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台县骆驼城遗址及墓群保护与管理分析探讨

2018-01-03郇德飞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年12期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大遗址作为我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和历史岁月的见证者,受到了国家与人民的关注和重视。文章分析了我国大遗址保护现状和大遗址保护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骆驼城遗址及墓群保护与管理对策。

【关键词】大遗址 骆驼城 遗址保护 遗址管理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一、引言

近几年来,如何做好大遗址的保护工作开始成为文博工作者和历史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大遗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是我国历史走向的见证,对我国当代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2000年以来,为保护好大遗址,我国开始采用建立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旅游景区、森林公园等模式对大遗址进行保护和展示,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地方旅游产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大遗址保护仍面临着人为和自然两方面的威胁。

二、我国大遗址概况与大遗址保护所面临的问题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公约》将文化遗产分为文物、建筑物、遗址三个基本类型。遗址是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地带。财政部、国家文物局编制的《“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中是这样表述的:“大遗址主要包括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历史文化信息,具有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特点的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遗址群。”关于“大遗址”的界定,主要根据两条标准来确定:一条是体量大,另一条是重要性。我们通常把占地面积较大、有居民生活、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不可移动的文物遗址称为大遗址。

作为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具有较为鲜明贡献、价值的大遗址,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先民杰出的创造力,综合并直接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是构成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史迹的主体,其所蕴含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截止到2017年,在429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大遗址的数量有500多处,占总数的1/8左右。

大遗址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不仅为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事实依据,同时也能够带动当地文化交流、旅游发展和经济增长。但与此同时,随着遗址公园、旅游景区、森林公园的建设与完善,我国大遗址保护面临着人为和自然两方面的威胁。一些地方政府过度地追求经济发展,重利用轻保护,重开发轻管理,导致对遗址的保护、管理不到位,破坏、损毁的现象逐渐增多。长此以往,这些大遗址就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损毁殆尽。另外,随着遗址所在地旅游业的发展,游客逐渐增多,而人流量过大会对遗址本身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这种损害能不能及时被发现制止、能不能挽回都是未知的。近几十年来,由于大气污染的加重和温室效应的不断积累,气温逐渐升高,大型、超大型台风等灾难频发。同时,全球变暖导致陆地水分大量流失,森林、城市失火也更加频繁。另外,因为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中国南方易出现暴雨洪涝,北方易出现干旱、高温。在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现象共同影响下,大遗址保护所面临的自然威胁也愈发严峻。长时间的降雨和干旱以及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都可能会对大遗址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

三、骆驼城遗址及墓群保护管理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张掖市作为历史文化古城,共有骆驼城遗址及墓群、张掖大佛寺、马蹄寺石窟群、黑水国遗址、许三湾城及墓群、张掖鼓楼、张掖会馆、长城等数十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骆驼城遗址及墓群作为张掖市大遗址代表,已有1000多年历史。骆驼城位于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城西南20千米处的骆驼城乡永胜村西。城址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425米,南北长704米,面积29.92万平方米。城垣为黄土夯筑,夯土层厚0.1~0.15米,墙基宽6米,残高7米。骆驼城分为南、北两城,两城蝉联,瓮城、角墩、腰墩保存完好。骆驼城遗址及墓群是我国西北地区大型的汉唐古文化遗址,遗存材质主要为土、石,分布面积约80平方千米,古城为整个遗址区核心,墓葬群等遗址则绕其四周分布,周围有城南墓群、夯土台式墓群、五座窑墓群、五道梁遗址和黄家皮代墓群等。

骆驼城遗址所经年限较久,在保护、展示过程中会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而遭到破坏。遗址墙体表面会因长期暴露在风雨中而遭到风蚀、雨蚀,出现基础掏蚀凹进、崩塌、裂隙等病害。遗址附近有村庄,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村落的建设、道路的建设等会对遗址造成一定的影响。当地政府与文物保护部门尚未明确骆驼城遗址保护区域的实际范围,这可能会造成建设区域蔓延,破坏遗址的完整性。五座窑墓群位于骆驼城遗址东北1.5千米处,其周围分布的古墓葬多达1000余座,墓群现已被骆驼城村覆盖。黄家皮代墓群位于骆驼城遗址西北1.2千米处,其周围分布古墓200余座,墓群现已被高台县红砖厂、良种场覆盖。五道梁遗址位于骆驼城遗址南3.5千米处,由于一直疏于管理,再加上多次山洪冲刷和修路取土的影响,现地表遗迹已断续不全。另外,由于骆驼城遗址周边的古墓多达上千座,容易引起盗墓者的注意,盗掘对遗址的破坏也是尤为值得注意的。

由于骆驼城遗址及墓群尚无准确、详实的文物统计资料,关于骆驼城遗址及墓群的研究资料匮乏且相关研究尚未展开,管理人员对骆驼城遗址及墓群尚未形成较为全面、系统、明确的认识,这就造成遗址管理工作难以做到科学、全面、精细,出现了不少较为严峻的问题。首先,遗址现有保护实际范围尚不明确,标志说明、档案记录等管理工作尚不能满足遗址科学管理的要求。其次,已存在的骆驼城遗址保护与管理标准较低,且缺乏科学性与规范性。再次,高台县骆驼城周围墓群分布面积广大,现有管理人员明显不足,工作设备较为简陋,骆驼城遗址及墓群周边交通条件较差,管理難度大、风险大。另外,尚未建立健全骆驼城遗址与墓葬群管理与保护法律法规,无法为当地文物管理人员的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最后,骆驼城遗址及墓群出土的可移动文物主要保存在高台县博物馆,但因相关管理人员的忽视,这些文物长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缺乏足够的保护和科学的保养。

四、骆驼城遗址及墓群保护管理对策

首先,应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重新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全面完整地保护遗址及周边墓群。其次,对骆驼城遗址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并针对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损坏情况给予必要的、合理的补救与保护。再次,采取种植防风林、设置固沙篱网、修筑防洪工程等防护措施减少自然因素对遗址的破坏。另外,严格控制当地居民的农业开垦和地下水开采活动等,把握好当地农业开垦和水资源开采的力度,从根本上减少因过分开垦、开采而造成的骆驼城遗址受损的情况,减少人为因素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破坏,在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况下进行遗址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最后,加强遗址的科学研究,全面、深入地进行骆驼城遗址及墓群研究,开展科学、严谨的考古活动。通过考古调查和勘探摸清骆驼城遗址及周边墓葬群的具体情况,并将相关数据信息记录表存档以备查用。

只有在充分保护、管理好遗址及周边墓群的前提下,才能对外展示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为加强骆驼城遗址及墓群的保护和管理,可通过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方式,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保护与建设工作,在保护、展示遗址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2017年7月,高台县人民政府与中国复兴文明文化产业集团合作,合力实施开发骆驼城古遗址文化产业保护项目,打造骆驼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促进高台县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考古遗址公园是长期遗址保护实践过程中得出的新模式,能同时兼顾遗址的保护与展示。建立骆驼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必须将遗址保护放在第一位,严格依据骆驼城遗址的特点、内涵价值来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并且要保证骆驼城遗址特有的风格魅力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只有这样才能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学完整地保护并展示骆驼城遗址的真实性。

五、结语

虽然骆驼城即将建立起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但已经暴露出来的保护、管理问题亟待解决。遗址保护应始终放在第一位,也只有将遗址完整地、完好地保存下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工作才能展开,从而更好地展示遗址及其所蕴含的内涵。

郇德飞 高台县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