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伟: 对手绘唐卡的追求矢志不渝
2018-01-03张爱正
□ 本刊记者 张爱正
刘佳伟: 对手绘唐卡的追求矢志不渝
□ 本刊记者 张爱正
唐卡,从公元7世纪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其魅力包罗万象,被人们誉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记者探访了世界手绘唐卡第一人刘佳伟。
刘佳伟,1986年出生于山西大同,出于对藏传佛教的信仰和对唐卡艺术的追求,从16岁开始就徒步前往西藏,历时3个多月抵达西藏,并拜师在活佛米玛丹增大画师门下,开始他的唐卡艺术学习与研究。绘画多年,甘苦知足。他凭借着对唐卡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个人对唐卡艺术的灵性和悟性,加之擅长左手绘画而深得活佛米玛丹增大画师的赏识,后曾获得中国非物质遗产一等奖世界唯一位左手画唐卡的大师。
据刘佳伟介绍:唐卡是藏语,简单地说就是西藏的卷轴画。唐卡起源于公元7世纪的吐蕃时期,因画风不同,大致分为四大派系。2006年,唐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唐卡的绘画颜料采用松石、玛瑙、珊瑚、金、银、珍珠、朱砂等宝石矿物,并用植物藏红花、大黄和蓝靛颜料来过渡。主要经过采集、精选、清洗、浸泡、熬煮、蒸发制丸等工艺。一幅好的唐卡由30多种颜色绘成,由浅入深,有的多达40-50种红、黄、白、蓝、绿、紫青是常见的几种基本色。配色是一门学问,其变化无穷,丰富多彩。作为对佛礼敬,用料之珍贵,在世界绘史中少见。用矿物颜料画像,色彩艳丽,色亮凝重,图案层次分明、壮观,具有保持时间长,不易褪色,不易变质的特点。
唐卡的绘制要求严格苛刻、工艺繁琐、程序复杂,必须按照经书中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进行,包括绘前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一整套工艺程序。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一两个月,长则需要三年五载。因此,市场流通价格也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