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汝窑考古发现三十年

2018-01-03□赵

寻根 2017年6期
关键词:展示馆汝瓷汝窑

□赵 宏

汝窑考古发现三十年

□赵 宏

“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首。”南宋人叶在《坦斋笔衡》中记载了汝窑兴起的缘由。“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柚,为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这样记载了汝窑(汝瓷)的珍贵。“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说法更是说明了汝窑清新脱俗的釉色。

◇ 素烧出戟瓶

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在雍正七年(1729年)让太监刘希文、王太平整理汝窑,统计数字为31件(还包括钧汝不分部分)。2013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撰写《宝丰清凉寺汝窑报告》时的统计表明有记录可查的全世界汝瓷传世量67件。2015年故宫博物院统计全世界汝瓷传世不足百件(含私人收藏)。由此可见汝瓷传世的确稀少。

汝瓷以其自然典雅的造型,温润如玉的气质,梦幻般的釉色,特殊的烧造工艺,达到了历史上青瓷制作的顶峰,扭转了我国“南青北白”的制瓷局面。明代以后文献记载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汝窑始终位居首位,在当时为北宋皇室所垄断,史有“名瓷之首,汝窑为魁”之美誉。北宋晚期,汝窑青瓷烧造工艺达到极致,但终因宋室内忧外患,烧造天青釉汝瓷的汝窑仅仅20余年便消失,不仅工艺失传,窑址也尘封于历史之中。

广义的汝窑是指北宋时期汝州所辖之窑口,狭义的汝窑是指烧造天青釉官用瓷器的窑口,历史上记载的汝窑应该是狭义的汝窑。汝瓷如此珍贵,烧制汝瓷的汝窑到底在哪里?答案一直困惑着历代热爱汝瓷的人们,成为我国陶瓷史上的一大悬案。自20世纪30年代始,中外考古学者进行了长达80的探索和研究。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河南的文博工作者数次在今汝州、临汝等地实地考察,虽发现古窑址50多处,但终无正果。

◇ 汝釉莲瓣纹鸳鸯熏炉

千年汝窑见端倪

1986年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年会在西安召开,会上来自河南宝丰县陶瓷工艺厂的王留献带来一件青灰釉憋足洗,与会专家喜出望外,认为这是汝窑瓷器。上海博物馆立即派人到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的清凉寺村进行实地调查。采集到几片天青釉瓷片和一些窑具,专家研究认为汝窑有可能就在清凉寺村附近的可贵线索,宝丰清凉寺窑址此时已知,但不知是汝窑窑址。(汪庆正等:《汝窑的发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根据各种线索,1987年10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在清凉寺村南响浪河边的台地上进行了为期2个多月的调查试掘,在仅200平方米的试掘范围内,出土了大批窑具、瓷片和各类较完整瓷器300余件,其中发现典型御用汝瓷17余件,初步认为汝窑遗址就在清凉寺,取得了重要收获。(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宝丰清凉寺汝窑址的调查与试掘》,《文物》1989年11期)这次试掘虽然发现了汝瓷,但其烧造地仍然是个谜。

1987年初次试掘,使河南的陶瓷考古者尝到了甜头,继而于1988、1989年连续两年在试掘区北,紧挨村子的村南进行正式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1150平方米,发现制瓷作坊和房基5座、水井4眼和澄泥池1处,出土各类完整或可复原的瓷器和窑具2100余件,瓷片上千包,但出土瓷器多为民窑瓷器,只有少量的天青釉汝瓷残片。尽管如此,这两次发掘对清凉寺窑址的创烧、发展和各个阶段的文化面貌有了初步的了解。

◇ 天青釉莲口温碗

◇ 天青釉盘口折肩瓶

破解烧造地之谜

天青汝瓷的烧造地没发现,没有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就没有说服力,怎让人甘心。在9年后的1998年末,河南的陶瓷考古工作者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继续在村南发掘,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发掘进行中,在考古工地工作的当地村民提供线索——村中有人挖地窖时发现大量的瓷片,像是要找的东西。考古人员立即前去查看,果然采集到100余片天青釉汝瓷片,有洗、碗、瓶等器形,这些发现令考古人员喜出望外,随即上报考古队和省文物局,宝丰县人民政府也立即斥资4万余元,拆迁4户居民,为考古发掘扫清障碍。随后的2000年至2002年,考古队在此地进行了四次发掘,发掘面积900平方米,清理出窑炉20座,作坊3座,陶瓮17个,过滤池、澄泥池、烧灰池各1个,灰沟3条,水井3眼,墓葬2座,灰坑44个、瓷片堆积层等多处重要遗迹,尤其是窑炉、作坊、陶瓮、过滤池、澄泥池等遗迹布局排列有序,叠压关系清楚。烧造汝瓷的工艺如小型椭圆形窑炉、燃料用柴、模制、满釉裹足支烧、玛瑙入釉等工艺尽显。还出土了大量的汝窑瓷器,其中囊括了所有传世汝瓷器形和釉色,同出土大量传世品未见器形,破解了汝窑千年之谜。由于汝窑发现的重要性,清凉寺的考古发掘分别于1989年和2001年两次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全国田野考古发掘质量三等奖”。(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宝丰清凉寺汝窑址第二、三次发掘演示文稿》,《华夏考古》1992年)

◇ 素烧花口水仙盆

◇ 荷叶板岩盏托

◇ 汝釉龙形盖

考古保护再现汝窑盛状

轰轰烈烈的发现后,轰轰烈烈的后续工作开始了。随着汝瓷烧造中心区的发现,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随即成为第五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十二五”全国100项大遗址保护项目。汝窑博物馆,遗址展示厅和汝窑遗址公园等工作逐渐开展起来。关于汝窑、汝瓷的世界性研究也争先恐后的进行。汝窑的后续考古发掘工作自然也有更新,但其发掘的目的、方法等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是配合汝窑博物馆遗址展示馆建设的发掘;二是以解决前期发掘中尚未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发掘,主要是学术性或主动性发掘。发掘中讲究多学科、多手段、重保护的展示型发掘。

2011年4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三代汝窑考古工作者踏上这片古陶瓷圣地,开始了清凉寺瓷窑址汝窑中心烧造区的第五次发掘,其目的是为汝窑展示馆提供展示内容,于中心烧造区四周,布探方11个,探沟3个,发掘面积约1100平方米,揭露出窑炉、作坊、瓷片堆积、疑似祭祀建筑、灰坑等遗迹,出土汝瓷、青瓷、白瓷等瓷器和大量窑具,特别是大型玛瑙石的发现,充分证实了历史记载汝窑玛瑙入釉的史实。

◇ 汝釉盆

◇ 汝釉敞口碗

◇ 汝釉洗

2012~2016年的发掘,主要是配合汝窑博物馆遗址展示馆建设,对展馆墙基、门厅地基、道路基础、2号展示馆的发掘,同时也对展示馆南,清凉寺大殿西的部分区域进行了主动性发掘,发掘面积共计3200平方米,清理出北宋至明代房4处、窑炉11座、灶3个、井2眼、灰坑百余个等遗迹,出土遗物数千袋。新发现和新收获层出不穷。素烧器堆积和大量素烧器的出土,充分证明汝釉瓷两次烧成的工艺,有的素烧器如仿青铜器出戟瓶、长方倭角方盘等在汝瓷成品其中不见;明代窑炉及瓷器的发现,说明此窑址明代仍在烧造瓷器,丰富了窑址的烧造内涵;素烧窑炉的揭露和“类汝瓷”的出土,说明北宋末或金初,汝窑的烧造发生了变化;生活用房的发现,丰富了窑址的功能区划分,对窑场范围的确定有重要意义(赵宏、郭木森、王团乐:《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发掘再获重要发现》《中国文物报》2014年11月25日);后又在北门厅附近中心烧造区北新发现一批(7座)窑炉,也是小椭圆形窑炉,有单体和连体两种,地层年代比中心烧造区稍晚,出土的标本除天青釉汝瓷外,另有釉色青中泛禄网格纹开片的标本,与浙江上林湖越窑“低岭头类型”近似,对研究这一时期越窑、北宋官窑、南宋官窑、张公巷窑等窑址提供了重要资料。

◇ 汝釉洗

◇ 汝釉器盖

◇ 汝釉盞

三十年考古结硕果

自1987年初次试掘至今,汝窑考古三十年经历了十四次发掘,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经营仿、复制工艺品的汝瓷产业蓬勃发展。2017年初开馆的遗址展示馆和10月开馆的宝丰汝窑博物馆,给全世界的古陶瓷爱好者提供了参观研究平台,也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百姓文化生活。

三十年来汝窑、汝瓷研究同样取得了丰硕成果,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召开关于汝窑、汝瓷国际性会议2次,馆藏的汝瓷在国内外展出10余次,出版报告等专著3部,简报及研究性文章20余篇,社会各界都为弘扬汝窑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猜你喜欢

展示馆汝瓷汝窑
心系汝瓷,痴心不改
汝窑为魁 天青如玉
宝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概念展示馆
“仿汝釉”与“汝窑”的差异所在
浅谈汝瓷艺术创作
Shake It Up:Brandish the Florid Youth
寻找汝瓷
鄞州区非遗展示馆
汝瓷大师为博览会添彩
蓮葉田田清風來——记扬州市廉政文化展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