂之初,教师可以问学生:“同学们,辛苦学习一周,大家都会在周末干什么?”学生踊跃回答,有的说去打球,有的说听音乐,有的说打牌。然后教师再引入教学内容,对学生提问:“你觉得他的主意怎么样?”并加重“主意”的读音,进行强调。接下来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对话练习,问学生“你觉得打球这个主意怎么样?”“你还有什么主意?”等,让学生掌握“主意”的应用。
2.遵循比较性的原则
要想学生掌握汉语的用法,就要利用非汉语的语言进行对比,加深学生的记忆,这也是第二语言学习最基本的方法。母语是人类一出生就接触的语言,每个人都具备母语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语法的比较,找到汉语与其母语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在此基础上,还要将学生母语的负迁移降到最低,避免学生发生混淆,犯一些低级错误。
3.注重文化性原则
由于各个文化的历史不同,根植于其历史之上的文化和语言也各不相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要注意这一问题。例如,在中国社会背景下,“狗”这个词汇常含有贬义,例如“走狗”“猪狗不如”“落水狗”等。但是,在英语国家,“dog”的含义完全相反,他们认为狗是一种忠诚的动物,通常被视为正义的化身,例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中国同世界的交流日益密切,为更好地同中国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汉语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第二语言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了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质量,完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充分发挥其语言“桥梁”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德金.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语法体系研究中的两个理论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6(2):30-39.
[2]白 璐.中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