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地方志看鄂州岁时民俗词语变化

2018-01-03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鄂州市鄂州语汇

童 琴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文学院,武汉 430205)

从地方志看鄂州岁时民俗词语变化

童 琴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文学院,武汉 430205)

本文从鄂州不同时期的地方志出发,分类整理《武昌县志》、《鄂州市志》地方志中的岁时方言词语,归纳出岁时民俗词语的构成方式和特点,历时比较了古今岁时民俗词语的差异,并分析了岁时民俗词产生变化的原因。

鄂州; 地方志; 方言; 岁时词汇

一、引言

地方志,是地方之志,古称地志、地记、图经、方志等,是记载着一定地区(或者某一行政区划)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的综合性著述和资料性文献[1]。地方志是我国特有的地方文献,内容十分广泛,举凡一地之建置、沿革、疆域、山川、津梁、关隘、名胜、资源、物产、气候、天文、灾异、人物、文化、教育、民族、风俗等情况,皆包罗在内。方志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信息,这些不见于史书典籍的宝贵资料,是研究中国各地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沿革、文化制度、生态环境、景物资源、风土人情、方言风俗等不可缺少的参考资料。目前很多学者主要是利用田野调查搜集的方言材料,利用地方志历史文献资料相对较少,而地方志比较好地记录和保存了这些方言习俗材料,尤其是那些附有方志卷、民俗卷的地方志。

方言作为当地的基础交流方式,是先于民俗行为产生的。民俗从诞生开始,无论是某一民俗本身的称呼还是具体民俗内容,就受到了方言的影响。可以说,方言和民俗是密不可分的,每当人们提起民俗,都会不可避免的说到当地的方言,而方言同样是宣扬和传承民俗的钥匙。岁时民俗是民俗文化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内容包罗万象,民俗事象众多,在民众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岁时民俗词汇及其反映出来的民俗文化,一年四季对人民的生产生活都发挥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和作用。清代方志修纂成绩尤为突出[2],本文从清代地方志着手,对鄂州乾隆、光绪时期的旧志和2010出版的新志中岁时民俗词语进行整理,归纳出岁时民俗词语的构成方式和特点,历时比较古今岁时民俗词语的差异,并分析岁时民俗词语发生变化的原因。

二、鄂州地方志中的岁时方言

根据《鄂州市志》的建制沿革,明清两代,鄂州属于武昌县。自三国时起,吴国废除鄂县设立武昌县,当时武昌县约包括今鄂州市、黄石市、大冶县及大幕山以北的咸宁县部分,魏晋时期,原三国吴之武昌县地,又分为武昌、鄂、西陵三县。隋开皇九年平陈,废西陵、鄂二县归武昌,至此,武昌之领域又相当于三国吴时武昌县之领域,历隋未变。宋乾德五年,割武昌之三乡立大冶县,当时,武昌县之领域,东至西塞山,南至大幕山,西至梁子镇,西北至白浒山,北至大江心。宋元两代,武昌县的领域无变动。明代,将西塞山划属大冶,清代,将长港从六十口以下至樊口之狭长地带,及芦洲、粑铺划为黄州屯卫地[3]。鄂州占地面积大,不同的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和境域有所不同,不同时期的方言民俗也有所不同。本文中所提到的武昌县为清朝时期的划分,与现在的划区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从清代地方志出发,将《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辑33·武昌县志》(乾隆时期和光绪时期)①,《鄂州市志》这几本地方志进行分类整理,以元旦、元宵、清明等最为重要和典型的九个传统节日为轴,梳理了鄂州在清代以及现代的岁时方言词语。

(一)元旦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公历一月一日为元旦,农历一月一日为春节,而古人则是称农历一月一日为元旦,也就是我们说的春节。元旦作为一年之首,可以说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人们非常重视的传统节日。

1.乾隆武昌县志中元旦方言语汇(《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辑33·乾隆武昌县志》)

拜年:“率投刺相庆拜尊长亲友,以次置春酒宴会。” (卷一·方舆志·风俗)第30页

迎春:“立春先一日,知县率僚属于东郊外祭。” (卷四·典礼志·迎春)第60页

2.光绪武昌县志中元旦方言语汇(《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辑33·光绪武昌县志》) (卷三·风俗)第388页

出方:“元旦,夙兴祀神毕,开门以酒酹地,出门向岁吉方拜之,曰出方。”

拜年:“子弟以次拜尊长亲友,往来相庆。”

请春酒:“比户张灯三日,以次置酒讌会。”

接春:“立春日焚香酹酒,曰接春。”

3. 鄂州市志元旦方言语汇(《鄂州市志·民俗方言》)第842页

春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日为新年,称为春节

出天方:焚香燃烛,祭祀祖先,然后开门以酒酹地,放爆竹,并向岁吉拜年,叫做出天方。

拜年:初一在本村互相拜,初二外孙拜外祖家,初三女婿拜岳丈家。

对子酒: 新居之家,年初二,主人办酒席来酬谢春节前送中堂、对联、挂屏来祝贺亲朋好友,俗称对子酒。

拜大年:居丧之家,大门上要贴“辞”、“谢”二字,亲戚朋友要在初一来“拜大年”。

接春:家家户户在立春时辰鸣放鞭炮接春。

(二)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新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元旦之后第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赏花灯、吃元宵的传统活动。

1.乾隆武昌县志中元宵方言语汇(《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集33·乾隆武昌县志》)

上元:“上元前后三四夜,张灯坊市。”(卷一·方舆志·风俗)第30页

2.光绪武昌县志中元宵方言语汇(《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集33·光绪武昌县志》)(卷三·风俗)第388页

试灯:“十三日张灯曰试灯。”

元宵:“至元夕而止,是夕,舂糯米为团。”

请紫姑:“女郎设香案祀神,口诵里歌,曰请紫姑,神来各如所叩以决休咎”

龙灯:“上元前后数夕,剡木蒙纸如龙状,冓灯其中曰龙灯。”

散灯:“其各肖禽兽台阁形者曰散灯。”

花朝:“二月十五日曰花朝,女儿穿耳留发多嫁娶者。”

3.鄂州市志元宵方言语汇(《鄂州市志·民俗方言》)第842页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又称为上元节,俗称“正月半”。

百节龙:以彩圈变成的数百米的龙灯,龙身每节相距五尺,每节一人,全队衣着头巾色调一致,挑龙尾 着旧衣破帽,手摇破扇沿途逗乐。

活码子:在石山乡塘角头村,有一种活码子的游艺工具,状如小型立柜,用檀木、枣木等车成长轴、短轴与主轮相接,一人摇动主轴,柜内的人物动物均能活动,后来开展划采莲船、打莲湘等文艺形式。

在元宵节期间,本地一致保有吃“元宵”和“游半月”的习俗。

(三)清明节

清明,原本是中国二十四节气的其中之一,后来才被赋予了祭扫的意义,成为了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1.乾隆武昌县志中清明节方言语汇(《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集33·乾隆武昌县志》)(卷一·方舆志·风俗)第30页

清明:“上塚挂楮钱。”

2.光绪武昌县志清明方言语汇(《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集33·光绪武昌县志》)(卷三·风俗)第388页

清明:“扫墓挂纸钱,男女出郊踏青,儿童为纸鸢之戏,乡人捣輭曲草汁,和面做饼饵,四月八日多供佛。”

3. 鄂州市志清明方言语汇(《鄂州市志·民俗方言》)第842页

清明节:家家户户备韭菜果品,前往郊外扫墓祭祖。

扫墓:墓上挂以纸钱,子孙鸣炮叩首。

(四)端午节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又称大端阳、端阳、小儿节。关于端午节来源的说法众多,在荆楚,则主要是为了纪念投河的屈原而设立的节日。

1.乾隆武昌县志中端午方言语汇(《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集33·乾隆武昌县志》)(卷一·方舆志·风俗)第30页

竞龙舟:午日以蒲艾悬门桁,日中印雄黄酒,竞龙舟盖楚人旧事也。

2.光绪武昌县志中端午方言语汇(《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集33·光绪武昌县志》)(卷三·风俗)第389页

端阳:“悬蒲艾食角黍泛雄黄酒,系彩辟恶。”

夺标:“近水居民竞龙舟,绘黄红青三色,沿岸分曹,以角胜负,或饷以酒食,胜者得之,曰夺标。”

上枷:“十七日,有纸舫祈神之会,小儿女悉赴瘟司庙上枷。”

逐疫:“次日(十八日),庙神出游,舁者盛飾,去帽簪五色花,沿街拽茅船。”

大(小)端阳:俗“谓初五日为小端阳,十五日为大端阳。”

3. 鄂州市志端午方言语汇(《鄂州市志·民俗方言》)第842页

逐疫: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家家户户多置菖蒲、蕲艾悬于门首、窗外,室内放雄黄酒以逐疫。

送毛船:农历十五日至十八日为大端午节,有放神船的盛举。神船俗称“毛船”,十五日游船,十八日为送“毛船”的日子,将船抬到北门外江边,用小火轮拖至江心顺水而放,恭送神船。

(五)七夕节

七夕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4],后被赋予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极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

1.乾隆武昌县志中七夕方言语汇(《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集33·乾隆武昌县志》)(卷一·方舆志·风俗)第30页

七夕,喫巧。

2.光绪武昌县志中七夕方言语汇(《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集33·光绪武昌县志》)(卷三·风俗)第389页

七月初七,七夕,乞巧。

3. 鄂州市志七夕方言语汇(《鄂州市志·民俗方言》)第843页

乞巧节,鄂城旧俗,此晚家家户户都要吃点东西,如瓜子、花生、蚕豆、菱角等,谓之“咬巧”。

(六)中元节

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1.乾隆武昌县志中中元方言语汇(《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集33·乾隆武昌县志》)(卷一·方舆志·风俗)第31页

中元,荐亡。

2.光绪武昌县志中中元方言语汇(《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集33·光绪武昌县志》)(卷三·风俗)第389页

盂兰会:“十四五日祀祖,焚烧纸钱;浮屠为盂兰会。”

放野钱 :“儿童焚纸钱于山林墟墓间,曰放野钱。”

3. 鄂州市志中元方言语汇(《鄂州市志·民俗方言》)第843页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为七月半。人们焚香化纸,摆出酒食祭祀祖先及已故亲属。

包袱:纸钱皆包以白纸,上书受用者及供给者姓名,称作“包袱”。

放焰口:殷实之家请和尚做佛事超度亡魂,叫做“放焰口”。

(七)中秋节

中秋节,作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传统节日之一,以月圆兆示人团圆,寄托思亲慕乡之情,成为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1.乾隆武昌县志中中秋方言语汇(《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集33·乾隆武昌县志》)(卷一·方舆志·风俗)第31页

中秋,拜月。

2.光绪武昌县志中中秋方言语汇(《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集33·光绪武昌县志》)(卷三·风俗)第389页

中秋:“做饼相送遗,具菱藕、瓜果为赏月之讌。”

送瓜:“或结彩瓜上,鼓吹送人家,置床上曰送瓜,盖取多子之义。”

摸秋:“是夕,群(乞子者)於瓜圃探之,曰摸秋。”

3.鄂州市志中秋方言语汇(《鄂州市志·民俗方言》)第844页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许多家庭购买月饼及果品,晚上一家人吃月饼,饮茶赏月。

月亮糕:由糯米粉制成,上面画着简单的人物和花草。

(八)重阳节

1.乾隆武昌县志中重阳方言语汇(《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集33·乾隆武昌县志》)(卷一·方舆志·风俗)第31页

九月九日,登高。

2.光绪武昌县志中重阳方言语汇(《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集33·光绪武昌县志》)(卷三·风俗)第389页

重阳:登高饮茱萸酒,是日造酒,极清冽,久藏不坏。

3.鄂州市志重阳方言语汇(《鄂州市志·民俗方言》)第844页

重九:农历九月初九,也叫重九。鄂城读书人多在西山登高赏菊,饮酒赋诗。

(九)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与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1.乾隆武昌县志中除夕方言语汇(《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集33·乾隆武昌县志》)

除夕,守岁一循。(卷一·方舆志·风俗)第31页

2.光绪武昌县志中除夕方言语汇(《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集33·光绪武昌县志》(卷三·风俗)第389页

辞年:“满室张灯,通宵不减,具衣冠而拜曰辞年。”

封门钱:“镂楮为钱,遍粘户牖,曰封门钱。”

送司命:“二十日曰小年,扫舍宇,夜以餳团、果饼祀灶神。”

年更饭:“张春联于门,具酒馔,曰年更饭。”

团年:“举家聚饮曰团年。”

守岁:“终夕不寐,又曰守祟。”

社日:乡人设牲礼,以祀土神,少长咸集饮焉,春秋再举,今亦寝废矣。

急脚子:“傩以逐疫,一人朱衣,花冠,雉尾,执旗。俗名急脚子。众鸣锣随之,比户致祝。”

3.鄂州市志除夕方言语汇(《鄂州市志·民俗方言》)第844页

除夕:农历每年的最后一天为除夕。

守岁:家家户户贴春联、换门神,全家围坐以“守岁”。

满天红:长辈赠小孩压岁钱,室内灯光通宵不熄,大门外悬挂盏灯,称为“满天红”。

三、地方志中岁时方言词语的构成和特点

(一)岁时方言词语的构成

经过梳理,我们共收录了65个鄂州地方志中关于岁时民俗有特色的方言词语,其中不重复的方言词语共54个,而名词性词语和谓词性词语占据了绝大部分,将上述方言词语做简要分析。

鄂州地方志中关于岁时民俗有特色的方言词语主要以复音词的形式呈现,复音词又分为合成式复音词与复合式复音词。合成式的动宾结构和偏正结构居多。动宾式比如:拜年、出方、接春、夺标、逐疫、扫墓、上枷、齩巧、喫巧、摸秋、守岁、除夕、辞年等等,偏正式的结构如:龙灯、包袱、团年、社日等等。复合式复音词在岁时方言词汇中,有一个词语是由“子”做后缀成词如急脚子。

鄂州地方志中关于岁时民俗有特色的方言词语也有一些以短语形式呈现,比如动宾短语请春酒、放野钱、放焰口、送毛船、竞龙舟、送司命、封门钱等,还有以偏正短语如年庚饭、大端阳、小端阳、月亮糕等。

(二) 地方志岁时方言词语的特点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鄂州地方志岁时方言词语中,合成式复音词占绝大部分,而且动宾结构多于偏正结构,这一点在短语中也同样体现出来了,动宾结构是鄂州地方志岁时方言词中的主要构词形式,这一点和丰富的民俗活动是分不开的。通过比较观察,清代地方志中的一些复音词在现代地方志中可见,比如除夕、守岁、迎春、拜年、出方、接春、中秋、乞巧等等,这些都是对古代风俗词语的继承,当然也有一些发展,比如放焰口、送毛船、月亮糕、满天红等。

鄂州地方志岁时方言词语命名比较有特色,大部分是根据词语所代表的内容直接造词,即直接命名而来,比如,送瓜是指中秋时将田间的瓜送到姑娘家的床上。接春是指家家户户在立春时辰鸣放鞭炮接春。这些词直截了当的把人们庆祝传统节日时的行为描述出来,可以直接从词的表面了解当地人的某些岁时民俗。

和直接命名相对,是在描述某一行为或事物时,通过使用象征等不同的修辞手法,进行委婉的叙述。通常这样的方言词语的意思难以从字面看出,需要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才能够理解词义。比如摸秋:“是夕,群(乞子者)於瓜圃探之,曰摸秋。”在中秋节那天,乞子者暗地托人去园里偷瓜送到自己的床上,寓意可得贵子。送毛船:农历五月十八日为送“毛船”的日子,将船抬到北门外江边,用小火轮拖至江心顺水而放,恭送神船。如果神船顺流而去,则表示无灾无难,如果遇到风浪,船头向后,则传言四起,毛船回了头,今年定会有灾难,送走毛船是为了祈福今年风调雨顺无灾无难。

这些词语如果缺乏文化背景知识也难得其意很难懂得背后文化内涵,这就需要了解风俗才能理解。

总之,鄂州地方志岁时方言词语动宾结构居多,今志中的岁时方言词汇多是继承旧志中岁时词汇,有些方言词语需要了解风俗文化才能弄懂含义。

四、鄂州岁时方言词的历时变化及原因分析

民俗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是社会风气和民间互动所反映的物质精神文化的集合,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容必然会根据社会的发展情况开始相应的变化,以及时的适应新的社会而不至于脱节。在经济、政治、历史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下,民俗从古代农耕社会发展到现代信息社会,历经几百乃至上千年的时光,有些因封建的思想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见踪影,而有的则通过吸收现代文化的冲击,逐步改变,在这个现代化的社会以它的新姿态存活下来。这期间,除了政府和社会为了保护传统文化所做的努力之外,民俗本身强大的生命力也是重要的原因。

(一)历时比较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部分古代社会活动流传至今,其中便有方言和民俗文化,然而继承下来的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岁时民俗中,一些封建迷信的或者不适应现代生活的习俗已然淘汰,方言自然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因此,从岁时方言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民俗的演变和发展变化。(见表1)

表1 清代与现代民俗方言词历时比较表

从表1可以看出,比如拜年等传统习俗依然保留至今,而烧纸钱、上坟、扫墓则顺应时代发展做出了相应的改变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而不被淘汰。部分语汇如请紫姑、上枷、封门钱、急脚子则是因其民俗本身被社会文化去除或是在传承的过程中没落,在现代没有类似的民俗,更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方言词语。

(二)原因分析

通过比较归纳,对比鄂州新旧地方志中岁时方言词语的差别,我们尝试分析鄂州新旧志中岁时民俗词之所以产生变化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政治方面的影响。清代乾隆光绪年间的岁时民俗词汇有细小的差异,但是和当代的岁时民俗词汇相比较,则有较大的差异。在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后,人民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同样的传统文化也得到了解放,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都能够得到充分的空间去发展,民俗发生变化,相应的语言词汇也会发生变化。

第二,西方文化的传播和影响。西方文化相比于东方文化而言是“开放”和“宽容”的,民俗文化挣脱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的文化束缚,踊跃的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使得我们的民俗文化日益多元化,也更具特色。

第三,节日民俗仪式的简单化。相对于古代的民俗文化的刻板化和规范化,现代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很好的释放,加上人们日益繁忙的快节奏生活,民俗文化相对以前已经简单化了很多。

五、结语

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亘古绵延沧桑变迁,经久不衰的的民俗文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民俗文化已经逐渐退化甚至消亡,但是有些民俗文化在历史的沉淀中愈演愈烈,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比较了新旧地方志中所记录的鄂州当地岁时民俗词语,并探析了鄂州新旧志中岁时民俗词之所以产生变化的原因,希望有助于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鄂州当地的传统文化。

注释:

①本文所使用的清代地方志,是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影印出版的《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辑·武昌县志》,此书收录了清代乾隆28年和光绪11年的《武昌县志》。

[1]林衍经.方志学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来新夏.略论地方志的研究状况与趋势[J].天津社会科学,1981,(3):46.

[3]丁有国,姜斌主编.鄂州市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0:47-51.

[4]蒋秀英. 细说中国古代的妇女节——七夕乞巧民俗事象论[J].北方论丛,1999,(5):75-80.

Developments of the Ezhou Folkloric Words Reflected in the Local Chronicles

TONG Qi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Wuhan 430205, China)

Based on the local chronicles of the different periods such as the county chronicle of EzhouWuchang and the city chronicle of Ezhou ,this paper classifies and arranges the folkloric words. The paper induces and arranges the constru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olkloric words.It contrast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ncient folkloric words and the present folkloric words and analyses the causes of the change.

Ezhou;local chronicle;dialect;folkloric words

2017-09-18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5Q247);湖北方言文化研究中心一般项目(2014FYY012);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试点学院一般项目(SD1721)

童 琴(1981-),女,湖北鄂州人,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汉语史、汉语方言。

H139

A

1674-344X(2017)11-0013-06

陈君丹

猜你喜欢

鄂州市鄂州语汇
是不是连我也隐藏雾的背后
武汉至阳新高速公路鄂州段项目获批
书法《竹枝词》
China's express companies establish “Green Delivery Day”
用歌剧语汇展示戏剧力量——解读悬疑歌剧《马克若普洛斯档案》
《荆楚岁时记》饮食类语汇探析
向大师致敬
赵学敏书法作品元稹《鄂州寓馆严涧宅》
春风吹来尽芳菲——鄂州市审计局开展“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纪实
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产权改革同步推进长效机制的构建——以鄂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