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南涅水石刻造像的艺术性分析与阐述
2018-01-03梁志超
【摘 要】本文以沁县南涅水石刻造像为核心,叙述南涅石刻造像群的出土,明确南涅水历史沿革,阐述沁县南涅水石刻造像的艺术性,希望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沁县 南涅水 石刻造像 艺术性
山西省沁县文物馆内藏有2139件民间石刻造像,以佛教题材为主,有造像石塔、造像碑以及单体造像等样式。依据现存石刻题记所言,这批石刻的年代为北魏时期,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相比大同云冈石窟而言,沁县南涅水石窟造像以民间石刻为主,由民间集资凿刻,虽不辉弘壮丽,但具有精彩别致的美感,充分展现出我国古代民间雕刻的最高艺术水平。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沁县南涅水石刻造像的艺术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南涅水石刻造像群的出土
山西省沁县南涅水石刻造像群于1959年出土,位置在山西省沁县南涅水村,出土石刻造像1127件。根据相关文献记载,这批石刻造像是北魏永平三年到北宋天圣九年(510—1031)时期的物件。主要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石塔造像,这类造像为叠塔形,这种叠垒便于民间取置,共有5~7层,每座塔高为2.4~3.5米,单体小,为四方梯形,自下而上依次减少。叠塔内部四周刻有佛龛,龛内刻有若干佛像,每个佛像大小不同,但造型极为精美、神态各异,凸显出北魏时期民间石刻的精湛技艺。第二类,单体造像,大的可高达3米,小的只有几尺,一般为罗汉和菩萨,姿态各异,生动形象,可以凸显出北魏时期的石刻造像风格。第三类,石碑造像,石刻造像中的铭文碑共有50多通,这些铭文刻在粗砂石上面,时间长沙化后,大多字迹较为模糊,无法辨别,但是这些剩余铭文石碑为研究北魏时期历史文字和社会背景提供了珍贵资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二、南涅水历史沿革
根据县志记载,秦代在此地设置县治,辖地管理范围较小。到了汉代,就将此地分割为涅氏、襄垣和谷远三个县。之后历经时代的变迁,到了北宋时期在此设立沁州州治,后废县为镇,沿袭至此。山西省沁县南涅水村的东边存有石勒时期跑马坪遗址;西边有一座水阁凉亭,泉水会从凉亭内喷涌出来,根据村民所提供的信息,这一泉水四季恒温,川流不息;北边有一座洪教院,但已经残毁。北魏时期此地兵荒马乱,不断有外族入侵,战争时常发起,民族也较为杂乱,人们没有一个国家概念,进而成为北方少数民族的居所。人们信奉佛教,南涅水石刻造像就是在此环境下形成的。
三、沁县南涅水石刻造像的艺术性分析
(一)石塔为主,佛像题材
沁县南涅水石刻造像多以石塔形状为主,这些石塔造像都是由梯形石块组成,底部石块边长为70厘米,向上叠垒6~7层,由下至上逐渐递减,顶端石块边长为20厘米。石块四面刻有佛盒和各种装饰,易于搬动和保存。沁县南涅水石刻造像包含佛像、菩萨像、弟子罗汉像、天龙八部护法像、经变故事像以及供养人像。佛像以释迦牟尼佛为主,其次是释迦与多宝二佛说法像。菩萨多为胁侍菩萨,依次为弥勒、普贤菩萨。弟子罗汉并不多。天龙八部像存在翻新痕迹,除了龙、铺首、迦楼罗等之外,还有杂技乐舞。经过时代变迁和历史变故后,这些石刻造像多以佛传故事像为主,姿态各异,精致唯美。
(二)风格独特,姿态各异
从现存题记与造像特点上看,石塔造像风格为北魏时期民间石刻,叠垒石材为长方形,石块四周设有佛主像,风格为秀骨清像,佛发髻整洁,整体向前倾,面相修长而丰腴,有的削肩修颈,有的通肩大衣,有的褒衣博带。在姿态方面,有些佛像结咖趺坐,有些佛像叠手作禅定印,有些佛像施无畏印,佛像神情安详而平静。菩萨石刻造像群中,有交脚居中、分立佛像两旁等姿态,这些造像衣裙下摆刻有折叠衣纹。佛座两边刻有石狮子,形态各异,有些瞠目结舌,有些侧坐,有些正坐,给人一种生动活泼的视觉感。胁侍菩萨面相较为丰满,身材短粗,穿着宽袍大袖式着装,右襟搭在左肘上,衣裾直接垂压在佛座上方。大多数菩萨都袒露着上身着裙。杂技乐舞造像是现存较少的乐舞图景造像,杂技人员有些踩高跷,有些抖空竹,有些炮弹丸,有些吹笛子,有些拿大顶,还有些杂技演员会一人顶着竹竿耍把戏,上面的人则做出惊险动作,整个场面热闹非凡。在南涅水石刻造像群中,这些造像赋予佛门世界一种享乐气氛,这是北魏时期民间石刻的大胆创新。
(三)构图新颖,质朴动人
从沁县南涅水石刻造像群整体来看,各个佛像、神像姿态质朴动人,这主要是因为艺术工匠以理想愿景为出发点,为了凸显佛传故事内容,打破传统佛教雕刻样式的局限性,形成连环画式构图,各种雕刻技法与装饰花样聚集了历代民间石刻的风格样式。单单从北魏时期石刻造像佛像样式来看,已拥有24种样式,包括嵋拱盒、圆拱盒、帷幕盒、屋形盒等,外形也不尽相同,包括方形、圓形、椭圆形、半圆形等。帷幕可高达4层,以折线、直线或是波纹线的形式折叠文错,凸显出这些石刻造像扑朔迷离的视觉感。佛像本身装饰也是巧妙多样,有些佛像刻有高突阳刻,具备极强的写实感;有些佛像刻有平剔阴刻,具有极强的装饰意味。有些佛像粗犷豪放,有些细密秀丽,有些规整严谨,有些圆浑稚拙,栩栩如生。
四、沁县南涅水石刻造像艺术风格形成原因
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盛行着以南涅水石刻为主要代表的地方性佛教艺术,考虑到当时政治地理因素和具体环境因素,结合现有石刻造像风格,看起来像是受云冈和龙门等石窟艺术的影响,实际上却和皇家贵族石窟存在巨大的差别,其中石塔造像和单体造像的雕刻技法参差不齐,其根本原因为以下几点。
(一)物力财力有限
根据现有沁县南涅水石刻造像题记可看出,这些石刻造像主要是用当地官绅、富豪、中小地主以及平民信徒的烧香钱修建而成。在当时,沁县属于以一县治所在地,没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佛教建筑建设中,同时,佛礼活动规模较小。而沁县南涅水石刻造像群也是在特定条件下地区和群众的特殊需求所建,这就明确了石塔造像广泛应用的原因和必然选择。
(二)特定审美需求
在沁县南涅水石刻造像群中,虽然没有逾越一般佛像样式,但相比于皇家石窟而言,其审美角度和审美心理却有着明显的差异,正是由于大量采用石塔造像形式,使得南涅水石刻造像没有皇家石窟的辉煌壮丽,而是将视角放在新颖别致方面,进而满足社会中下层人群的审美需求,也将这特定审美需求进行物化表现。在形象塑造方面,摒弃以往的圣人威严,而将这种高不可及拉到人间,凸显社会底层人群的愿景,使得佛像呈现愉悦和蔼、朴实善良的面貌。相比于帝皇的富贵华丽,南涅水石刻造像强调温馨睿智的流露,具有取悦世人的心理。
五、结束语
除此之外,沁县南涅水石刻造像还具备十分浓厚的民间世俗气息,从石刻图景上看,更多体现当地民俗生活,从佛像的手势、服装、体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融入了百姓喜闻乐见的佛像形象,表达自己的愿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宪英.山西沁县南涅水石刻造像的艺术特色[J].艺海,2016,(01):139-140.
[2]张明远.山西沁县南涅水石刻艺术[J].美术观察,2001,(02):64-67.
[3]曹雪霞.南涅水石刻造像的民间特色——浅谈石刻艺术在沁县的传承与发展[J].文物世界,2011,(04):30-32.
[4]孙利红.沁县南涅水石刻造像塔龛楣艺术[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2):144-145.
[5]刘亚娜.南涅水石刻之建筑形制[J].文物世界,2014,(01):13-18.
梁志超 山西省长治市沁县二郎山文物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