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秋士人的道德情感
——以敬、让、仁、忠、信五德为例

2018-01-03黄君良

寻根 2017年6期
关键词:仁德国语左传

□ 黄君良

春秋士人的道德情感
——以敬、让、仁、忠、信五德为例

□ 黄君良

《左传》《国语》提及的德目包括:亲、仁、祥、义、让、武、知、礼、信、忠、敬、俭、慎、成、端、正、善、孝、恭、温、顺、展、爱、毅、直、周、勇、惠、宽、恪、恕、弟、贞等,时人往往针对现实生活或具体事件、行为发出评论,这些事例是研究先秦时代道德思想的珍贵史料。本文依此剖析春秋士大夫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关系,梳理春秋时代有关道德情感的思想,为研究战国时期的道德论及人性论打下基础。

春秋时代士大夫的道德情感多源自公众利益和对邦土的眷念情怀,情感对象不外君、民、国三者。凡行为损害三者利益均被谴责或被评为失德。

敬、让、仁、忠、信五德,既是五种德行又是五种道德情感。它们是巩固社会、稳定国家、团结民众的精神力量,也是士大夫道德的泉源。

敬 德

敬是对人、对事一种固有的尊崇态度。敬的对象广泛,包括对天、对家人、对君主、对百姓,综合而言,敬德是对人伦秩序至高的崇拜。从社会关系论,敬是封建伦理制度的一张罗网,维系着各种社会尊卑、长幼及上下关系。

敬是君臣关系的纽带。“守官废命,不敬”(《左传·僖公五年》)、“死不忘君,敬也”(《国语》卷八)、“敬所以承命也”(《国语》卷二)、“受命不迁为敬”“事君以敬”“弃命不敬”(《国语》卷七)、“其事君者言敬”(《国语》卷六)。“废命”“承命”“受命”的“命”指君主下达的任务、政令。遵从君命、怀念君主需要一份对君主崇敬的感情。

敬是其他德目的基础,仁、礼、弟、孝四德的建立有赖敬作为情感内涵。臼季曾引当时的谚语云:“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出门如宾,承事如祭”讲敬的精神,乃仁的准则,无敬也就无仁可知。

敬是礼的灵魂,内史过曾对周襄王打过一个比喻:“礼,国之干也;敬,国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久?”(《左传·僖公十一年》)这是内史过观察晋惠公后预测他“无后”的原因。敬是实践礼的道德精神,没有敬,礼也就无法实行。

弟对兄长要敬,故春秋时人多称“弟敬”。作为弟,须“敬而顺”(《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成就弟德。敬又是顺的前提。

孝德与敬也有必然关系,“敬顺所安为孝”(《国语》卷七)。敬与顺同是弟及孝的必要条件,没有此两者也就无此两德行。由以上例证可知,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内涵及原动力,即便有良好意愿,没有道德情感的驱动,道德行为也就无法形成。

让 德

让德是知贤、尊贤、让贤的综合美誉,被墨子纳入其思想体系发展成尚贤思想,后来孟子更将辞让之心视为礼之善端。

让包含着谦下、克制、不争、尊敬的情操,表现为一种高尚的人格精神,故称“卑让,德之基也”(《左传·文公元年》)。“能以国让,仁孰大焉。”(《左传·僖公八年》)让能谋求和谐,免去政治纷争,起到造福百姓、国家的功用。郭店楚简中的《唐虞之道》称:“利天下而弗利也,仁之至也。”从利己及利他的角度出发,禅让精神就是不利己而求百姓最大的幸福,“仁之至”与以上“仁孰大焉”同义,可以互相印证。

晋文公时,狐毛曾领上军,他死后,文公拟用赵衰继任。赵衰却让于先且车,文公十分赞扬赵衰的做法:“赵衰三让,其所让,皆社稷之卫也。废让,是废德也。”(《国语》卷十)“社稷之卫”就是指赵衰所让的都是捍卫国家的栋梁,赵衰让贤等同于进贤。文公将让德抽象为众德之本,因为这种道德行为包括:知贤、尊贤、自知的能力;把国家、君主、人民的利益放于首位;宽大、克制、勇敢的态度。让的道德行为牵涉多种情感,如敬重、谦卑、宽厚等,也需要理性分析、判断。故此,认为废弃了让就等同废弃了其他道德是很有道理的。

《国语》有一例,“夫人性,陵上者也,不可盖也。求盖人,其抑下滋甚,故圣人贵让。”韦昭注云:“如能在人上者,人欲胜陵之也,故君子上礼让而天下莫敢陵也。”从人性论出发,认为陵上是人性,让能制约这种行为。陵上是僭越的行为,也会打压下属,而让有纠正行为的作用。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载晋与楚歃血,争谁该在先。赵孟及晋人均认为,晋为盟主,理该为先。楚人丝毫不让步。后来叔向劝赵孟:“子务德,无争先。”“无争先”就是让,目的是“务德”。后来会盟记录上还是写着晋先歃血,因为晋国有信德。赵孟的让德在于接纳叔向的话,理智占主导,并非由道德情感驱使而生。叔向以歃血惯由小国主持为理由劝服赵孟,使赵孟认为晋国捡了两个便宜:一、楚自认小国;二、赢得诸侯称颂,最终同意楚国为主持。在此特定外交场合,让产生了信,平息了纷争,又折服了众诸侯。

仁 德

为了论述方便,现将关于“仁”的部分资料罗列于下:

1.幸灾,不仁。

2.以君成礼,弗纳于淫,仁也。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4.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

5.下展禽,废六关,妾织蒲,三不仁也。

6.不背本,仁也。

7.恤民为德,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参和为仁。

8.仁以厉之。

9.仁,所以行也/仁行则报/施三服义,仁也。

10.以怨报德,不仁/仁,所以保民也。

11.勇而有礼,反之以仁/能获郑伯而赦之,仁也。

12.言仁必及人。

13.夫仁者讲功/无功而祀之,非仁也。

14.为仁与为国不同。为仁者,爱亲之谓仁;为国者,利国之谓仁。

15.杀身以成志,仁也。

16.杀无道而立有道,仁也。17.仁人不党。18.威行为不仁。19.其仁可以利公室不忘。20.爱而不谋长,不仁也。

(以上1~8选自《左传》,9~20选自《国语》)

归纳而言,仁德具有以下四项特征:

1.仁通常具有明确的对象,并非纯然一个抽象概念。仁德表现于亲人、百姓、君主或国家。第12例讲仁德必与人有关、第10例讲仁德保护百姓利益、第19例讲仁德有利于公室。

2.施行于对象的方式显示仁的德性,也即是仁德讲求实践结果。仁可以驱动而产生道德行为。

3.仁德产生报答、事功。第9例“仁行则报”、第13例“夫仁者讲功”便是这个意思,第10例“以怨报德”及第3例“因人之力而敝之”则是不仁的行为。

4.以上“不仁”的表述均表明一种情感的缺失。第1例对邻国没有同情心;第3、10例恩将仇报;第5例漠视百姓的生活及安全;第18例不尊敬君主;第20例没有考虑长远利益。以上诸例均牵涉没有同情、怜悯心,缺乏感激、尊敬等,恰恰说明时人认为缺乏道德情感就难以产生道德行为。

仁德的人经常处于高度道德自觉之中,强调道德人格的独立意义。第17例“仁人不党”意指不联群结党,不搞小圈子,不以私利损害公益,不拉帮结派危害君主,僭越犯上扰乱国家秩序。仁人不趋炎附势,也不违背良心。第15例更能彰显这种独立的人格精神,当一己心志与生命不能并存的时候,生存沦为了次要选择。成就道德人格是春秋士大夫人生的至高追求,要达成仁德须履行诸多不同的道德行为。

爱民是衡量仁德的重要因素。孔子批评鲁大夫臧文仲三项不仁:一、下展禽;二、废六关;三、妾织蒲。展禽是柳下惠,“下展禽”杜预注:“文仲知柳下惠之贤而使在下位”,意即压抑贤人。“废六关”杜预注:“塞关、阳关之属,凡六关所以禁绝末游而废之。”孔颖达称“废去六关而不设防”。“妾织蒲”杜预注:“家人贩席言其与民争利。”第一项批评指臧文仲不举贤,不能以百姓、国家为重。第二项批评指责臧文仲废弃六个边防关塞,不设防范,置老百姓的生死于不顾。第三项批评指责臧文仲容许家人贩席,与老百姓争利。第10例的“仁,所以保民也”一语概括了爱民的观念。爱与仁是有区别的,叶公子高批评白公胜,称他:“爱而不仁。”(《国语》卷十八)叶公子高接着解释道:“爱而不谋长,不仁也。”《国语》称“仁,文之爱也”,韦昭注:“仁者文之慈爱。”第14例将仁分为两类:一、爱亲之谓仁;二、利国之谓仁。爱亲是爱的基本概念,利国则是顾念国家福祉,二者均称为仁。

◇ 明道本《国语》书影

仁表现于为君、为公室之利。第18例“威行为不仁”,韦昭读“威行于君为不仁”,与“君子不党”“利党以危君”意义接近。第19例“其仁可以利公室不忘”,有仁德的臣子须以国君、公族的利益为考虑。

◇《左传》书影

仁还包含很多内容。第6例“不背本,仁也”,此话是晋景公与楚囚钟仪答问之后,范文子对钟仪言谈做出的评论。晋景公问他能否演奏音乐,钟仪回答:“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钟仪没有报自己的官职,只称去世父亲的官职,饮水思源,不敢自尊,追慕父亲,满怀情意,故此,范文子称他为仁。第1例“幸灾,不仁”中,秦国发生饥荒,向晋国购买粮食,晋人都不希望救济秦国,庆郑就说幸灾乐祸是不仁。《左传·僖公十三年》称:“救灾恤邻,道也。”第4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敬被视为仁德的灵魂。第9例“施三服义,仁也”,贾侍中解作:“三谓忠、信、仁”,韦昭谓:“施三,谓三让也。服义,义,宜也。服得其宜,谓端委也。”韦昭解“三”为三让,指周王三命晋文公,文公才“冕服”。如贾氏所言,仁是一个大的德目,统领着忠、信、仁、义四德。故此,如韦昭所解,仁又可以是让德的别称。第7例为仁提供了一则完整的定义,“恤民为德,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参和为仁”。仁包含正、直、和三德。正,杜预注:“正己心”;直,“正人曲”。正与直的关系是先正己然后正人。能够正与直还不能达到仁德,“和”是引发质变的道德元素。正、直、和表达了仁德的政治理念。

忠 德

忠被时人称颂为“德之正”“基德”“礼之器”,产生于内外、公私之分的意识。以自己作为基点划分内在与外在,由此延伸私室与公室。忠主要表现在利公室、利国和利民。

1.无私,忠也/忠以成之。

2.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

3.固雠之保,不忠。

4.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5.忠,德之正也。

6.敌惠敌怨,不在后嗣,忠之道也/以私害公,非忠也。

7.孝敬、忠信为基德。

8.贼民之主,不忠。

9.忠,社稷之固也。

10.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

11.将死,不忘卫社稷,可不谓忠乎?忠,民之望也。

12.临患不忘国,忠也。

13.忠信,礼之器也;卑让,礼之宗也。辞不忘国,忠信也;先国后己,卑让也。

14.忠,所以分也/忠分则均/分均无怨/中能应外,忠也。

15.言忠必及意。16.忠不可暴/忠自中。17.除暗以应外谓之忠。

(以上1~13选自《左传》,14~17选自《国语》)

忠需具备自我克制能力、同情心及同理心。第6例“敌惠敌怨,不在后嗣,忠之道也”,杜预谓:“敌犹对也。若及子孙则为非对,非对则为迁怒。”孔颖达称:“故惠怨皆不在后是为忠恕之道也。”杜预解释上一代的恩怨不该延伸至后代,延及后代就是迁怒。孔颖达以忠恕概括了这种惠怨不及后代的做法,不希望施加的恩惠构成对方下一代的负累,不希望仇恨父子相继地无穷延伸下去。求回报不是施恩惠的目的,祸流后世不是仇恨该有的结果。这些想法包含着克己、同情与推己及人的态度。

利公室、利国的观念对于僭越的春秋年代具有特殊意义。第3例“固雠之保,不忠”讲晋献公派士为重耳及夷吾两位公子筑城,城墙以柴枝充塞其中。献公知道士的“豆腐渣工程”后,士说出了他的困境。献公下达命令筑城,主事官员如果违抗,是对君主的不敬,故此他说“守官废命,不敬”。如果顺从命令筑起坚固的城墙,若两位公子一旦谋反,坚固的城墙就成为叛乱的根据地。为了调和前后两者的矛盾,建造了“豆腐渣”城墙。他最终还是以君、国利益作为考虑问题的前提。第4例“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即尽心竭力、毫无保留地为公家服务,此乃无私的另一种说法。由于忠心无私地为君主、国家做事,第9例称“忠,社稷之固”。第11例讲述楚国子囊伐吴返国之后染疾,死前要子庚好好守卫着郢都。忠心于国家,成为人民的依靠,国与民是春秋士大夫萦绕的情结。第12例讲个人以国家为念,即便面对危难,也不该背叛、抛弃国家。国是士大夫的尊严、身份、事功等价值的至高依存。

忠的另一重要对象是民。这是春秋时代民本思想发展的结果。第2例“上思利民,忠也”,为政者时刻以利民为念是忠于民。忠能克服排斥异己、权党私利的私心,着眼群众利益。第8例中,晋灵公拟杀害赵盾,刺客大清早潜入赵盾家,通过观察发觉赵盾是老百姓的依靠,将他杀了等同坑害了群众。违背命令是不信,杀害老百姓的依靠是对人民不忠,最后,他以死来解决这个尖锐的矛盾。的道德判断及行为出于对赵盾的崇敬及维护人民幸福的道义,在与生存不可协调的情况下,他以自杀来成就自己的忠和信。

《左传》道德观表现于人物具体行为及评论者的话语中,《国语》关于忠的评述显示出哲理化的倾向。忠被抽象成心灵(内在)的一种道德状态(情感),将内在与外在严格区别起来,这种道德状态是判断及行为的标准。第15例讲忠是一种内在的情志,第16例讲忠属内在,面向外在的人与事。第14例“中能应外,忠也”牵涉认识理论的问题。第17例“除暗以应外谓之忠”,韦昭注谓:“去己暗昧之心以应外,谓之忠。忠,谓恕也。”“忠”的情志是认识事理的主体,指面向外在认知、判断的状态。“应外”指观察、认识外在对象后的反应,此处“忠”既是一种道德判断,也是认知及做出道德判断该有的前提——情志。第17例就说得更明确,去除一己的偏见与私欲,这样才能真正认识事理,此从认识论的角度解说。

信 德

春秋时人称“信”为“国之宝”“民之所庇”(《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文公在伐原时说:“夫信,民之所庇也。”(《国语》卷十)君主要对臣、民讲信;臣要对君、对国、对人讲信,信是贵族阶级重要的道德修养之一。武仲在回应季孙要求他禁盗时说:“洒濯其心,壹以待人,轨度其信,可明征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信由己壹”即是消除私心偏见,一心一意地对待人与事。

《说文》云:“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人言为信,如《国语》称:“言以昭信。”又,“信者,言之瑞也”(《左传·襄公九年》),《说文》谓:“瑞:以玉为信也。”守信者的言语就像玉的德性一样须真实无欺。

诚信是持守、护卫正确价值观念(或具体的器物)的德行,在《左传》里,这种用例丰富,“信以守器”“信以守礼”“信以守物”“守命共时之谓信”“守之以信”。

信必须表现于行动,由内而外才能观察得到,如《左传》中的“信载义而行之谓利”“信以行义”和《国语》中的“言信必及身”“定身以行谓之信”。

值得注意的是,信与盟往往联系在一起,信是诸侯盟约的精神,盟约须在彼此诚信下协商达成。“信者,言之瑞也”一例,因晋、郑结盟,楚国攻郑。子驷、子展准备与楚媾和,两人所持观点均有盟约在晋国胁逼下达成进而盟约无效的意味,故此,弃晋而亲楚没有道义上的问题。

春秋结盟除了盟约方,神扮演着监誓者的角色。神的超越性,证明道德的认受,此兼具人文意义及宗教制约性。《左传》中记载,晋与诸侯伐郑,郑不敌,愿意臣服,于是与诸侯结盟,盟辞写道:“自今日既盟之后,郑国而不唯晋命是听,而或有异志者,有如此盟。”子驷改写盟辞谓:“天祸郑国,使介居二大国之间,大国不加德音,而乱以要之,使其鬼神不获歆其祀,其民人不获享其土利,夫妇辛苦垫隘,无所底告,自今日既盟之后,郑国而不唯有礼与强,可以庇民者是从,而敢有异志者,亦如之。”晋知武子认为晋胁逼郑国结盟不合礼,最后,容许双方盟辞不一(各自表述)而退兵。

从以上两例来看,盟约是一种形式,在不合政治道德的情况下立誓,可以违反。郑国两次违约,一次郑在楚国兵临城下之际,弃晋投楚。首先晋没有尽盟国责任,出兵保护,爽约在先;其次,与楚媾和保住郑国人民性命,免遭屠戮。以百姓、国家利益为念,此为信德。第二次违约,子驷誓辞“可以庇民者是从,而敢有异志者,亦如之”,可以说得上临危之际爱民为重,堪称信德。

信同时是治国的根基。有一次晋国发生了饥荒,晋文公问箕郑解救的办法。箕郑论述了以信为中心的主张:

信于君心,信于名,信于令,信于事……信于君心,则美恶不逾;信于名,则上下不干;信于令,则时无废功。信于事,则民从事有业。于是乎民知君心,贫而不惧,藏出如入,何匮之有?(《国语》卷十)

文中“信”指人民的信任。人民信任的对象是君主,君主诚信的对象是人民,君、民的信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箕郑认识到君主的诚信是国家道德、精神的支柱。后来孔子“去兵”“去食”,以及“民无信不立”的思想就是继承了箕郑的为政之道。《国语》卷一谓:“制义庶孚以行之”“制义庶孚,信也”,韦昭注称:“当制立事宜为众所信而行之。”此与箕郑立信的政论一致。从为政者而言,制定合宜的措施取信于民;从道德而言,此行为便称为信。

信有尊君、从君的意思。《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一则史事:楚攻宋,宋人求救于晋。晋不出兵,派解扬为使者请宋不要投降,晋救兵即将来到。宋人囚禁了解扬并将他送给楚国。楚王威逼解扬与宋国说实话,称晋国不会发救兵。解扬在楼车上却传达了晋国君主请宋人不投降于楚的意见。由此,楚王要杀掉解扬。此时,解扬作了一番解说:

臣闻之: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信载义而行之为利。谋不失利,以卫社稷,民之主也。义无二信,信无二命。君之赂臣,不知命也。受命以出,有死无,又可赂乎?臣之许君,以成命也。死而成命,臣之禄也。寡君有信臣,下臣获考,死又何求?

解扬理解的信是忠于晋国君主的命令,并没有接受楚君命令的义务,“义无二信,信无二命”就是此意。

信又是怀念故土情意的至诚表现。《左传·成公九年》记载晋景公见楚囚钟仪,景公给钟仪一张琴并请他演奏,钟仪演奏了一曲南音。范文子称演奏故土音乐是不忘旧,赞许他为信。

综上所述,信的对象十分宽广:对鬼神、对君、对国、对民、对故土。顾念本土邦国的情意、维护公众利益是春秋士大夫道德观念的基石。

结 语

敬、让、仁、忠、信所涵盖的对象十分广泛。道德的否定判断如不忠、不仁、不信等所伴随而生的羞耻、厌恶、懊悔等道德情感制约败德行为产生。在《国语》卷一、卷三、卷八及《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对忠、信两德的论述具哲理化倾向,这些资料在思想史上殊为珍贵,论述了忠、信的培养方法,从认识论上考察,忠、信兼指对事理认识及道德判断。

德目与道德情感的关系复杂。有同一道德情感产生不同德目,如仁、礼、弟、孝、顺五德与敬这一种道德情感必然相关,仁包括忠、信、仁、义四德。有一德目与两种或以上的道德情感相关,如让德牵涉尊敬及谦卑两种基本道德情感。

敬、让、仁、忠、信既是德性又是道德情感,呈现内与外、道德与实践、情感与行动统一的特征。敬指崇敬的情感;让包含谦下、尊敬的情感;仁包含慈爱、怜悯的情感;忠包含同情、同理心、崇敬、真诚的情感;信包含忠诚、信赖、眷念的情感。这些情感是促使道德判断、道德行为产生的能量。

本文议论的人物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道德行为的实践者,他们在特定境况下做出的抉择,行为牵涉某种道德情感的参与,如士、解扬、子驷、、钟仪等。二是对某行为或事件进行评论的士大夫,评论者以肯定或否定作为对分析具体事例后的判语。判定德还是失德,衡量的指标有公众利益及顾念邦土情感两项。这两者属于春秋道德观念的衡量标准。

香港树仁大学

猜你喜欢

仁德国语左传
《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左传》“讥失教也”句献疑
为仁由己
《国语·周语》“奉礼义成”辨析
《国语》故训与古文字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孟子说仁德
妈,你好
一条进过瓢城的狗