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馆服务的遍在化
2018-01-03金昆
金昆
关键词:遍在图书馆;遍在化;遍在服务
摘要:遍在图书馆是一个崭新的图书馆概念与事物,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遍在化图书馆突出遍在化服務,围绕服务范围、对象、内容、功能、场所、空间、手段、机制的遍在化等内容开展服务。图书馆遍在化的发展趋势,除了要有传统图书馆的服务,还需要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读者多元化、即时性的需求。图书馆只有适应新时代读者的需求,提升遍在化服务能力,才能在信息时代发挥巨大功效。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12-0091-02
1遍在图书馆与图书馆服务的遍在化
当前,图书馆逐步建成传播信息资源、提供知识服务的综合平台,这些信息、资源以及服务包括书目指导、目录、数据仓库、数字图书馆、远程学习、数据库、政府文件、指南、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特藏、虚拟教室、虚拟参考咨询、虚拟旅行和其他特殊项目。2003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遍在知识环境”的概念,即针对网络的日益发展,本着所有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搜索人类所有的知识,而不会有时间、地点、文化、语言的障碍,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最高目标“5A”,即任何用户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均可以获得任何图书馆拥有的任何信息资源。
所谓服务就是为他人做事或者满足其需求的活动,服务可以提供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但服务本身又在创造价值,是某个时间或某个地点为他人提供收益的活动。图书馆服务处于社会大环境之中,其服务受到若干综合因素的制约。在当前互联网已经渗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情况下,图书馆的服务必然要服从于信息网络时代的要求,其服务应满足任意一个用户在任意地点、任意时间均能无障碍获取世界上任意一个图书馆所拥有的任意文献资料的需求。所谓遍在是应时代要求而出现的,其所提供的服务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人群的各种需求,是图书馆发展的新趋势之一。
2服务范围与服务对象的遍在化
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一般都有明确的界限与规定。因为图书馆一方面会受到经费、场地、馆藏量等内部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也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约,如知识产权法、版权法等法律法规的约束。所以,面对公众,实体图书馆必然会有一定的限制,如对读者有馆内用户(已办借书证或阅读证等证件者)和馆外用户之分,尽量以有限的资源满足尽可能多的读者的阅读与信息资源服务的需求。这样的服务只能满足馆内用户的需求,而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不断增大,上班族没有太多的时间到实体图书馆查阅资料,更多的人希望能够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因此,遍在图书馆的兴起既能够满足这类人群的需求,也极大地扩展了实体图书馆的服务空间、时间与人群。图书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移动数字技术,乃至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保证服务的遍在化,发挥馆藏资源的最大效用,满足不能入馆的读者的需求,真正做到平等地为每一位读者提供阅读服务的目的。
3服务内容与服务功能的遍在化
提供信息资源、文献资料、图文档案等服务是各类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职责,从古至今,从海外到国内,图书馆的这个职责是其存在的基础与意义。信息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4G、5G通信技术的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馆也不能忽视这些变化与变革。图书馆要想在未来发展中有所突破,必须利用这些新技术来完善自身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让具体的物质文献数字化、虚拟化、网络化,不断开拓馆藏信息资源的服务范围,适应读者不断变化的需求,确保信息文献服务的核心作用不断加强,因此“遍在化”服务能力建设是图书馆今后发展的重点之一。同时,对读者来说,图书馆的馆藏量与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读者所关心的是当自身对某方面信息资源有需求时,希望能够通过图书馆快速查阅并获取有关信息。在数字化社会背景下,读者对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知识资源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图书馆传统的图书服务显然无法满足读者的这种需求。因此,图书馆必须进行信息化、数字化、移动化的转变,提升“遍在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否则图书馆就会被时代所抛弃。
4服务场所与服务空间的遍在化
目前,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都是局限于具体的建筑空间内,读者脱离实体图书馆就很难实现图书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基于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遍在化服务手段可以随时随地为读者提供服务,突破了场馆空间的限制。能提供遍在化服务的图书馆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虚拟化的图书馆,不需要固定的建筑场所,其信息以相应的软件、硬件为载体进行存储、传递与传播,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能够及时为读者提供服务。传统图书馆受制于建筑空间及运营时间,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为读者服务。因此,遍在化密切了读者与图书馆的关系,看似遍在化图书馆淡化了图书馆的实体性,但强化了读者与图书馆的互动性,反而拉近了二者之间的距离,实现了物质空间上的超越。从本质上讲,遍在化解放了图书馆的“生产力”,让图书馆挣脱了物质空间的樊笼,打开了一个全新而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读者也能不受具体空间的束缚,进一步开拓了自身利用信息资源的空间,实现了双赢。
5服务手段与服务机制的遍在化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众对精神文化领域的需求日益强烈,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读者不断增长的需求,一方面,图书馆必须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完善图书馆硬件设施,如:增添无人自助借(还)书机和Pad阅读本,推出数字图书馆终端,让纸质馆藏资源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等;通过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馆员必须学会和善于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为读者提供服务,依托网络平台、计算机等媒体工具为读者答疑解惑。另一方面,按照以往惯例,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以及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与方式都是由图书馆自身所决定的,图书馆提供什么资源和服务,读者只能被动接受。而随着遍在化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采购图书可以按照读者的意愿进行操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凸显读者的主体地位。如:近年来,南京图书馆开展的“陶风采——你选书 我买单”服务在南京新华书店旗舰店新街口店、南京凤凰国际书城推出,同时在馆内设置的“惠风书堂”也已开业,能够为读者提供荐购借阅服务,这些都是遍在化服务的一种探索与实践。
6结语
当前,遍在图书馆在我国还是一个新事物,才刚刚起步,無论是理念的接受、技术保障建设以及为读者提供有效服务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与发展空间。在当前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无论图书馆愿意与否,提供遍在化服务都是未来图书馆的重要职责。提供遍在化服务并不意味着满足读者的一切需求,图书馆应有所选择与保留,从读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想读者之所想,了解和掌握读者的真正需求,立足读者实际需求建设遍在图书馆,提供遍在化服务。图书馆只有在遍在化服务的渗透下,不断促进自身的变革与革新,才能在信息时代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Chad K,Miller P.Do Libraries Matter[EB/OL].[2007-06-24].http://faculty.fim.
[2]杨九龙,杨雪琴.论图书馆与社会网络的互动[J].情报杂志,2009(9):27-30.
[3]茆意宏.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2):35-41.
[4]郑永田.英国近代公共图书馆服务及其启示[J].新世纪图书馆,2009(1):85-88.
[5]钟义信.“信息—知识—智能”生态意义下的知识内涵与度量[J].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07(2):129-137.
[6]Librarians from University of Maryland Invited to the NDL. National Diet Library Newsletter[EB/OL].[2008-02-25].http://www.ndl.go.jp/en/publication/ndl_newsletter/157/572.html.
[7]Li Lili.Building the Ubiquitous Library in the 21th Century[EB/OL].[2008-02-24]. http://www.ifla.org/IV/ifla72/papers/140-Li-en.pdf.
[8]Minami T. Needs and Benefits of Massively Multi Book Agent Systems for U-Libraries[EB/OL].[2007-06-24].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6ln9wmjtv1rf5r8c.
[9]Obst O.The Medical Library of the Future:Be prepared for the invisible.[EB/OL]. [2008-02-24].http://www.inforum.cz/pdf/2005/Obst_Oliver.pdf.
[10]范广兵,初景利.泛在图书馆与学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8(1):105-108.
(编校:崔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